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

2016-04-05陈红军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剂科河南濮阳457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孢属刺五加内生

陈红军(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剂科,河南 濮阳 457000)

神州药房

野生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

陈红军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剂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刺五加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极高。现阶段,国内外对刺五加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多以外在环境对植物体药用成分的影响为主,忽略了内环境的影响。研究与实践证实[1],体外培养刺五加的药用成分与效果远低于野生刺五加,并且成分相对不稳定。内生真菌会利用自身活动、代谢产物,对宿

主次级代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我们对野生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研究材料

刺五加样品来源于2014年6月至12月吉林省梅河口市、辽宁省本溪市、吉林省柳河县、黑龙江省穆棱市、河北省兴隆县等几个地区的野生刺五加药材。培养基选择PDA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LCA培养基等。

2 研究方法

采取刺五加茎组织分离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

内生真菌分离。采取流水冲洗刺五加,将植株上的土去掉,按照根、茎、根茎等次序进行分割,并进行表面的彻底消毒,消毒顺序为首先经无菌水冲洗,而后采用95%乙醇漂洗1min,经6%NaClO浸洗3min,经75%的乙醇漂洗半分钟,再次用无菌水漂洗3次,最后经无菌滤纸吸干。一系列处理后,将韧皮部、木质部进行无菌分离,将韧皮部切成0.5cm×0.5cm的薄片,而后将薄片经直插、水平贴附方式放置在分离平板上,25℃~28℃条件下进行暗培养,材料边缘长出菌丝后挑取菌丝尖端转入平板,展开分离,顶端法纯化后转接至斜面。同时设置对照试验,对植株表面是否彻底消毒进行检查,经上述条件处理过的材料,不进行切割,直接滚印在对照平板上,最后一次漂洗过的无菌水涂布在对照平板上,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菌株形态学鉴定。对菌落表面形态、颜色、大小、质地、生长速度、边缘形态等进行仔细观察,经插片法在显微镜下对产孢结构、孢子形态、菌丝颜色、是否存在横隔等特征进行观察。

内生真菌鉴定。挑取纯化菌株尖端菌丝,将其接种在PDA培养基上,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5℃条件下培养,对菌落形态特征、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而后进行内生真菌的鉴定、分类。

3 结 果

3.1 内生真菌培养分离结果

统计发现,自野生刺五加茎中共计分离内生真菌25株,共4目、7科、9属。丛梗孢目中包括丛梗孢科、暗色孢科、瘤座孢科、肉座菌科,丛梗孢科包括曲霉属1株,暗色孢科包括有长蠕孢属1株、枝顶孢酶属1株,链格孢属3株,瘤座孢科中包括镰孢属2株,肉座菌科包括赤霉素属1株;散子囊菌目包括红曲霉科红曲霉属2株;毛霉目包括毛霉科根霉属1株,黑盘孢目包括黑盘孢科炭疽菌属1株;不产孢真菌共计12株。

3.2 菌株形态学鉴定

链格孢属: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暗培养完成后,菌落形态较厚,菌丝体开始时呈现白色,而后逐渐变成褐色至暗褐色,存在明显的绒边,边缘相对整齐,存在裂片状或者波状。菌丝体细长、发达,有明显的隔,开始时没有颜色或者是淡淡的颜色,而后逐渐变成褐色至暗褐色。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呈现出直或者是屈膝状弯曲,有隔,颜色褐色。分生孢子具有明显的分支状长链,颜色暗褐色。

镰孢属:菌落形态、显微结构鉴别发现,初期菌丝呈现为白色,随着菌落的不断扩大,颜色逐渐变为粉色,中间相对较深,边缘颜色较浅,培养基背面中间呈现粉红色;菌落分散呈现片状,表面粉状,不平整,边缘整齐。菌丝存在明显的分枝,有隔,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之上。

长蠕孢属:菌落形状为圆形,表面开始呈现为灰色,生长一段时间后,中间颜色呈现为墨绿色,底部中间同样呈现为墨绿色,两边颜色相对较浅。显微镜观察菌丝较粗壮,颜色为绿色,有隔,直立或者是弯曲,存在明显分枝,孢子卵圆形或者是椭圆形。

赤霉属:菌落生长状态良好,平板培养完成后,菌落中央菌丝体的顶部长出了少量的,颜色为浅黄色的突起,后期菌落中央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菌落背面呈现为深紫红色,菌落密集,呈现为棉絮状平展状态。显微镜观察基内菌丝存在密集交织,有分支,存在隔。

红曲霉属:菌落正面呈现出白色绒毛状,背面呈现为粉红色,边缘相对整齐。显微镜观察菌丝存在明显分枝,有隔,呈无色透明状,分生孢子呈现为卵圆形或者是球形,散在生存。

枝顶孢酶属:菌株生长正常,菌落呈现为明显的圆形,正面呈现为灰白色绒毛,显微镜观察分生孢子梗单生,1次分枝,梗呈现为柱状,分生孢子椭圆形或者是球形。

根霉属:生长状况良好,表面存在大量的黄色孢子,气生菌丝呈现为白色,稀疏,菌落的底面呈现为橙黄色,显微镜观察孢子囊存在明显的囊轴,壁薄,孢子囊破裂后释放,数量较多。

4 讨 论

目前,国内外对内生真菌的研究较多,多以内生真菌多样性、抗肿瘤、产抗菌等活性物质筛查为主,筛选的模型相对比较单一,使得有效物质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关于内生真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多以内生真菌对宿主直接或者是间接的促生作用为主[4-5]。研究结果发现,共计从野生刺五加植物中分离25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有13株确定菌株种属,另外的12株不产孢菌株被定义为不产孢真菌,分离结果证实,刺五加内生真菌种类繁多,数量较大。

综上所述,刺五加内生真菌具有生物多样性,其中链格孢属、镰孢属、红曲霉属等均有较高的分离度,属于稳定的优势菌属[6]。在其他木本植物中,上述菌属也为优势菌种,其能够适应植物生长环境,微生物营养要求、生理代谢等均与植物体内微环境、遗传、生理、代谢相互适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7]。

[1] 陆晓东,王琦.骆驼蓬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J].菌物研究,2010,12(2):211-214.

[2] 于湘莉,赵静雅,张利达,等.楸树内生真菌抗癌性能研究[J].上海医药,2012,23(13):784-785.

[3] 解斐,娄红祥.地衣内生真菌及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11(4):109-112.

[4] 刘兆迪,解修超,陈文强,等.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5(9):902-905.

[5] 周凤,刘瑞,张弘弛,等.一株具抗菌活性的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3):90-93.

[6] 段海婧,韩婷,吴秀丽,等.荒漠植物牛心朴子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13,17(3):892-895.

[7] 严寒静,高晓霞,何梦玲,等.鹰爪花茎和叶中内生真菌的组织化学定位与分子鉴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1(13):572-575.

R282.5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40-02

2016-02-29

猜你喜欢

孢属刺五加内生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刺盘孢属真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中国月季上两株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离鉴定及TeA毒素的测定
刺五加多糖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
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藏卷叶黄精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