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6-04-07梁秀锋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改进策略存在问题

梁秀锋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环节,小学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虽然小学作文教学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带动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作文教学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缺乏足够兴趣,作文内容缺少真实情感,很多学生都是模仿参考书写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当前落后的作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积极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作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作文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作文教学都引不起足够重视。有些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教学在短期内收不到效果,而且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因此把作文看作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对作文教学引不起足够重视,在作文课上给学生出一题目并提出相关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写作,这样便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甚至有的教师在作文课上学习其他内容。而对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明确的写作目的,因此对作文失去兴趣,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动地应付,致使学生缺乏对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从而造成作文教学效果不佳。

2.格式化的写作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作思维。在作文课上,为了让学生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有些教师从文章立意、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等都给学生讲解的非常明确,甚至还列出了写作提纲,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范文,这种格式化的写作模式和“包干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生创作思维的发挥,而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有的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课上不注重写作训练,但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便在考前猜题押宝,甚至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背范文。但是近年来的考试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一旦遇见和教师所猜题目不一致的作文时便无所适从,甚至把文不对题的文章写上去,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3.对培养学生的创作信心重视不够。文章写作注重体现和反映作者真实的心理感受,小学作文也是如此。然而由于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真实体验,因此在写作文时缺乏写作信心,总认为无话可说,于是便模仿范文甚至抄袭范文,很多情景与学生的身份或实际并不相符。然而有些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信心,在批改作文时,明知道学生写的人或事不是真实的,但是只要作文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就认为是合格或者优秀,甚至在课堂上当作范文读,而对那些以真实经历写出的作文却因为缺少文采而不给予表扬,甚至还批评指责,这样就会损伤学生的写作信心,因此而失去写作兴趣。

4.写作形式缺乏多样化。当前我国小学作文仍然以命题作文为主,很少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作文应用能力重视不够,因此学生在实际作文过程中写作较慢、缺乏思路、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然而当前的写作更加注重表现形式多样化和创作题材的多元化,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命题作文形式,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作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1.加强阅读训练,及时摘抄记录好的词句和段落。大量的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让学生读到有价值的书籍,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图书,或在教室设置图书角,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图书供学生参考阅读,也可以倡导学生带来家里的图书供同学们互相阅读,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阅读,掌握阅读技巧,摘抄记录图书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有必要的话要背诵下来,以便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在日常写作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对提高写作效果十分重要。要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加以思考,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对生活中的所见所想要及时记录下来,在日常训练时要对写过的文章反复修改,对其中的字词要反复斟酌和推敲,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以范文为依据进行改编,很少添加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新意,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基本雷同。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写作时要善于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要勇于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使文章富有新意和创意。

4.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小学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当前大部分小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负担。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是一种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作文课时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模拟、体验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写记叙文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或到生活中进行真实体验,体会人物的感受,以便在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再如写议论文时,让学生围绕题目进行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就会组织出丰富的语言。通过以上方式,就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写出优秀的作文。

总之,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情景模拟、体验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发梅.浅谈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J].新课程,2011,(07).

[2]杜胜娟.对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5,(16).

[3]吴继友.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改进策略存在问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