APP下载

听听作者怎么说

2016-04-09鱼利明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跑题童诗儿童诗

◇鱼利明

听听作者怎么说

◇鱼利明

《明天要远足》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花婆婆)的早期作品,第一次读它可以追溯到10年前。那时,我在班级中开展“每日一诵”,通过日诵经典,培养孩子的诗性、定力和静气。一日,读到童诗《明天要远足》时,被其清新、隽永、童趣盎然的情节所吸引,想必向来严肃的大人读了也会忍俊不禁。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位叫方素珍的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某地举办的活动中结识了方老师,她率性坦诚,童心未泯。后来,随着大陆与台湾学术往来的增多,我们又多次重逢。再后来,渐渐熟识,成为朋友。

再一次读《明天要远足》是今年8月,这首童诗被选入“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一时间,各种版本的教学设计在各大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仔细“拜读”,可用之文寥寥无几。为此,不顾夜深之时,在向方老师问候之余顺道聊聊这首童诗。闲谈之话在此忽略,良言善语与你共享。

童诗需用童心去写。谈起这首诗的创作,方老师回忆道,小时候只要去远足,老师必然要同学们写一篇远足记。而她每次会把前一天晚上睡不着的情形写得很长很长,因为那是她感受比较深的,也是最真实的。至于当天游玩,就是跟同学们嘻嘻哈哈把带去的东西吃完,所以没有什么特别想写的。可是,作文交上去,老师常常打一个大叉叉,再写个“跑题”,原来前一天晚上睡不着的心情写得太长了。这些事对她影响很大。后来,上到大学三年级,想起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方老师想既然远足记写得不好,干脆自己命一个题目叫“明天要远足”,好好地书写前一天晚上睡不着的心情。仔细想想,我们既用“跑题”成就了童诗中的经典之作,也用“跑题”扼杀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保留童心既是儿童写作的根本,也是成人创作的基础。

童诗需用童心去教。“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明天要远足》所抒发的情感,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从中获得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用童心教童诗便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当然作为教学内容,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一首童诗,不是儿歌。儿歌比较像豆腐块,有相对整齐的对仗、押韵,童诗则比较自由,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学时要明确文体后,再带学生朗读、想象,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诗里面的意境。朗读完,还可以铺上报纸,让他们躺在地上,去想象诗中的意境。接着,老师旁白,或者是同学朗读。朗读到“翻过来”,那同学们就跟着翻过来;朗读到“翻过去”,同学们就跟着翻过去;朗读到“翻过来翻过去”,他们就在那儿辗转反侧,很有趣味,像是真的睡不着。就这样子辗转几次,这首诗便背下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先玩味这首诗、表演这首诗、朗读这首诗,然后再进行识字……

童诗伴随儿童成长。儿童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语文学习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正愈发凸显。正如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所说:“诗歌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

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跑题童诗儿童诗
抗疫童诗一组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诗对对碰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李强平面设计作品
情书
另一种话
馨月语录之“扣分”篇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