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晨读教材在高职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实践应用

2016-04-07余倩伶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实践应用

余倩伶

摘 要:晨读作为具有独特作用的英语教学环节,在中职学校却总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校英语课题组的教师们合作编辑《英语晨读校本教材》,通过统一晨读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合理安排晨读内容等方式,在词汇积累、语感培养、素材体验、范文背诵、应用实践多方面拓宽了教学思路、深化了晨读内涵,提高了学生们英语写作水平和英语综合技能。

关键词:晨读教材;高职高考;英语写作;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17-03

晨读是英语教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承载着学生的朗读、背诵、识记、积累等许多重要的学习任务,其独特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晨读课多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工作帮助不大,其中的原因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之外,主要问题还是在晨读教材的选择上。在中职学校,专业课占的比重大,文化课的课时少,单元课程学习的时间拉长,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的持续性被切割了,学生在晨读时面对的课文内容永远是那几页,导致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当然更没有学习效果了。

为了有效发挥晨读课的积极作用,我校英语课题组的教师们合作编辑了《英语晨读校本教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统一了英语晨读课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合理安排晨读内容,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技能,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使用晨读教材以来,通过我所教高职高考班学生与同期往届高考学生相比,从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数据的变化,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进步显著,学生的词汇量、句型公式的熟练度增长迅速,在写作能力上,表现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在教学中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一、积累词汇,打好基础

写作能力是反映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在高职高考中所占比分为25分。一直以来,由于学生不注意词汇量的积累,没有掌握足够的英语生词,对写作都存在畏难情绪,平时考试平均得分都只在8~10分左右。因此。如果高考难度加大,学生写作起来无词可用、无话可说,更难得高分了。

我们知道,积累词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利用晨读课来读生词、背生词是形成记忆的最佳时段,结合适合的晨读材料记忆效果更是事半功倍。在新编的晨读教材中,我们加入了名言、谚语等这类短小、精炼的材料,非常适合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反复练习、检查、背诵。以往读长篇大论的课文,学生们常常囫囵吞枣,没有记住多少生词,反而养成“混读、唱读”的习惯,浪费晨读课的大好时光。针对这些情况,在晨读教材中我们还增加了诗歌、童谣、经典歌曲,这些材料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生词容易识记,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词汇信息慢慢渗透到大脑里,词汇量的累积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样一来学生们常常在课堂上会不经意的冒出一些好词、好句,语言表达的情境清晰,用词准确。晨读课的词汇量累积让学生说英语、写英语容易起来。比如晨读中一句简单的谚语“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光阴一去不复返),学生们读过后都非常喜欢,更有同学将它作为箴言写在本子上。由于掌握了lost和found这两个单词的特别用法,相比前几届学生在写作“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时的概念错误和生词错误,现在的学生能正确分辨两个词的情景与含义。歌星比伯的歌曲“pray”很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的歌词“there is a sunshine behind the rain, there is good times behind the pain”(阳光总在风雨后,幸福总在伤痛后) 是很多学生随口哼唱而出的一句话,也是在作文中被引用最多的经典句子。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积累,使得学生在遇到不同命题的作文时能迅速搜索熟悉的词汇、句子,他们从开始写作文时的大段空白或者拼写错误到大胆使用好词好句,就这样,学生们好的作文慢慢多了起来。例如在练习感谢信的写作中,一个学生使用了“I want to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help.Without you, I couldnt do so well.Im going to practice more to improve my English.I know there is no end to learning.”(我想感谢您仁慈的帮助。没有您,我不会表现的这么好。我打算多多练习来提高我的英语成绩,因为我知道学无止境。)多么丰富的表达呀!学生把晨读时从歌曲、名言中积累的好词好句都应用在作文中,并且恰到好处,不但丰富了写作内容,还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二、培养语感,扫清障碍

学生写作能力差除了词汇量少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中学英语的课堂上,语法知识的学习仍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枯燥的概念和机械的练习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听的少了,练的少了,语感自然也差了,学习的障碍就多了。但是词汇和语法又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没有语法作保障,写作内容就会出现歧义和偏差,当人物和时间都不能对应的时候,作者的想法就不能准确表达了。

晨读教材在高职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实践应用

新编晨读教材在内容上添加了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谚语,它们易学易懂,常常使用最基本的语法结构。当学生们熟记这些句子的时候,只要教师稍加点拨,语法问题大多迎刃而解。比如在学习分词的时候,学生们常常分不清如何使用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笔者利用晨读材料让学生读、记了一些含有分词的谚语,例如“Once bitten , twice shy”(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Let sleeping dogs lie”(莫惹事生非),“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等,这些谚语结构简单,分词与其动作意义对应明确。当笔者对划线部分的分词提问时,他们已经容易识别正确答案,有了生动形象的例句,语法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样,他们的分词知识点(现在分词表主动、表进行,过去分词表被动、表完成)就掌握得非常扎实,语法学习也变得轻松、有趣了。

晨读材料中的童谣、歌曲都是学生非常熟悉、喜爱的内容,使用的生词和语法的难度都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晨读课上学生朗读这些材料时的声音最大,情感最丰富,记忆的速度也最快,应用最好。笔者在课堂上抽查学生背诵时,他们通常能连说带唱的翻译出来。比如儿歌“Rain, rain,go away.Come again another day.Little Johnny wants to play”(雨呀,雨呀,快走吧!改天再来吧!小约翰要去玩),学生们只要遇到下雨天就会一起唱,还会把little Johnny改成小明、小花、小猫、小狗等。听着他们改编的歌词,笔者惊喜地发现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往他们人称和时态分不清楚,对划线部分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加s形式错得最多,现在单复数谓语分得清清楚楚,时态掌握牢固。比如在歌曲seasons in the son中,歌词“Goodbye to you my trusted friend.We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we were nine or ten.”(再见了,我的挚友。自从九岁十岁起我们就相识了),划线部分原来是学生们最头痛的现在完成时态,虽然笔者在课堂上讲了多次概念,但由于动作发生的时间模糊,他们总是和过去时态混淆,多次在考试中丢分。自从背诵了这首歌词后,这个完成时态的句型成为了学生写作中模仿的经典句型。写书信时他们会写“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since last month”(从上个月起我们就没见过),写通知时他们也用“We have already been to the Museum twice since we came here”(自从来到这里我们已经去过两次博物馆了),写日记时还会“We have planted trees for two hours”(我们植树了两个小时)。也许开始时他们可能还不是很理解完成时态的概念,但是随着熟练度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感越来越好,对时态的判断越来越准确,这个语法难点也就逐渐被学生轻松地消化了。

三、体验素材,拓展视野

积累写作素材是适应不同命题作文的根本保障,高考写作中的命题千变万化,学生们需要大量、广泛地阅读,掌握多方面的信息内容。以往他们每天接触的材料仅限于课本,课本中的文章大多篇幅长、故事性强,与高考作文的命题内容关联少,加上学生词汇量少、语法错误多,近几年屡屡出现部分考生高考作文零分的现象。

为了寻求写作的突破口,我们在新编晨读教材里不仅收录有适用于口语表达的情境对话,有用于积累词汇、语法的名言、谚语,有深受学生喜爱的童谣、歌曲,有体验语感与信息量的报刊新闻,还有用于规范格式的写作范文以及提高写作技巧的美文鉴赏。这些阅读材料形式、风格各异,朗读时也不用千篇一律齐读、诵读。笔者安排了学生在晨读课上尝试分组读、分角色读、分片段读,他们积极投入到阅读中,晨读课有时进行朗读比赛,有时进行情景对话,有时是经典歌曲联唱,有时是名著欣赏。这些丰富的体验不断充实学生的信息库,满足学生写作中对词汇、语法、风格、文体、技巧的需要,使他们在作文练习时,面对教师的不同命题,能很快收集写作素材,只要合理安排内容结构,作文的得分率都达到或者超过及格水平。近几年高职高考的作文命题不断变化,从留言条、通知、请假条到邀请信、书信,也许还会有推荐信、启示、海报或者广告等实用性很强的写作内容,只要我们坚持提供多样性的阅读体验,学生们必定能在写作时准备充分,游刃有余。正所谓“不写没有的语言,不写没听过的语言,不写没说过的语言”。

四、背诵范文,养成习惯

实践证明,学生对晨读材料中感兴趣的词、句子能够形成快速记忆,他们经常能在课堂上说出几句,让人惊喜。但是,作文是一个完整的、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只能简单的堆砌单词、句型,并不能分析材料,灵活运用,常常是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最后得分确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积累词汇量、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范文的背。,利用晨读课让学生反复诵读,对各种句型进行大量机械操练,让他们的大脑形成反射记忆,当看到熟悉的句式结构时,他们会模仿范文进行写作。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背诵的范文是作文命题的数十倍多,搜索句型公式的速度与布局相似度不断提高,结合课堂上抽取关键词的复述练习,学生们能熟练使用“Im glad to tell you that…”,“Im sorry to hear that…”,“Im writing to thank you that…”,“Im looking forward to …”,“with my best wishes”等句型作为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写作格式给考官规范、地道的好印象。

范文背诵不仅仅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随着练习的反复,数量的增多,也是对学生写作习惯的一种训练。开始阶段他们背诵范文多是机械化的、不假思索的,慢慢练习次数多了,他们会想办法如何更快、更简单地背诵一篇文章。他们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会将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排序或者迁移,此时写作思路的重组训练了学生规范化的写作习惯,从语篇布局、句式长短、前后衔接等细节上进一步提高了个人写作的能力。比如2014年的高职高考作文题是一封感谢信,除了几个基本的信息,写作内容没有具体给出来。以往学生如果遇到这样的题目会不知所措,没有了具体的一二三条的写作要求,他们不知道如何组织语句,安排布局,不知道如何下笔。他们往往使用“中文式英语”,盲目落笔,不讲规范,写作中会出现大量的“造词”现象,让阅读者无法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现在,通过模仿训练后,学生们会认真审题,搜索感谢信的模板,使用规范的书信格式,应用积累的词汇与句型公式,设计好开头、结尾,从容应对。

五、实践应用,取得成绩

实施新编晨读教材以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以高三高考班为例,在每年举行的两次单词竞赛中,以100个单词的拼写进行测试,前两届学生的平均正确率在52%左右,通过一年的晨读训练,本学年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的平均正确率达到67%,最优秀的学生达到99%,排名年级第一名。在每年高考模拟统考中,前两届学生写作部分平均得分9分左右,今年的模拟考试我所带的班级写作平均分12分,最高分24.5分。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英语综合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它会带动学生听说和阅读能力的积极发展,直接影响高职高考的英语成绩。近三年笔者所带的高三高考班英语平均分超年级平均分-1分、3分、6分,分别排在全年级的第六、第三和第一,还培养了吕燕芳、张梓欣两名优秀的学生,他们分别获得2014年高职高考英语年级单科第一名和2015年英语模拟考试单科第一名。

实施晨读教材带来的效果不仅体现在直观的数据上,也体现在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和英语课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上。在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中,英语课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15名英语教师中80%的教师教学评价获优,笔者所带的高二、高三两个班级以最高评价获优,这是以前完全想象不到的。

实践表明,运用晨读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和方法,其效果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中慢慢体现出来。当然,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漫长、不断摸索的过程。随着新词、新句、新命题不断地纳入英语写作要求中来,我们需要探索的、研究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晨读内容,尝试有效的实施手段,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修订版[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写作教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实践应用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