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市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2016-04-07卢建斌

山西水利 2016年3期
关键词:晋中市降水量河道

卢建斌

(晋中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晋中 030600)

晋中市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卢建斌

(晋中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晋中 030600)

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越严重,损失就越大。暴雨或连续多日降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根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等因素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晋中市洪涝灾害成因及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洪涝灾害防治对策。

洪涝灾害;灾害成因;防治措施;晋中市

1 基本情况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与河北省相邻,西濒汾河与吕梁市相望,西南靠韩侯岭,与临汾市为界,南面以太岳山为屏,与长治市接壤,东北、西北分别与阳泉市、太原市相连为邻,总面积16 347 km2。境内东部山地属太行山中段,系典型岩溶化的高中山、中山地貌;东南部为太岳山北段发育完好的倾斜单面山,属高中山、中山地貌;西部平川属晋中盆地,系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新裂陷带,平坦开阔。汾河由北向南,潇河、乌马河、昌源河自东向西穿过西部平川地区;松溪河、清漳河、浊漳河贯穿东部山区,塑造了晋中市的河谷地形。

2 近年来重点洪涝灾害概况

晋中市的洪涝灾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两季发生次数约占全年总发生次数的78.9%,而夏季占到53%。因此防汛抗洪的重点在夏季,特别是夏秋交替的八九月。以晋中市地形和气候差异而言,出现洪涝的机率为东山大于平川,南部大于北部。平遥县东部、昔阳、和顺、左权3县东部,灵石及榆社等县是易发生大洪涝的区域中心。

近年来,晋中市多地发生局部强降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2年,榆次区一带突降暴雨,致使龙门河突发洪水,冲毁266.67 hm2耕地,冲垮7座人字闸,另有500m乡村道路冲垮,直接经济损失615万元;2004年,昔阳县降大暴雨,冲毁道路173 km,河坝8 200m,农田542 hm2,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2006年,灵石县城周围突降暴雨,冲淹大秋作物213.33 hm2,田间道路冲毁110 km,冲毁公路10 km,冲走煤炭、木材及施工水泥砂子、设备等物资300余t;2007年,太谷县持续降雨,造成了路面积水,农田、房屋被淹,农田受灾面积2 493.2 hm2,直接经济损失约1 842万元;2011年的强降水过程,致使寿阳县朝阳镇、西洛镇、南燕竹镇、平舒乡等4个乡镇709.53 hm2的农作物受灾,损坏蔬菜大棚13个,冲坏道路2处,约220m。

3 洪涝灾害成因

3.1 自然因素

3.1.1 地形因素

晋中市大部分区域地处太行山,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森林植被条件较差,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86.5%,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致使边山峪口汛期局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3.1.2 气侯条件

晋中市东部被太行山环绕,阻碍了东南气流由华北平原输入水汽的通道,使该市受海洋影响减弱,降水量较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春季短促、多风沙,常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温和。

3.1.3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12.3mm,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总体从东南向西和西北方向递减,降水高值区位于市境东南部的太行山迎风坡,降水量大于600mm,降水低值平川区,降水量小于450mm。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主汛期七八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0%左右。

3.2 人类活动影响

一是河道设障多,洪水渲泄不畅。部分群众和施工单位水患意识不强,缺乏全局观念,违章违法作业。在河道中采砂,乱堆施工垃圾阻塞河道;向河道中倾倒废渣、垃圾;在河滩上建房屋等,随意侵占行洪断面,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河面日趋变窄,严重阻碍了洪水的正常渲泄。二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形成。长时期改河造地,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致使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林地面积减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大大降低了涵蓄水源能力,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大量泥沙俱下,形成泥石流,涌入河流和水利工程,削弱防洪能力。

4 防治对策

4.1 非工程措施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各地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内容与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落实运行维护管理经费,进一步提高防办人员素质,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切实发挥长期效益。同时要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利用现代技术,做好科学预警。

4.2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要通过大量修建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暴发,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及设施重新配备,完善洪涝灾害易发区工程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需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3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空气和水质污染以及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4.4 严格河道管理,加强河道执法

依法加强河道管理,给洪水以出路,让洪水能够正常渲泄。对河道内违规修建的房屋、桥梁等要坚决拆除;对河道中采砂、乱堆施工垃圾阻塞河道的要坚决取缔;所有涉河项目,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4.5 加强宣传,切实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积极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组织居民进行消防演练,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在危险区醒目的地方树立明确的警示牌,标明转移对象、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让公众深刻认识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演练防御过程,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防御洪涝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P426.616

C

1004-7042(2016)03-0023-02

卢建斌(1978-),男,1998年毕业于山西省水利学校水文水资源专业,工程师。

2016-01-05;

2016-02-20

猜你喜欢

晋中市降水量河道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河道里的垃圾
黄台桥站多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