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癌性发热治验一则

2016-04-05刘灿容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肿瘤科重庆垫江4083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青皮气短太子参

刘灿容(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肿瘤科,重庆 垫江 408300)

证治集粹

癌性发热治验一则

刘灿容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肿瘤科,重庆 垫江 408300)

癌性发热多为肿瘤坏死吸收或化疗药的副反应等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所致,多为非感染性发热,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笔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从抓主症、识病机、立治法、用方药入手,治疗癌性发热取得较好效果,举例如下。

杨某,男,73岁。2014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后逐步出现胸闷、气短,自行于当地诊所治疗,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稍好转。2014年5月出现咳嗽气促,偶有咯血,伴胸闷气短,经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CT及病理诊断为左肺周围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鳞癌),建议手术及放化疗,患者因年高不愿接受手术及放化疗,只要求给予对症治疗。2014年8月出现发热,午后明显,体温37.9℃~38.4℃,伴周身疲倦,给予小柴胡颗粒等药物治疗,体温均未恢复正常,咳嗽,咯痰色白质稀,纳食差,夜间休息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淡苔白腻,脉细。诊断为癌性发热。辨证为气阴两伤。方用当归补血汤、清暑益气汤、桑菊饮加减。当归15g,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18g,五味子8g,青皮10g,陈皮12g,山楂18g,黄柏12g,知母12g,葛根20g,苍术15g,白术18g,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18g,升麻6g,泽泻10g,桑叶18g,菊花15g,桔梗15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口服。服7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咯痰及胸闷气短明显减轻,食纳增加。后坚持予以健脾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之品,病情控制良好。

体会:癌症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主要为气血阴阳久亏,脏腑功能失调,放疗化疗损伤气血阴阳,毒邪积聚化热化火导致[1]。主要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理阴阳,再针对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阴虚等不同症候给予不同的治疗[2]。只有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才能取得疗效[3]。癌病日久,正气耗伤,气血不足,暑热侵袭,加重热势;而气阴两伤为其病机关键。故选用当归补血汤、清暑益气汤、桑菊饮加减。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太子参、陈皮、青皮、当归、甘草健脾益气,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清热,白术、苍术、泽泻淡渗利湿,山楂健脾消食,青皮破气,升麻、葛根解肌清热,黄柏、知母清热补肾水以滋化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肺失宣降,桑叶、菊花、桔梗宣肺止咳,白花蛇舌草、板蓝根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方药对证,故收效满意。

[1] 徐巍龙,杨继兵.中西医结合处理癌性发热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2,27(6):1076-1078.

[2] 李柳,吴勉华.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研究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2):124-125.

[3] 陈衍智,李萍萍.浅痰中医药对癌性发热的治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87-88.

R249.7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31-01

2016-04-20

猜你喜欢

青皮气短太子参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直播销售 青皮她园火龙果供不应求
年少不信邪
5种大孔树脂纯化鲜核桃青皮汁多酚工艺的比较
柘荣县太子参品牌营销策略
年少不信邪
太子参危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