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效应研究

2016-04-06黄清子张立王振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3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黄清子++张立++王振振��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投资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复兴丝绸之路经济繁荣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推手。为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效应,进而提供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决策支持,本文应用2004-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数据,构建面板效应模型,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总额及投资分项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以及三种环保投资分项(即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自变量;表征经济发展总量、结构、就业的5项指标和表征环境质量的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的5项指标是因变量。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能够有效带动该区域的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就业水平提升,同时有助于该区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三类环保投资分项的经济与环境效应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起主导作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效应最差;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环保投资效应相差较大,其中四川省环保投资效应最优。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环保投资总量不足,尚未达到环境质量改善所需的国际标准;其二,环保投资结构不合理,即环保投资过于集中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相对较弱;其三,环保投资流向不恰当,表现为环保投资对就业水平提升、产业高级化、能耗控制、固废处置的作用不明显。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现存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政府环保支出引导社会资金流入环保市场,进而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力度;调整环保投资分项比例,将环保投资向工业污染源治理转移;改善环保投资流向,使其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清洁能源使用、提升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综合利用能力等。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面板效应模型;经济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3-0089-11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3.012

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我国境内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西北省份和重庆、四川、云南、广西4个西南省份,具有丰富的能源、土地、生物等资源[1],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经济贸易的战略高地;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扩张掠夺式的发展模式和高能耗、高消费的老路导致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2]。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环保投资成为我国采用的主要环境经济手段[3],具体包括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保投资直接影响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对复兴丝绸之路经济繁荣与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4]。

梳理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环保投资具有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在环保投资经济效应研究中,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居多,区域和城市的研究较少。王珺红[5]、徐辉[6]、朱建华[7]应用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以及GDP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环保投资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短期和长期的拉动作用。王金南[8]从增长率切入,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发现环保投资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与经济增长率缺乏关联。邵海清[9]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发现环保投资总额与GDP存在较强的正向关联性,但不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联程度;在环保投资分项中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与GDP关联最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弱。刘冲[10]通过构建VAR模型发现,环保投资不稳定对GDP波动的影响程度较为显著。相比国家环保投资效应研究,区域和城市的环

保投资效应研究较少。刘娜[11]应用省级面板数据,以环保投资与绿色GDP为变量,对比环保投资在我国东、中、西部对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发现环保投资与绿色GDP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其中西部最强、东部最弱。王领[12]以上海为研究对象,应用VAR模型发现,经济发展对环保投资的正向作用较强,环保投资却对经济发展没有明显作用。综合现有环保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国家整体或某一地区的分析多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或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区域分析多采用面板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多集中在: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也因区域特性的不同存在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并无显著作用的结论。

环保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环保投资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尹希果[13]、颉茂华[14]通过构建优先增长模型,对比环保投资增长速度与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排放量变动,得出我国环保投资效率低下,治污效果与其总量高速增长不成比例的结论。张平淡[15]发现环保投资对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和污染排放处理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对能源消费结构作用不显著。彭熠[16]应用面板数据建立差分广义矩估计(GMM),分析得出我国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具有促进作用。高明[17]运用广义矩估计对不同地区的环保投资与污染减排强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环保投资对工业污染减排存在正向影响,但需在特定的投资区间才有效,并且存在区域差异。综合现有环保投资的环境效应研究,多采用优先增长模型、迪氏分解等方法,检验环保投资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较少考虑环保投资对居民废水与废气的影响。

根据现有研究,我国环保投资总体上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但因区域或城市特性也存在不同的效果。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脆弱,又将面临新一轮经济开发。如何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环保投资是平衡两者的重要手段。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效应的相关研究。为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效应,提供优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决策支持,本文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选取2004-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的数据,应用面板效应模型,测度环保投资对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就业水平、资源利用、污染排放5方面多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并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进展与不足,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未来新一轮能源合作、经济开发中,提供优化环保投资的对策建议。

1模型构建

1.1概念模型

环保投资是为保护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所支出的资金总额。环保投资效应是环保投资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和经济两个方面。

环保投资作为一种投资活动,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一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既有供给效应(指通过投资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增强,从而提高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又有需求效应(指通过投资扩张使需求发生连锁反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环保投资作为相对独立而又比较特殊的一类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其他投资不同。第一,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需求效应而不是供给效应。环保投资通过拉动需求,带动生产资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数,并通过收入的增减变化,刺激消费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18]。第二,环保投资作为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还具有促进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倒逼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逐步淘汰,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经济总量[19-21]和就业水平[22-23]研究环保投资的经济效应。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将经济结构引入环保投资经济效应,即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就业水平三个方面测度环保投资的经济效应。

环保投资作为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对环境质量有着必然的影响。其中,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通过要求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而防止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通过促进污染物排放的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降低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通过建设城市排水、集中供热、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提升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环保投资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特殊性,而环境质量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和水、空气、土壤等自然环境损害的减少方面,因此,本文从资源利用率和污染排放量两方面考查环保投资的环境效应。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效应体现为环保投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环保投资的经济效应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就业水平三个方面体现,以契合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经济发展目标;环保投资的环境效应从资源利用率和污染排放量两个方面体现,以满足国家保护资源、防治污染的环境治理愿望。进而形成图1所示的环保投资效应的概念模型。

2.2结果分析

2.2.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均具有促进作用

基于数据结果,环保投资能够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总量的提升、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总量的增长。环保投资总额对丝绸之路9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多样化指数、从业人员数的平均影响程度均为正值,分别为0.684,0.032,0.421,0.053。其中,环保投资对经济总量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影响程度为0.684;促进产业合理化的作用强于促进产业高级化的作用,两者相差0.389。同时,环保投资整体上能够拉动丝绸之

路经济带的就业水平但作用不强,影响程度为0.053。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中,环保投资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最明显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第二,对两省经济发展多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573,0.360。

环保投资能够有效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环保投资对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的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0.376,0.807,0.815,0.213,0.416。其中,环保投资对大气、水环境污染的减排作用最为明显,影响程度均超过0.8。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中,四川省的环保投资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最强,多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为5.169。

2.2.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用最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作用最弱

在环保投资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综合影响程度为0.181,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均呈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经济效应方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就业水平的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0.335,0.166,0.323。与其他两项投资相比,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能拉动经济总量和就业水平的增长,平均影响程度分别高于第二位0.107,0.309,尤其对就业水平的提升具有主导作用。环境效应方面,除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效应较低以外,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减少单位GDP能耗、SO2排放量、COD排放量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145,0.389,0.335,对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314,均居三类投资改善环境质量之首。

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的综合影响程度为0.129,在三类投资指标中居中间位置。经济效应方面,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对经济结构的改善作用最大,平均影响程度为0.167,但仅仅高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结构效应0.001。环境效应方面,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在改善环境质量的5个指标上均处于第2位。对减少单位GDP能耗、SO2排放量、COD排放量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143,0.236,0.224,对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073,0.206。

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综合影响程度为0.048。虽在总体上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有促进作用,但是影响程度较弱,甚至出现负值。经济效应方面,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GDP增长和就业人数增多的影响程度分别为0.152,0.006,均居三类投资指标末尾,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0.001和-0.041。虽然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整体经济效应较差,但是在减少就业偏离度方面表现最优,影响程度为0.028,高于第二位0.005。环境效应方面,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能够降低单位GDP能耗、SO2排放量、COD排放量,但是效果较其他两项投资较不明显,平均影响程度为0.03,0.189,0.195;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的提升没有正向作用;但是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显著,平均影响程度为0.121,居三类投资之首。

2.2.3各省市环保投资效应存在差异,四川省环保投资效应较为突出

环保投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市的效应不同。新疆、青海、云南的环保投资对其经济和环境的促进效果不佳,综合影响程度为0.290,0.334,0.337,排名9省市中的后三位。在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效应方面,云南省最为出色、广西省排名末位,影响程度分别为0.268和0.015;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效应方面,陕西、重庆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影响程度为0.166和0.158;但是,对云南、四川、甘肃均未起到正向作用。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应方面,广西的表现最优,影响程度达0.302,云南、青海的投资效应不佳,仅为0.016和0.097。

四川省的环保投资对其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中位居首位,各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829,是各省市平均值0.424的1.955倍。在经济效应方面,四川省环保投资总额对经济发展的平均影响程度为0.573,高于9省市0.297的平均值。在环境效应方面,四川省环保投资总额对环境改善的平均影响程度为5.169,高于9省市2.627的平均值。其中,四川省环保投资对减少单位GDP能耗、SO2排放量、COD排放量的作用显著高于其他省市,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0.778,2.022,1.74,高于各省市0.376,0.807,0.815的平均值。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04-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的环保投资效应研究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效应与全国整体效应一致,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发展、防治环境污染。但是根据数据显示,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还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流向不恰当的问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仍有可提升的空间。2004-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有所增加,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为1 109.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9%,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处于1.5%以下,仅达到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的投资水平,尚未达到环境质量改善所需的2%-3%的国际标准。相比于丝绸之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环保投资的欠账程度仍在持续增加。

(2)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过于集中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较少。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77.3亿元,是工业污染治理投资95.4亿元的8.15倍。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少的情况与当前经济发展状态不匹配。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不足直接影响环保效率,尤其是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未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起到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001和-0.041,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环保投资总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果。

(3)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完全释放,尤其是对就业水平和产业高级化的拉动作用。环保投资的产业高级化效应为0.032、就业效应为0.053,两者分别为环保投资经济总效应的1/21和1/13。环保投资主要作用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防治,对能耗、固废的控制没有显著的作用。环保投资对大气和水污染的防治效应分别为0.807和0.815,远高于能耗、固废的控制效应。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2004-201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带动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也造成了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膨胀。其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GDP依旧过多依赖于能源的消耗,2011年单位GDP能耗为1.005 t标准煤/万元,高于中国0.799 t标准煤/万元的平均标准,是世界平均标准0.393 t标准煤/万元的2.557倍。其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固废处理能力低下,2011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56.18%,低于发达国家近25个百分点。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中,四川省的环保投资效应最优,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投资总量多、投入早。其他区域的环保投资也各具特色,多体现在投资结构和投资流向中。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保投资的现存问题,为更好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发挥环保投资的作用,应当汲取经验、吸收教训,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保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调整投资流向。

(1)优化环保投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和环境效应,首先应当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市的环保投资力度。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通过政府的环保支出引导和带动社会基金流入环保领域。通过环境税收、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环境经济手段,撬动民间绿色市场,推动社会投资向环保市场倾斜。

(2)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环保投资分项的比例。在保证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按照我国最新的环境要求和标准,确保新建项目“三同时”的环保投资数额,并将环保投资的重点向工业污染源治理转移,处理好遗留的环境问题,提升经济质量。

(3)为提升环保投资对经济、环境的效应,在经济方面,应更多关注环保产业的发展。应用环保投资,扩大环保产业规模、增加环保服务的供给,从而带动生产性就业,推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在环境方面,应在保持对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持续支持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如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发展,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产生的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以降低铁、铜、钾等金属的对外依存度,实现垃圾处理的效益增值,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梁敏. 20省份全面布局“一带一路” [N/OL]. 上海证券报, 2015-01-28 [2015-10-28]. http://www.rmzxb.com.cn/yw/tx/2015/01/28/438899.shtml.[Liang Min. Overall Arrangement in 20 Provinces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N/OL]. Shanghai Securities News, 2015-01-28 [2015-10-28]. http://www.rmzxb.com.cn/yw/tx/2015/01/28/438899.shtml.]

[2]李泽红, 王卷乐, 赵中平, 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J]. 资源科学, 2014, 36(12): 2476-2482. [Li Zehong, Wang Juanle, Zhao Zhongping, et al. Ecological Patter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ode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J]. Resources Science, 2014, 36(12): 2476-2482.]

[3]马秀岩, 武献华, 钱勇. 可持续发展战略视角下的环境保护投资问题研究 [J]. 投资研究,1999,11 (5): 23-27. [Ma Xiuyan, Wu Xianhua, Qian Yong.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J]. Investment Research, 1999, 11(5): 23-27.]

[4]张孝得. 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EB/OL].金融博览,2014-05-06 [2015-10-28].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140506/150119016832.shtml.[Zhang Xiaod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Open New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B/OL]. View Financial, 2014-05-06[2015-10-28].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140506/150119016832.shtml.]

[5]王珺红, 杨文杰. 中国环保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J]. 经济管理,2008,20(Z2): 157-162. [Wang Junhong, Yang Wenjie. A Study on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s EPI and Economic Growth [J]. Economic Management, 2008, 20(Z2): 157-162.]

[6]徐辉, 刘继红, 张大伟, 等.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环保投资贡献的实证分析 [J]. 统计与决策, 2012,27(13): 126-129. [Xu Hui, Liu Jihong, Zhang Dawei, et 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12, 27 (13): 126-129.]

[7]朱建华, 徐顺青, 逯元堂, 等. 中国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24(11): 100-103. [Zhu Jianhua, Xu Shunqin, Lu Yuantang, et al.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Grainger Causality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11): 100-103.]

[8]王金南, 逯元堂, 吴舜泽, 等. 环保投资与宏观经济关联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4):1-6. [Wang Jinnan, Lu Yuantang, Wu Shunze, et al. A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Macroeconomic Growth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4): 1-6.]

[9]邵海清. 环保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J]. 生产力研究,2010,25(12): 14-15. [Shao Haiqing. A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10, 25(12): 14-15.]

[10]刘冲. 基于VAR模型的城市环保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J]. 东岳论丛,2015,36(2): 157-161. [Liu Cho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VAR Model [J]. Dongyue Tribune, 2015, 36(2): 157-161.]

[11]刘娜, 陈春生. 基于绿色GDP的环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 26-31. [Liu Na, Chen Chunsheng S. A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Green GDP [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5, 36(1): 26-31.]

[12]王领, 杨阳. 环保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1991-2010年数据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33(11): 69-74. [Wang Ling, Yang Ya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Data from 1991 to 2010 of Shanghai [J]. 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3, 33(11): 69-74.]

[13]尹希果, 陈刚, 付翔. 环保投资运行效率的评价与实证研究 [J]. 当代财经,2005,26(7): 89-92. [Yin Xiguo, Chen Gang, Fu Xiang. An Evalu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Efficiency [J].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2005, 26(7): 89-92.]

[14]颉茂华, 刘向伟, 白牡丹. 环保投资效率实证与政策建议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20(4): 100-105. [Xie Maohua, Liu Xiangwei, Bai Muda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4): 100-105.]

[15]张平淡, 朱松, 朱艳春. 环保投资对中国SO2减排的影响:基于LMDI的分解结果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2(7): 84-94. [Zhang Pingdan, Zhu Song, Zhu Yanch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SO2 Discharge: Evidence from LMDI Decomposition [J]. Economic Theory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2012, 32(7): 84-94.]

[16]彭熠, 周涛, 徐业傲. 环境规制下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级工业面板数据的GMM方法 [J]. 工业技术经济,2013,33(8): 123-131. [Peng Yi, Zhou Tao, Xu Yeao. An Impact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to Industrial Emission Reduction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Industrial Panel Data with GMM Method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2013, 33(8): 123-131.]

[17]高明, 黄清煌. 环保投资与工业污染减排关系的进一步检验:基于治理投资结构的门槛效应分析 [J]. 经济管理,2015,37(2): 167-177. [Gao Ming, Huang Qinghuang. Deep Inspection towa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Reduction: Threshold Effect Analysis Based on Governing Investment Structure [J]. 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37(2): 167-177.]

[18]蒋洪强, 曹东, 王金南, 等. 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1): 71-74,90. [Jiang Hongqiang, Cao Dong, Wang Jinnan, et al. A Study on Functions and Contribution Mode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to National Economy [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5,18(1): 71-74,90.]

[19]Gentry B S L, Femandez. Evolv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General Themes and Examples from Urban Water Sector [M]. Paris: Globaliz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8: 5-8.

[20]邵莉莉. 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J]. 北方经济,2011,9(6): 69-70. [Shao Lili.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to Economic Growth: 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 Northern Economy, 2011, 9(6): 69-70.]

[21]Schou P. Polluting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Growth [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0, 16(2): 211-277.

[22]孙玉宇, 倪静池, 吉李锋, 等. 江苏省环保投资对其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时代金融,2015,36(12): 260,265. [Sun Yuyu, Ni Jingchi, Ji Lifeng,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J]. Times Finance, 2015,36(12): 260,265.]

[23]张平淡, 谭玥宁, 贾鑫. 环保投资对就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J]. 管理现代化,2012,32(5): 16-17,9. [Zhang Pingdan, Tan Yuening, Jia Xin.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on Employment Scale and Structure [J].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2012, 32(5): 16-17,9.]

[24]Podinovski V V, Podinovskaya O V. An Approach of the Criteria Importance Theory to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with Hierarchical Criterial Structures [J]. Automatic Documentation and Mathematical Linguistics, 2014, 48(1): 1-5.

[25]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75-176. [Lu Xianxiang.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the West [M]. Beijing: China Development Press, 2003: 175-176.]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
增量利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路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中关系前景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潜力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