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假大空”到“三味”作文

2016-04-09史延虎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假大空真情习作

◇史延虎

从“假大空”到“三味”作文

◇史延虎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相当普遍,具体表现是:内容空洞,缺乏生活味;语言“高大”,缺乏儿童味;矫揉造作,缺乏真情味。克服小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问题,让学生写出有生活味、儿童味、真情味的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写作资源,让作文有“生活味”

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克服作文时“无米下锅”的困境,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四角的天空”,融入多彩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发现生活中的事,体会生活中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让他们去郊游、参观、访问,不断拓宽视野,丰富感受,从所学、所见、所闻、所感中寻找和积累作文素材。学校组织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告诉学生不仅要观察过程和场面,更要一个人一个人地观察,把他们的动作、姿势、表情、神态等看分明,并通过表情体会人物内心。为了使学生的作文素材始终保持“源头活水”,教师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开阔他们的胸怀。学生看到、听到、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作文材料也就多起来。另外,作文命题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人、事、物,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写出的作文就会富有情感和生活气息。

二尊重学生个性,让作文有“儿童味”

课标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让他们在作文中抒发个性,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尽量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提倡“扬个性,抒心灵”,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我手写我心”,使学生的生活、语言、精神在习作中自由彰显和充盈。要允许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有意义”,也不一定“记忆深刻”。俗话说童言无忌,学生作文中常会出现一些虽显幼稚却颇具童真情趣、充满灵性的表达,教师一定要细心呵护,给予肯定与鼓励,尊重他们的感情;对学生因年龄和思想不成熟等原因有失偏颇的观点和语言,不挖苦,不讽刺,给予最大的理解与宽容,在肯定学生说真话的前提下,满腔热情地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用童心说童话,写出有真情实感、有独到见解、有新意,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佳作,为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三鼓励表达真情,让作文有“真情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情感就是写作的灵魂。作文不仅要写真人真事,更要写真情实感。一篇好的作文就是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抒发作者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真实感触和真切感悟。没有真实的情感,内容就苍白无力。只有融入了作者的真实感情,写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才能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真情,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热爱生活,才会对生活有所触动,才会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的认识、思考、情感。没有感情的作文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唤起学生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的情感,诱发对写作对象的热爱,激发写作热情。学生有了想说想写的热情和愿望,就能敞开心扉说真话,吐真情,写出有独到见解、充满活力展示个性的作文。

山东章丘市黄河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假大空真情习作
我用真情守护你
以心换心见真情
现代部分官员不良价值观探析
大气层
真情扶贫见实效
浅谈小学生作文假大空的解决思路
习作展示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