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和诊疗方案

2016-04-06管延利

兽医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乙型家畜流行性

管延利

(黑龙江省鸡东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鸡东 158200)

家畜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和诊疗方案

管延利

(黑龙江省鸡东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鸡东 158200)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又称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病原体为乙型脑炎病毒,多种畜禽都易感此病,但猪最易感。本文着重阐释了常规家畜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特点、实验室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

家畜;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诊断;治疗

1 病的发生和传播

本病的病原体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中的乙型脑炎病毒。病毒能凝集鸡、鸽、鸭及绵羊的红细胞,只有一个血清型。本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于56℃30min即可灭活,常用浓度的来苏儿、石炭酸、福尔马林等均可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病毒在pH值7以下或10以上,活性迅速下降[1]。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对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本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带毒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及中枢神经系统中,通过库蚊、伊蚊及按蚊等的叮咬经皮肤而传染。

2 流行特点

血清学调查表明,许多家畜、野生动物和鸟类都易感本病,感染率很高。尤其是猪感染最普遍,感染后可产生病毒血症,血中含毒素较高,并通过蚊→猪→蚊的传播,使病毒扩散。因此,都认为猪是本病的主要增殖宿主或传染源。在自然界的蛇、蛙及蟾蜍中也发现了该病毒。本病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发于7~9月份。主要侵害幼龄动物。有时还表现出一定的地区性,常在低洼地区散在发生。

3 临床特征

①马:潜伏期为4~15d。病初体温升高达39.5~40℃,可视黏膜潮红或轻度黄染。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头颈下垂,眼半闭呈睡眠状,以头顶墙,站立不动。姿势异常,如两前肢交叉,或作圆圈运动,走路歪斜、摇晃。有些病例表现为狂暴不安,乱走乱撞,极度兴奋。后期因衰弱无力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态,后躯麻痹,多于3~5d内死亡。②猪:体温升高到40~41℃,稽留数日。结膜潮红,沉郁,嗜睡,减食。妊娠猪流产,产死胎、弱胎或木乃伊化胎。公猪发生睾丸炎,多为一侧睾丸急性肿大,触之有热痛。6月龄以下的猪,可发生坏死性脑炎,呈现发热,运动失调,颤抖,昏迷或突然死亡。③牛:表现为发热、不食、呻吟、磨牙、痉挛、转圈运动、四肢强直和昏迷等。急性病例1~2d死亡,慢性病例经10d左右死亡。④羊:表现为发热,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麻痹,视力和听力减退或消失。嘴唇麻痹、流涎,唇和咬肌痉挛,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关节伸屈困难,步态蹒跚,有的后躯麻痹,卧地不起。一般经5d左右死亡。⑤鹿:突然发病,倒地不起,头颈歪向一侧,磨牙,眼球和局部肌肉震颤,四肢划动。有的病例一开始就见运动障碍,走路摇晃,呆立不动,头顶墙壁,最后倒地而死。

4 病理剖检特点

①马、牛、鹿:剖检见脑脊髓膜混浊、水肿,血管充血,切面见脑膜下和脑实质出血及小的坏死灶。肺水肿,肝、肾肿大,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胃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肠粘膜呈出血性炎症,脑组织学检查呈现非化脓性炎症变化。②猪:脑、脑膜及脊髓膜充血,脑室积液。睾丸肿大,实质充血。子宫粘膜充血或出血,胎盘呈炎性浸润。肺充血、水肿。肝肿大,有小坏死灶,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脑组织学变化为非化脓性炎症病变。③羊:脑和脑膜充血、水肿,以脑的后半部表现明显。组织学检查在大脑、小脑和脊髓中可见神经原退变和坏死,有噬神经细胞、血管周围细胞浸润。

5 实验室检查

动物感染本病后,2~4d内血清中可出现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及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到3~5周时达最高峰[2]。其中,中和抗体可持续数月或十几年;补体结合抗体可持续数月至1年。可采取发病期血清1份,发病后3~4周的血清1份,进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其结果,如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比发病初期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结合临床症状,即可判定为本病。早期血清的IgM抗体,其诊断率可达80%以上。如采取死亡动物的脑组织分离病毒或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查脑组织中的病毒抗原,也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猪、马、狗、兔的抗体,可得到准确的结果。

6 鉴别诊断

动物流行性乙型脑炎在诊断上应注意与传染性脑脊髓炎、狂犬病、伪狂犬病和肉毒中毒等相区别,可用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方法予以鉴别。

7 防治方案

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积极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坚持各种消毒制度,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为地鼠肾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接种疫苗,各种动物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1ml,当年驹第一年注射后,第二年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3年。

本病尚无有效的疗法,主要是采取降低颅内压、调整大脑机能、解毒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为减轻兴奋,应尽早静脉注射溴化钙或安溴溶液,还可肌内注射氯丙嗪,镇静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疗效。为降低颅内压,常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10~25%葡萄糖溶液;血液粘稠时也可注射10%氯化钠溶液;维护心脏的活动能力常注射樟脑油;利尿解毒常用40%乌洛托品液静注。防止并发症可肌注青霉素与链霉素,或静注磺胺类制剂等。每日2次内服硫酸钠,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其功能恢复。如配合中药石膏汤或双花汤治疗,还可提高疗效。

[1] 孙牧文.家畜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症状及防制[J].养殖技术顾问,2010,(10):138-139.

[2] 朱维正.新编兽医手册[M].金盾出版社,2008.

管延利(1974-),男,黑龙江鸡东人,大学本科,中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乙型家畜流行性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冬春家畜冻伤的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