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不和则卧不安”概述

2016-04-05陆传娇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经医家中医药大学

陆传娇(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

证治探讨

“胃不和则卧不安”概述

陆传娇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

《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开阔了从脾胃角度开启治疗不寐的先河。现代研究也表明失眠患者中有胃肠病约占13.6%[1],近一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患者存在失眠的症状[2],由此可见对有胃肠道疾病的失眠患者,病因大多可概括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引《下经》原文,“人有逆气不得卧,……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古今各位医家对此原理进行不同的理解。

内经中《灵枢·本输》记载“大肠属于上,小肠属于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由此可见阳明胃经的气逆,脾胃功能失和,导致卫气不循常道,处于外,导致阳不入阴,阴阳失和故不得卧;张仲景《伤寒论杂病论》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素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认为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明确胃不和为不寐的原因之一。张介宾在《类经》中云:“今人有过于饱食或病胀满者,卧必不安,此皆胃不和之故;清代的张璐在《张氏医通·不得卧》脉数滑有力不得眠。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把“胃不和则卧不安”作为论述“喘证”的理论之一,由此引起的喘证称为“胃喘”。丁伟[3]认为胃不和不仅仅是脏腑胃的功能不和,更是足阳明胃经的功能不和。郑利星等[4]提出胃和则营卫,化生有源,人始安寐,胃和则,阴阳升降有序,寤寐有常,胃和则神有所藏,神藏则寤寐自晓“胃和”安神,神安瞑寐乃知,黎发根[5]以胃不和为中医失眠观点的病机理论枢纽,即胃为阴阳水火交济之机,胃失和降,气血失和心神失养而致失眠,临床辨证失眠,谨守核心病机,详辨证型而对证施药。于晓燕[6]“胃不和”中的“胃”不是解剖中的“胃”,而是中医脏象中的“胃”,是指整个胃肠系统的整合,即包括胃、大小肠、阳明经。王玉生[7]认为内经中的原文原意并非是指胃不和会导致卧不安,而是后世医家予以相关引申,又发挥得出胃不和导致卧不安,卧不安即是失眠。赵立疑等[8]认为“卧不安”与心胃(脾)关系更为密切,提出“卧不安”其标在神(心),“卧不安”其本在胃(脾)。《内经》中的文字会意深奥,为各医家留有可以发挥的余地,提供思路,认为胃不和是指脾胃功能不和,中焦脾胃,包括肝胆在内的和脾胃相兼加的病症功能失常,导致胃肠道出现不适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嘈杂不适等皆可引起卧不安。

历代医家对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探讨,从多个方向角度探讨给临床实践扩宽了思路。即人体的一切气机升降,阴阳平衡,营卫调和,气血经络的运行,最终都影响着脾胃的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失和,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气血经络运行失和,心神失养故夜寐不安。

历代医家对于“胃不和”中的“胃”多指的跟多个脏器相关,其中跟心胃最为密切,原因是古代直至唐代心胃是不分家的,多密切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木郁之发,民病当心之痛。且两者的解剖结构、生理关系、经络的分布多有联系,且临床实践中治疗上不仅仅是“胃”单个脏腑引起的卧不安。李绍旦等[9]提出“胃和应为卧安”的前提,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辩证法度,“以胃和”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施治圣度。王庆其认为从临床分析胃不和固然引起卧不安的现象,但卧不安固然也会引起胃不和的情况特别对于长期失眠的人来说,常常会出现胃肠功能的紊乱[10]。胃不和与卧不安是双向的,并不是单一的。

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的不适会影响大脑。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交替兴奋,身体的所有器官包括胃肠道都是由大脑控制的。大脑影响着胃肠的功能,反之如果出现疼痛、烧灼感、反酸、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情绪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失眠。于海亭[11]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躯体化障碍的症候之一,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的,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以胃肠道症状最为明显,继而出现失眠焦虑症状。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教授MichaelD.Gershon为代表的一些国外的学者提出大小肠的组织细胞中负责信息交换的皮层神经元,结构跟人类的大脑几乎完全一样,即肠跟大脑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和相关性,可以说是人类的第2大脑,称为“腹脑”或者“肠脑”,认为人的精神意志不仅与大脑密切相关,也与肠胃消化系统密切相关[12]。消化系统中的“腹部神经系统”主要在胃肠壁、大小肠,在胃肠道中发现原来只存在于脑内的肽类物质呈双重分布,如5-羟色胺、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肽等相关物质也在胃肠道中出现并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分泌。胃肠道与睡眠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质基础——脑肠肽(CCK)是其中被发现较早的一种,最近研究发现一种循环生长激素释放和诱发食欲的脑肠肽,并命名为“GOAT”[13]。最近研究发现胃泌素、P物质、促生长激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也均被发现跟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双重分布,另外参与调节人体生物节律、睡眠-觉醒的内分泌激素——松果体素,也在脑肠双分布,相关物质对胃肠道运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胃肠病变会影响这些物质的分泌与调节。

消化系统中的胃肠器官有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分布,心理应激与生理反应之间也通过自主神经、激素、神经递质等中介物质沟通调节胃肠功能[14]。Farssone-Pellegrin等在手术切除的胃体大弯侧黏膜和黏膜下层发现大量TR-PV1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此外,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刺激可致迷走神经反射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运动加强[15];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而缺血,胃运动减弱。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使皮质酮释放促进胃酸分泌而减少胃黏液分泌,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引起精神紧张导致失眠的发生[1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失眠作为临床症状越来越多的出现,研究表明全球有27%不同人群,遭受失眠的困扰[17]。调查发现,夜间的行为与饮食将会影响并干扰自然睡眠的生物钟,并严重影响着生活[18]。对于由脾胃功能失和引起的失眠,可以通过“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个理论来思考探讨,先从治疗中焦脾胃使卧安可眠。对于其他病症兼有脾胃引起的病症,也可先从治疗中焦脾胃入手,使脾胃后天得养,正气存内,阳气入阴,失眠自愈。

[1] 许良.“胃不和则卧不安”今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1):22.

[2] FUSS R,FULLCRTON S,TUNG S, et al.Sleep disturbances inclinic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J].Am,J Gastrocntcrol,2000,95(5):1195-2000.

[3] 丁伟.再析“胃不和则卧不安”[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66-67.

[4] 郑利星,杨明会“胃不和则卧不安”刍议[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30(3):396-398.

[5] 黎发根.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临床诊治失眠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4,11(33):809.

[6] 于晓燕.“论胃不和则卧不安”[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3):57.

[7] 王玉生.“胃不和则卧不安”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学报,2015-07-17(5).

[8] 赵立疑,周福生.“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涵与外延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23(2):328-329.

[9] 李绍旦,杨明会.“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55-2056.

[10] 王少墨,王秀薇,柳涛,等.王庆其运用内经理论辨治脾胃系疾病经验撷英[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6(10):1-4.

[11] 于海亭.“胃不和则卧不安”与躯体化障碍关系及治疗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9):522.

[12] 田在善,吴咸中.有关“腹脑(第2脑)”之说[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0 (11):455-456.

[13] LIM CT,KOLA B,GROSSMAN A, et al.The expression of ghrelin O-acyltransferase (GOAT) in human tissues[J].Endocr J,2011,58:707-710.

[14] 李天心.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14.

[15] FAUSSONE-PELLEGRINI MS,TADDEI A,BIZZOCO E, et al. Distributionof the vanilloid (capsaicin) receptor type 1 in the hu-man stomach [J].Histochem Cell Biol,2005,124:61-68.

[16] 高应珍.消化性溃疡复发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20-221.

[17] TAYLOR DJ,LICHSTEIN KL,DURRENCE HH .Insomniaas a health risk factor[J].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2003,1(4):227.

[18] BORRELLI F,ERNST E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 the menopause. Maturitas,2010,66(4):333.

R242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32-02

2016-03-08

猜你喜欢

内经医家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湖北中医药大学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