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016-04-07彭红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可行性载体绘本

彭红璐

摘要:在幼儿亲情教育活动中,以绘本为载体,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使幼儿萌发感恩之心。所以,了解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可以更好地利用绘本开展幼儿情感教育。因此,对幼儿亲情教育与绘本的关系展开了探讨,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绘本 幼儿亲情教育 载体 可行性

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亲情是幼儿情感教育的起点。而绘本具有形象和趣味性特征,能够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所以,人们开始尝试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的亲情教育,以期促进幼儿情感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问题展开探讨,以便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幼儿亲情教育与绘本

1.亲情教育本质分析

所谓的亲情教育,其实就是以亲情为载体的情感教育方式。在开展这一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亲情世界的建构情况,以便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所以,亲情教育与情感教育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就是促进受教育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但与情感教育不同的是,亲情教育更加强调自我体验,所以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教育形式,而是要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亲情教育环境,以便引导受教育者通过自主体验获得情感发展。在参与亲情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将感受亲人的关爱,并且完成自己亲情观的建构。此外,亲情教育是一种辅助性教育,适宜采用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以便达成教育的目的。

2.绘本特质分析

作为幼儿最早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形式,绘本能够帮助幼儿突破文字限制,并帮助幼儿获得各种感官体验。同时,通过采用趣味盎然的创作方式,绘本的阅读可以给幼儿带来心灵上的满足。一般的情况下,优秀的绘本将具有图文结合性、文本叙事性、内容趣味性和主题教育性这四种特质。利用图文互补和融合的关系,作者可以展现自己的创造意图,并带给幼儿文字难以表达的趣味。而作者利用视觉表达系统完成视觉信息的组织,使幼儿只看图画就能明白整个故事,则展现了绘本的叙事性。此外,绘本将表达符合美的本质趣味,并将生活中的美转化成艺术美,继而达成激发幼儿兴趣的目的。而除此以外,一本优秀的绘本必将从多维度引导幼儿思考,进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幼儿亲情教育与绘本的关系

从根本上来讲,绘本的绘制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绘本可以穿越时空为幼儿带来心灵的感动和温暖。而围绕绘本开展阅读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发现故事中的真善美,还能够使幼儿在爱的养分中成长。所以,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为幼儿带来快乐的体验,还能够使幼儿产生感恩心理。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幼儿纯洁心灵成长的过程中,绘本的教育价值不可替代。而亲情教育作为情感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帮助幼儿主动积极体会亲情。以绘本为载体讲述父母抚养孩子成长的经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父母之爱,继而使绘本与亲情教育更好的融合起来。因此,在开展亲情教育这种抽象的教育活动时,需要以绘本为载体向幼儿传递正确的认识,并引导幼儿热爱和尊重亲人,以便将抽象的情感化成具体的内容,继而使幼儿更好地接受情感熏陶。

二、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理论分析

1.满足幼儿“爱”的教育需求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就是因为以绘本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开展是围绕“爱”这一主题的。一方面,幼儿亲情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幼儿理解亲人和感恩亲人,所以其实就是一种“爱”的教育。通过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热爱亲人,并逐渐将这种爱扩展到周围人身上。而通过将爱上升到国家层面,就能帮助幼儿形成“博爱”的品格。另一方面,绘本本身绘制的过程中就需要展现真、善、美,传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感受。所以,以绘本为载体可以开展“爱”的教育,并且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因此,绘本将成为传递“爱”的媒介,帮助幼儿认识亲人和认同亲情,继而产生感恩亲情的心理感受。

2.能实现幼儿亲情经验的整合

在开展幼儿亲情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将通过亲身经历获得一种亲情经验。但是,这一经验并非是永久性的内容,只是幼儿短暂的记忆和体验。只有将这些记忆和体验当做是人生价值和意义保存下来,才能够对幼儿的个人认识产生影响。而幼儿亲情教育需要完成幼儿直接亲情经验和间接亲情经验的整合,并将其组织成课程,以便有目的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直接亲情经验将来自于幼儿经历的亲情实践,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获得。而间接经验就是幼儿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到的亲情,也需要得到整合,以便开展完整的幼儿亲情教育。因此,需要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以便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间接亲情经验。

3.能够帮助幼儿建构亲情经验

从亲情教育的开展过程来看,幼儿学习将经历“顺应”和“同化”这两个过程。同化过程就是将外界提供的信息转变成自己原有的认知,顺应就是个体因外界刺激而发生认知结构的改变。以绘本为载体幼儿亲情教育,可以进行幼儿亲情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并引导幼儿形成新的亲情心里表征。而在这一过程中,亲情经验的建构将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比如,教师通过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丰富亲情经验主题活动,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继而使活动开展过程成为幼儿亲情经验建构的过程。而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幼儿亲情经验的发展情况,并且通过与幼儿及家长合作的方式开展亲情教育活动,就能进一步完成幼儿亲情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4.发挥师幼互为主体的作用

在开展幼儿亲情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对活动开展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活动中,不仅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更需要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以便使幼儿自觉完成活动内容,继而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主动认同。而这样一来,幼儿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亲情。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显然能够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激发幼儿的主体作用。因为,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主题绘本,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亲情氛围,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亲情。而采用幼儿喜爱的绘本开展教育活动,也可以使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继而更好的理解亲情和感恩亲人。因此,绘本亲情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继而达成更好的亲情教育效果。

三、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教育实践

1.教育目标

在制定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亲情教育目标时,需要认识到幼儿亲情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教育目标需要包含在幼儿健康教育总目标内。按照相关教育规定,幼儿教育需要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并且实现幼儿爱父母长辈、教师和同伴的教育目标。所以,幼儿亲情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进行幼儿“爱”的教育,以便引导幼儿热爱亲人。其次,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有较大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幼儿身心发育情况完成亲情教育目标的制定。3~6岁的幼儿展现出的情感为依恋,已经能够识别和理解亲人的情感。在道德情感发展上,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可以根据信息推测具体情景,并展现出共情行为,所以可以成为以绘本为载体的亲情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而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制定三个方面的分类教育目标,即“亲情知识”“亲情情感”和“感恩亲人”。

2.教育方案

根据教育目标,可以制定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亲情教育的阶段性教育方案。首先在第一教育阶段,可以帮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了解亲情方面的知识,并对亲人的职业和特征有所认识,以便达成帮助幼儿理解父母和尊重父母的教育目标。在第二阶段,可以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理解亲情,然后通过讨论对幼儿热爱父母的情感进行培养。在最后一阶段,需要以绘本为启示引导幼儿向亲人表达爱,并借此达成帮助幼儿学会感恩亲人的教育目标。而在每一阶段,都要组织相应的幼儿亲情教育主题活动,并且将活动分成四个部分,即“发现问题”“预设活动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通过分析教育实践结果,则可以进一步分析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可行性。

3.教育实施

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可以选择中班幼儿开展教育行动。同时,考虑到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可以设计“我的父母”“幸福宝贝”“感恩亲情”三个主题活动,以便分别实现认识亲人主题、感受亲情主题和感恩亲情主题这三个主题教育目标。首先,在开展“我的父母”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时,可以选取布朗的《我爸爸》绘本和费朗西斯的《给爸爸的吻》等绘本。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爸爸很棒”这一小主题活动,然后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了解爸爸的职业,并对幼儿热爱爸爸的情感进行培养。其次,在开展“幸福宝贝”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时,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和《我从哪里来》等绘本为载体开展系列小主题活动。比如,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载体开展“我爱妈妈”的小主题活动时,就可以在幼儿阅读绘本后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然后学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以便对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进行培养。最后,在“感恩亲人”这一主题教育活动中,可以《抱抱》和《我要当妈妈》等绘本为载体,并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绘本中的行为向亲人表示感谢,以便使幼儿产生感恩亲人的心理。

4.教育实践结果分析

(1)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亲人

在活动结束后与通过家长交流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在生活中出现了不同。一些家长反映,幼儿回家后会主动询问父母的职业,然后愿意去了解父母的情况,并且学会了使用“爸爸很棒”“奶奶做饭好吃”等词语向父母表达爱。从这里可以看出,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亲人。同时,通过向绘本中的人物学习,不少幼儿也开始尝试主动去了解亲人,并且努力感受父母的伟大。而这些幼儿行动和语言上的改变不仅意味着幼儿亲情意识的提高,还说明了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

(2)培养了幼儿热爱亲人的情感

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幼儿会以绘本故事中的人物为榜样,并且通过认同人物观点懂得了理解和尊重亲人。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绘本中的人物,以便完成幼儿热爱亲人的情感的培养。同时,通过融合绘本阅读、绘画活动和亲子活动等多种活动,幼儿亲情教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可以从多个维度帮助幼儿体验亲情,继而加强对幼儿热爱亲人的情感的培养。而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绘本能够利用情感方式感染幼儿,并且使幼儿从内心萌发热爱亲人的情感。因此,在培养幼儿热爱亲人的情感时,以绘本为载体自然将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使幼儿萌发了感恩亲人的思想

在观察幼儿是否感恩于心时,不需要像中小学生一样看行动。从日常幼儿的语言上,就可以发现幼儿是否萌发了感恩的思想。活动之后,一些家长反映幼儿回家后会主动整理自己的玩具,并且愿意为父母提供帮助。而这是因为,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和参加活动,对亲人的辛劳和亲人给予自己的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继而使幼儿对亲人的爱得到了增加。而在幼儿了解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后,开始产生为家庭做出贡献的意识,则意味着幼儿萌发了感恩亲人的思想。因此,从这一现象也可以看出,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亲人时,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显然收获了一定的成效。

(4)亲情主题绘本可成为有效载体

从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以亲情主题绘本为载体可以有效提高亲情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选择故事性强的亲情主题绘本设计亲情教育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幼儿的喜爱,还能够顺利帮助幼儿接纳绘本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念。所以,与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相比,以亲情主题绘本为载体可以更好的传递价值观念,继而使幼儿受到情感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以亲情主题绘本为载体,可以从幼儿视角向幼儿传递亲情观念,继而尽快帮助幼儿对亲人有全新的认识。而通过认同亲人,幼儿也收获了更多的亲情。因此,以亲情主题绘本为载体开展亲情教育,可以更有效的完成幼儿亲情意识的培养。

四、结论

总而言之,绘本可以成为帮助教师与幼儿跨域语言和文化障碍的载体,可以为亲情教育的开展开拓更大的空间。通过将绘本阅读与亲情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幼儿了解亲人意识的激发和热爱亲人情感的培养,并使幼儿萌发感恩亲人的思想。因此,在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过程中,以绘本为教育载体显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为促进幼儿亲情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伦超.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赵芳芳.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性教育的可行性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4,(39):184-185.

[3]张芳.以情绪主题绘本为载体开展小班幼儿情绪教育的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章学云,陈岱昕,凌玉芳.小学开展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08):51-55.

[5]张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何锦屏.让梦想自绘本起飞——论在幼师教学中推广绘本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J].中等职业教育,2011,(22):34-35.

[7]吴洁.浅谈运用情感教育策略开展绘本美术教学活动[J].科学大众,2015,(04):116+138.

[8]柴林丽.儿童绘本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9]公燕萍.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初探——基于中班教学活动《水会变哦》引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248-250.

[10]程敏.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可行性载体绘本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绘本
绘本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绘本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