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肉羊配种繁殖技术

2016-04-05于怀舟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繁殖力种羊交配

于怀舟

(奇台县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新疆昌吉 831800)

浅析肉羊配种繁殖技术

于怀舟

(奇台县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新疆昌吉 831800)

羊肉因为其自身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市场前景良好,农户们的生产热情也高涨。而农户们要通过肉羊的养殖获取相对满意的经济收入,就要想办法提升肉羊养殖的繁殖力。文章分别从需要对配种前、配种繁殖技术、配种后几个方面,对肉羊的配种繁殖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认为在配种前要改善饲喂水平,羊群适量运动;加强种羊的选育与选配。在肉羊繁殖技术中,要利用好自然交配和繁殖控制技术。在配种后也要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的管理。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肉羊养殖高效益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肉羊配种;繁殖;胚胎移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羊肉受到很多人的青睐,这也带动了肉羊价格的提升。就目前而言,肉羊的养殖效益比较好,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稳中有升的价格,调动了农户养殖的积极性。肉羊的繁殖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肉羊的身体状况、营养充足程度、繁殖环境、繁殖方法与技术等等。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实现规模化养殖,利用先进的繁殖配种技术,提高肉羊的繁殖力。

1 配种前的管理

1.1 改善饲喂水平,羊群适量运动

在快到配种的时间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公母羊的每日放牧时间。让羊群每天都进行适量的运动,让身体更加健康,放牧时间可以比配种前长一些,早出晚归。另一方面要在喂养饲料方面注重营养。保证羊群每天都进食充足的饲料。为了保证营养充足,可以在晚间补饲,饲喂用草料,不仅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充足,同时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除此之外,在注重营养充足的同时,也要把控好配种公羊和母羊的膘情,通过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饲料搭配,最大程度的避免羊群过肥情况的出现。

1.2 加强种羊的选育与选配

在选择种公羊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健壮、睾丸发运比较好的公羊,不仅有利于提升繁殖率,也有利于繁殖出优良的后代。密切观察种羊的精液质量,如发现有公羊的精液质量低下,这样及时从种羊中去除。在选择公羊的时候,也可以尽量从繁殖力较强的母羊后代中去挑选。

对于种母羊的选取,可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多胎母羊后代中。另外,要对母羊的泌乳和哺乳能力进行考察,选择哺育能力强的种母羊。

2 肉羊配种繁殖技术

2.1 自然交配

即公、母羊直接进行交配,又称本交。自然交配又分为自由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两种形式。

2.2 自由交配

即在配种期内,将公、母羊混群,或公羊与母羊常年混群放牧,任期自由交配。这种交配方式的优点是投入小,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时间,只要将公羊和母羊的比例控制在1:30-1:40这个适当的比例范围内,就可以保持较高的受孕率。但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需要的公羊数量多、体力消耗大,影响健康,也有碍于母羊的采食和羊群抓膘。另外,由于缺乏监控,出现近亲交配或者早配的概率比较高。

2.3 人工辅助交配

将公、母羊分开饲养,等到了配种期,用试情公羊试情,挑出发情母羊,用指定公羊进行交配。人工辅助交配要可以对时间进行很好的控制,早上发情的母羊不立即交配,等到傍晚的时候再交配。交配完成以后,给公羊和母羊一定的饲料喂养,等12h以后可以再次进行交配。叫教育自由交配,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公羊的利用率,并且保障交配按照计划开展,避免了近亲交配情况的出现。

3 繁殖控制技术

3.1 激素处理

激素处理的目的是通过相应的激素,让母羊一直保持发情状态。实施方法是:对于羔羊进行早起断奶处理,断奶以后给母羊使用孕激素大约10d,之后再给母羊注射孕马血清,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母羊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引起发情和排卵。

3.2 生物学刺激

生物学刺激就是对光照周期进行调整,减少日照的时间,通过人为的改变生存条件来改变羊的内分泌,最终促使母羊发情、排卵。

3.3 超数排卵

在母羊发情的前四天,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进行注射,用量控制在600~1100国际单位,通过激素的刺激作用刺激母羊发情排卵,然后进行配种。同时也可以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量控制在500~750国际单位,在双重激素的作用下,母羊排卵数量可以达到4~10个左右。然后再进行配种,可以大大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3.4 胚胎移植技术

从母羊输卵管内或者子宫内,取出早期受精卵,将其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羊输卵管或子宫内,使之发育成新个体。又称之为“借腹怀胎”。

3.5 胚胎分割技术

利用微技术对胚胎进行分割。2-细胞至16-细胞的胚胎卵裂分离技术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而且成功率很高,可以成功的把1个胚胎进行分割,最终得到数量较多的遗传性能好的胚胎。这种技术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还体现在把胚胎移植到母羊孕育体以后,能够批量生产成模样相似的羔羊。

4 配种后的管理

在配种完成后,前30d的饲养方式和配种前保持一致,给予母羊充足的营养,防止流产情况发生。40d以后,则需要对母羊进行妊娠诊断,通过诊断判断是否成功受孕。在生产的前2~3个月的时候,为了防止母羊子宫坏死,就需要给母羊注射抗子宫坏死疫苗,以保障母羊成功存活,防止因为母羊子宫坏死而无法正常产出羔羊。在产前3个星期的时候,需要补充维生素族的营养,比如维A、维D、维E,充足的营养可以为羔羊的健康保驾护航,也有利于提高多胞胎存活力。

5 结语

在肉羊的生产中,需要对配种前、配种繁殖技术、配种后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从每个小细节入手,将繁殖力提升到最大。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肉羊,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 陈晓勇,孙洪新,敦伟涛.寒泊肉羊繁殖性能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5,(16):3296-3302.

[2] 王永军,田秀娥,陈玉林,等.肉羊密集繁殖体系的设计与应用效果预测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7,(1):1-5.

[3] 彭宝松.肉羊繁殖技术[J].现代畜牧兽医,2012,(11):26-27.

猜你喜欢

繁殖力种羊交配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种羊繁殖配种技术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湖南沅水下游繁殖期内繁殖力和卵径的变化研究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