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气止血汤加减治疗崩漏临证体会

2016-04-05李燕红王红宇李明珠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新乡453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海螵蛸茜草药用

李燕红,王红宇,李明珠(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固气止血汤加减治疗崩漏临证体会

李燕红,王红宇,李明珠
(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新乡 453000)

我们用固气止血汤治疗崩漏效果较好,体会如下。

1 病因病机

崩漏的主要病机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固摄经血,使子宫藏泄失常。根据病因常将崩漏分为肾虚型、脾虚型、血热型和血瘀型。肾阴虚则内热迫血妄行,肾阳虚则命门火衰,封藏失固,遂成崩漏。脾虚则中气下陷,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导致崩漏。血热则扰乱冲任,迫血妄行形成崩漏。血瘀则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而成崩漏。崩漏病变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以肾虚、脾虚为本,血热、血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2 治疗方法

崩漏的治疗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治疗应分为出血期和非出血期,出血期治疗以“塞流”、“澄源”为主,尽快止血。非出血期则注重“澄源”、“复旧”,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血崩出血较多,多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慌心悸,甚至昏倒不醒、肢冷汗出等一派气随血脱之危象,急需“塞流”止血。傅青主[1]认为气为血帅,气能摄血,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创立固本止崩汤治疗血崩昏暗。方用人参、白术、黄芪峻补脾气,熟地、当归填精补血,黑姜引血归经。“方妙在全不止血而唯补血,又不止补血而更补气,非惟补气而更补火。盖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张景岳[2]提出“先损脾胃,次及冲任,穷必及肾”的病机,创立举元煎治疗血崩,方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大补脾气,升麻升阳举陷以摄血。可见大补脾气可以达到“塞流”的目的。此外,收涩止血也是常用的“塞流”之法,如四乌贼骨一籚茹丸、十灰散、安冲汤等方。但是,收涩止血不可太过,须配伍适当的活血化瘀类药物,方能达到止血而不留瘀的目的。何太洪[3]治疗崩漏出血期反对滥用炭类止血之品以免留瘀,喜用蒲黄、三七,生熟各半,具有活血化瘀、收敛止血之功,并能收缩子宫。

崩漏非出血期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以收“澄源”之效,同时还要考虑崩漏脾虚、肾虚为本的特点,应用补肾健脾、气血双补药“复旧”。孟昱琼[4]认为崩漏以肾阴虚为本,治宜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使肾阴得养,虚火得敛,冲任得固,血海安宁,胞宫蓄溢正常,月经按时来潮。段清珍[5]认为崩漏临床证型以气虚和血热多见,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李梅[6]将崩漏分为气不摄血、血热内扰、肾阴亏虚、肾阳亏虚四种,分别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苓朮四五汤加减、左归饮加减、右归饮加减治疗。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固气止血汤治疗崩漏,分为出血期和非出血期,辨证施治,加减应用,疗效显著。

3 组方及功用

组方药用黄芪30g,熟地黄30g,酒当归30g,炒白术20g,续断15g,海螵蛸20g,茜草12g,炙甘草9g。水煎服,日1剂。功用为益气摄血,固本止崩。方中黄芪、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固气摄血;熟地黄、续断补肾填精,固本止血;黄芪、酒当归益气生血,补血止血;海螵蛸收敛固涩,酒当归、茜草活血止血。诸药同用收中有散,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

4 典型病案

例1:蔡某,女,42岁,2015年6月3日初诊。曾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于2014年5月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遂经自凝刀切除子宫内膜,术后配合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而渐至闭经。2015年5月1日始阴道出血至今,量较多夹杂暗红色瘀血块,下腹部疼痛拒按,面色萎黄,食少纳呆,体倦乏力,烦热而渴,睡眠差,小便黄,大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沉滑。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12mm)。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压积27%。西医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贫血。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热夹瘀型崩漏,出血期。治以益气清热,固冲止血。药用黄芪30g,生地黄20g,酒当归30g,续断15g,炒白术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海螵蛸20g,茜草12g,黄芩9g,黄柏9g,炙甘草9g。水煎服,日1剂,3剂。2015年6月6日二诊,服2剂后血止,下腹部坠痛,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热渴诸证俱解,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缓。治以补气升提,固冲止血。药用黄芪30g,生地黄30g,酒当归30g,怀山药20g,续断15g,炒白术20g,茯苓15g,泽泻15g,茜草15g,升麻9g,柴胡9g,炙甘草9g,大枣10枚。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后诸症均除,去升麻、柴胡再服药10剂,随访6个月月经正常。

例2:张某,女,50岁,2015年8月22日初诊。5月份月经正常,6月份月经量少色黑,无其他不适。7月份经至,量多夹杂红色瘀血块,伴腰膝酸软、少腹胀痛、体倦乏力,行经1周,未诊疗。自8月10日开始阴道出血,量多似平素月经2倍,夹大量瘀血块,伴头昏乏力,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少腹刺痛拒按,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沉涩。盆腔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18mm),宫腔积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压积24.5%。西医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贫血。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型崩漏,出血期。治以活血化瘀,固冲止血。药用黄芪30g,生地黄20g,炒白术30g,酒当归30g,续断15g,赤芍15g,煅牡蛎20g,海螵蛸20g,茜草15g,生蒲黄15g,三七粉9g,炙甘草9g。水煎服,日1剂,3剂。2015年9月19日二诊,服药2剂后阴道出血停止。现月经第2天,量多夹杂大量瘀血块,下腹部疼痛拒按,头昏乏力、腰膝酸软,饮食、睡眠及二便均正常,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厚,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固冲止血。药用黄芪30g,炒白术30g,酒当归30g,生地黄20g,赤芍15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桃仁12g,红花9g,益母草20g。水煎服,日1剂,3剂。2015年9月22日三诊,阴道出血基本停止,轻微腰腹胀痛,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缓。治以健脾补肾,益气生血。药用黄芪30g,熟地黄30g,酒当归30g,山茱萸12g,怀山药12g,续断12g,炒白芍15g,炒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2g,丹皮12g,炙甘草9g。水煎服,日1剂,10剂。随访3个月,月经正常。

例3,李某,女,22岁,2015年5月6日初诊。近半年来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时多时少。2015年3月27日始阴道出血20余天就诊获嘉县中医院,服用中药3剂后阴道出血停止,未复诊。10天前再次阴道出血,前3天似平素月经,之后阴道少量出血,近2天阴道出血量大如崩、色黑有瘀血块,少腹刺痛拒按,面色萎黄,伴头昏乏力、声低懒言、不思饮食,易口渴,欲饮冷,小便短赤,大便干,睡眠尚可。舌嫩红苔根部白厚,脉芤。盆腔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14mm),宫腔积液。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2g/L,红细胞压积19.2%。西医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贫血。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血热夹瘀型崩漏,出血期。治以补气行血,凉血止崩。药用黄芪30g,炒白术30g,山药30g,酒当归15g,续断15g,煅牡蛎30g,海螵蛸20g,茜草10g,地榆炭15g,木贼草10g,黄芩12g,牡丹皮15g。水煎服,日1剂,3剂。2015 年5月10日二诊,阴道出血基本停止,少腹刺痛略好转,面色萎黄,伴头昏乏力、腰痛、口渴,饮食量明显增多,睡眠尚可,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治以补肾清热,行气化瘀。药用生地黄30g,酒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2g,炒白术20g,续断12g,黄芩9g,墨旱莲12g,女贞子12g,牡丹皮12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水煎服,日1剂,5剂。2015年5月17日三诊,阴道出血停止,腹痛缓解,面色淡白,自觉体力恢复,口渴缓解,但仍觉腰酸不适,饮食、睡眠及二便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以补肾填精,益气生血。药用生地黄15g,熟地黄15g,怀山药20g,炒白术15g,山茱萸12g,全当归15g,生白芍15g,枸杞子15g,茯苓12g,泽泻9g,丹皮9g。水煎服,日1剂,10剂。随访6个月月经正常。

[1] 傅山.傅青主女科[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7-19.

[2] 骆凉月,刘琳,秦建军.举元煎加减治疗崩漏一例[J].黑龙江中医药,2014,15(1):19.

[3] 何太洪.崩漏治疗索谈[J].内蒙古中医药,2014,20(4):52-53.

[4] 孟昱琼.肾阴虚型崩漏的诊治分析[J].中医学报,2010,25(4):303-304.

[5] 段清珍.李东垣医方妇科疾病应用举隅[J].河南中医,2013,33(2):284-285.

[6] 李梅.辨证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2例[J].河南中医,2011,31(7):774-775.

R249.7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28-02

王红宇

2016-02-23

猜你喜欢

海螵蛸茜草药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基于3D技术和偏光技术的茜草鉴别研究
茜草与入骨丹(东南茜草)质量比较研究
海螵蛸在制酸止痛应用中不同服药方式验案举隅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海螵蛸止血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茜草炭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抗凝血倾向的活性部位筛选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海螵蛸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