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红花与常见伪劣品鉴别

2016-04-05周宝玉虞文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161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花柱伪劣伪品

周宝玉,虞文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161)

西红花与常见伪劣品鉴别

周宝玉,虞文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161)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1],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及中亚西亚一带,我国于1965年开始引种试验,并于20世纪80年代获得种植成功,现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有栽培,以上海为主产地。西红花的成分为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西红花苷-1,西红花苷-2、西红花苷-3、西红花苷-4、西红花二甲酯等。另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西红花醛,为西红花苦苷的分解产物,次为桉脑、蒎烯等。本品性平,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经闭、产后郁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以及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证。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大,而产量相对较小,故西红花价格昂贵,频繁出现伪劣品,为确保临床药效,应注意鉴别。

1 性状鉴别

目前市场上西红花的商品规格有2种。一为干红花,即为干燥型西红花,呈弯曲的细线形,橙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柱头红棕色,长2.5~3cm,基部窄,向上则稍宽大并内卷成筒,直径约1.5mm,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内方有一裂缝长1.5~2cm。有时带有部分橙黄色花柱。质轻,松软,无粘性,无光泽及油润感,易折断,质量较好[2]。取本品置水中可见橙黄色物质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柱头膨大呈长喇叭状。有特异香气,味微苦。二是湿红花,是西红花的加工品,为湿润型西红花,由众多扁平柱头压集而成,常呈疏松团块状,柱头也为弯曲的细丝状,红棕色,油润光泽,有粘性,质地较重,质量较次。

2 显微鉴别

西红花粉末呈橙红色,显微镜下柱头碎片由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内含色素物质。柱头上缘的薄壁细胞呈长条形 ,密集成绒毛状,长至100µm。外表皮细胞壁突起呈乳头状。花柱碎片为长方形薄壁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中含有小型草酸钙方晶或簇晶。导管多为环纹,细小,直径7.5~15µm,存在于花柱或柱头组织碎片内,亦可见螺纹导管。花粉粒呈圆球形,直径约100µm,外壁近于光滑,内含颗粒状物质。萌发孔难察见。

3 理化鉴别

显色反应:取本品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浓硫酸,则出现深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为红棕色。(检查西红花苷和苷元)。

薄层色谱测定:取西红花,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l0min,放置澄清,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法试验,用毛细管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5µL,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6.5∶13.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置于日光下检视。可见西红花出现2个连续的黄色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则出现3个连续的荧光斑点。

紫外光谱测定[3]:取样品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细粉,精密称取30m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mL,回流提取至无色,放冷,提取液转入量瓶中,用甲醇分次洗涤提取,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摇匀,精密吸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UV-265WF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紫外光谱条件为测定波长范围380~480nm,狭缝2nm,在458nm和43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度,吸收度的比值为0.85~0.90,在432nm波长处的吸收度不得低于0.50。

灰分测定:按药典法测定本品灰分不得超过7.5%。

4 常见伪品及其鉴别

红花的加工品。是最为常见的伪品,来源于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管状花,长约1.5cm,红黄色,花管筒部细长,先端5裂,雄蕊5枚,柱头长圆柱型,顶端微分叉。质柔软,微有香气,味微苦。粉末呈橙红色,用显微镜观察花各部均有分泌管分布,分泌管由分泌细胞单列纵向连接而成,细胞内充满淡黄色至红棕色物,分泌细胞直径5~40µm。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64~80µm,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萌发孔3个。花冠顶端细胞分化成乳头状绒毛,柱头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末端较尖的单细胞毛。取本品2g,加水20mL,浸渍过夜,溶液显金黄色。滤过,残渣加10%碳酸钠溶液8mL,浸渍,滤过。滤液加醋酸使成酸性,即产生红色沉淀。

莲须。系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雄蕊加工而成。由多数雄蕊集合成松散线状[4],常为红色,无黄色部分。花药长1~1.5cm,直径约0.5cm,内含多数花粉粒,花丝丝状,略扁,长1~1.6cm。气微香,味涩。体轻,质松脆易断。在显微镜下观察为粉末呈红色,花粉粒近球形,极面观为3裂圆形,3沟,具沟膜,上有粗颗粒,外壁较厚。花丝外壁外侧有孔头状角质层。取本品少许投入水中,无橙黄色直线下降,但水被染成红色,可见雄蕊呈细丝状,不呈喇叭状。

玉米花柱的加工品。由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染色加工而成。由众多极细线状花丝压制成疏松团块状,深红色,长3~4cm,微有油润光泽,气微臭。放置纸上,稍后纸上可见留下油渍。浸泡于水中,无橙黄色直线下降,水面出现油滴,水被染成红色,花柱不显喇叭状。

菊花的舌状花冠加工品。系由菊科植物菊花的舌状花冠染色加工而成。由众多微扭曲针状物集结而成疏松团块状,深红色,长2~3cm,微有油润光泽,气微香。取样品置纸上可留下油渍,少许放于水中,水面出现油滴,水被染成红棕色。针状物展开可见舌状花。加碘试液于团块上则变成蓝紫色。

纸的加工品。一般用化学纸浆做成丝状[5],外面包以淀粉,经染色并加少许油质而成。外形、色泽极似进口西红花。用针拨之易碎,水浸液呈橙色,有少量油状物漂浮,显微镜下无细胞结构,由多数纤维构成。用针拨动易破断。碘试液滴于团块上,则变成蓝黑色。

玉蜀黍的柱头及花柱的加工品。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柱头及花柱染色而成[6],呈线状,长1~3cm,表面呈砖红色略微扁平,边缘具较稀疏的毛,略微有油润光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花柱、花丝和花药,气微臭。

萱草的花丝、花冠的加工品。百合科植物萱草的干燥花丝、花冠经染色而成。

印度西萌草的加工品。一般为印度西萌草染上胶汁制成鸡牛牌西红花[7],该伪品呈条状,具紫红色粗梗,干燥而无光泽,且无芳香气味。

黄花菜的加工品。由黄花菜切丝染色而成[8],通体呈红色,无黄色部分,置水中浸泡,呈片状或丝状,不显喇叭状。水染成红色。

胡萝卜丝的加工品。本品呈线形,两分枝,长约3cm,暗红色,较扁平,顶端边缘无不整齐的齿状,多破碎,味微甜。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水被迅速染成橘黄色,有沉淀。

提取过的西红花的加工品。提取西红花的有效成分后,残渣经干燥、染色、整理后当西红花出售。染色提取过的西红花经过水浸或煎煮即褪色,变为淡黄白色。其色泽较淡,香气不浓,浸入水中黄色素淡且扩散缓慢。其它特征与西红花相同。

掺杂矿物质或化学物质。掺以重晶石、白奎、黄粘土、硝酸馁、甘油等物质以改变外观性状或增加重量。有的水浸有油迹,有的水浸有细小沉淀等迹象,且均有总灰分严重超标的特征。

5 小 结

西红花因为名贵而伪劣品频出,通过对市场上常见西红花伪劣品的鉴别可以看出,尚未发现花柱呈喇叭状,顶端呈细齿状,内方有裂缝的西红花伪品出现,只要在工作中熟练掌握西红花的性状特征,配合应用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认真加以鉴别,都可以正确地分辨出伪劣西红花,从而杜绝不合格西红花进入药品流通领域。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部)2015年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29-130.

[2] 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定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7.

[3] 胡双丰,陈军.一种西红花掺伪品鉴别[J].中南药学,2010,8(9):687-689.

[4] 彭康莉,张秀荣.番红花与伪品莲须的鉴别[J].吉林中医药,1996,16(6):42.

[5] 王静,廉景奎.一种西红花伪造品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研究,1997,8(3):243.

[6] 冯立芹.西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与常见伪品的鉴别[J].首都医药,2014,21(6):48-49.

[7] 胡双丰.中药实用指南[M].深圳:中国特区出版社,2003:131.

[8] 吕侠卿.中药炮制大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8.

R282.5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43-02

2016-03-03

猜你喜欢

花柱伪劣伪品
矛盾
冬冲夏草与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丢失的花柱
浅谈涉烟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认定和适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伪劣”一词引发的思考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一种新的花柱多态现象——白花丹科植物细裂补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