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注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讨

2016-04-08

山西建筑 2016年14期
关键词:陷性单桩黄土

左 翔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灌注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探讨

左翔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033000)

摘要:以太原市某住宅楼项目为例,通过桩基静载荷浸水试验,对比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对荷载传递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静载荷试验,灌注桩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房屋建筑拔地而起,由于承载力的提高,地基基础中桩基础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桩基础能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深部稳定的土层中去,从而大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所以桩基在高层住宅楼、重型厂房、桥梁等工程中被大量采用。

在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多。湿陷性黄土在未受水浸湿的情况下,一般强度高,压缩性小,一旦浸水后,由于自重应力以及建筑物附加压力的共同作用,破坏了土体原来的结构,从而迅速降低强度,发生显著的附加沉降。所以湿陷性黄土地区必须进行地基处理。目前较成熟的方法包括:换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桩、预制桩、灌注桩、预浸水等。

1太原市某住宅楼项目

1)工程概况。太原某住宅楼项目,该楼长×宽为65.95 m×16.10 m,地上33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墙下桩基承台,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太原东山黄土丘陵区。拟建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场地地基土岩性构成及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杂填土层:呈杂色,含砖块、碎石、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及煤渣等生活垃圾,该层结构松散,组成杂乱。厚度:0.8 m~1.8 m。②湿陷性粉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菌丝等,夹有零星姜石,中压缩性。厚度:4.2 m~6.0 m。③湿陷性粉质粘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夹有零星姜石,中压缩性。厚度:6.6 m~10.1 m。④粉土层:呈褐黄~黄褐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稍湿~湿,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厚度:3.4 m~10.3 m。⑤粉土层:呈褐黄~黄褐色,含云母、氧化物、零星砾石等,夹有细中砂、粉质粘土薄层。厚度:2.3 m~5.6 m。⑥粉质粘土层:呈褐黄~黄褐色,可塑,中压缩性。厚度:1.6 m~11.3 m。⑦粉土层(Q3):呈褐黄~黄褐色,含云母、氧化物,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厚度:2.3 m~7.9 m。以下为粉土,略。

3)地基基础设计。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严重)。若采用挤密桩或换填法处理,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为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采取减小桩侧负摩擦力的措施,桩的负摩擦力试验资料表明,在同一类土中,挤土桩的负摩擦力大于非挤土桩的负摩擦力,因此选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径:700 mm,有效桩长:35 m,桩端持力层在地面下第⑦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少于3.5 m)。桩数:154根,其中试桩3根。桩身混凝土工程桩: C30,试桩:C55。粗骨料为粒径小于50 mm,并小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 的卵石或碎石,细骨料为干净的中粗砂。桩身纵向钢筋通长配置。桩侧后注浆管阀在离桩底12 m,24 m处各设置一道。

2地基基础承载力测试

1)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桩体实际受力状态的试验方法,验证桩体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试验内容。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浸水试验。检测数量为3根,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为9 900 kN(验桩已考虑超打及湿陷性土的影响)。本次浸水载荷试验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承载力检验应在注浆完成20 d后进行。在进行单桩承载力静载荷试验时,加载前和加载至承载力极限值后,向试坑内昼夜浸水。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为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加载方式为慢速维持荷载法,分11级进行,第一级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每级稳定后可施加下一级荷载,满足终止加载条件后分级卸载到0,具体见表1。

3)试验结果。依据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规定,本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均为9 900 kN,满足设计要求。具体结果见表2,试验桩Q—s曲线见图1。

3钻孔灌注桩地基处理结果分析

1)灌注桩与挤密桩、换填法对比。对湿陷性黄土,特别是该工程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一般采用挤密桩或换填法对地基进行处理。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一般不大于250 kPa。这些方法不能满足高层建筑承载力的要求。GB 50025—200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除不计湿陷性黄土层内的桩长按饱和状态下的正侧阻力外,尚应扣除桩侧的负摩阻力”。为满足承载力要求,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处理湿陷性黄土,桩端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可发挥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较高的优势,在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通过现场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测定的结果确定。

从上述工程实例中静载荷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灌注桩使得地基承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且沉降量较为接近,由于达到预估荷载并昼夜浸水,桩侧土层固结,产生沉降,桩体负摩阻力产生,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14-0083-02

收稿日期:2016-03-06

作者简介:左翔(1994- ),男,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TU473.1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陷性单桩黄土
湿陷性场地高层建筑地基方案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黄土成金
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排水管道防沉陷设计探讨
《刘文西:绘不尽是黄土情》
基于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