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风散加减治疗湿疹体会

2016-04-05黄延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东广州51040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风湿热消风邪气

黄延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东 广州 510405)

临证心得

消风散加减治疗湿疹体会

黄延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东 广州 510405)

湿疹多是风湿热郁结于肌表而成,致病邪气多是风邪、湿邪及热邪,病机关键在于邪气相互搏结而郁于肌表,消风散集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功,上疏下渗,内清外解,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经过临床验证,效果明显。

湿疹[1]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根据病程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内热外虚,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疮者,肤腠虚,风湿之气,折于血气,结聚所生”。风湿热蕴于肌腠,相互搏结,则发而为疮。《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有言:“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即汗出之时遭受湿邪蒙束,内郁肌腠,气不得通,郁而生热就会发生痤疿之类的皮肤病。湿疹亦是如此,多是风湿热郁结于肌表而成,湿疹具有顽固反复的特性,久则耗气伤血,血虚又能生风,所以治疗应疏风、除湿、清热、养血、散结兼具,缺一不可。消风散出自明代陈自明的《外科正宗》,主治“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集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功,上疏下渗,内清外解,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黄晓青等[2]归纳近年来消风散及其加减方药效学和现代临床运用的研究文献,总结消风散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过敏,止痒、免疫调节等作用。高慰等[3]应用甲襞微循环观察技术,发现消风散确能改善微循环,起到纠正变态反应所造成的皮肤组织损害的作用。

病案:梁某,男,68岁,于2015年5月6日就诊。主诉:四肢起丘疹伴瘙痒3年,加重伴溃烂渗液5天。3年前患者四肢起红色丘疹伴剧烈瘙痒前往医院诊治,经西药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此后反复发作,坚持西药治疗缓解症状,始终未能痊愈。于5月1日海边游玩后复发,随即到皮肤科就诊,皮肤科医生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滴处理,因症状缓解不明显,特求中医系统诊治。刻诊:双下肢小腿后部(约手掌大小)及双上肢手背部皮肤呈苔藓样改变,色紫褐,触之较硬,皮上见密集丘疱疹成片分布,基底较红,渗液,上覆有鳞屑、结痂,自觉瘙痒,双下肢皮损伴溃烂。大便秘结,小便调,纳差,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中医诊断:湿疮。证属风湿热蕴。治以疏风、除湿、清热、养血、散结。方用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15g,防风10g,当归10g,生地12g,蝉蜕10g,知母12g,苦参10g,胡麻仁10g,苍术12g,牛蒡子10g,石膏30g,甘草10g,木通10g,泽泻12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红花10g。共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1服。嘱服药期间不宜食辛辣、鱼腥、浓茶,禁烟酒。1周后复诊已无瘙痒,丘疱疹消退50%,无渗液,小腿溃烂处开始结痂,大便通,效不更方,继续予原方10剂。三诊已无丘疱疹,无渗液,小腿溃烂处愈合,遗皮肤有紫褐色色素沉着,触之较硬。予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四妙丸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患者病情已久,每次症状改善后便停止治疗,未将肌腠的风湿热祛除,日久邪气相互搏结伏于肌腠而呈慢性病程,故见皮肤呈苔藓样改变,色紫褐,触之较硬。到海边游玩外感风湿之气,同气相求,引动内伏之风湿热邪,故见瘙痒、丘疱疹、渗液、溃烂。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风湿热蕴结之象。方中以荆芥、防风疏风止痒,透邪外达,使内伏之邪有外出之机。蝉蜕、牛蒡子疏散风热,增强荆、防透邪外出之力。苍术祛风除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泽泻之渗利湿热,上清下渗,力除内伏之湿。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野菊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以清解内蕴之火热。胡麻仁、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润燥,既补久病伤及之阴血,又防渗利药伤阴,且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风湿热相互搏结,久病邪结肌腠,故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红花活血散结。甘草清解热毒,又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外透内清,上疏下渗,散开搏结之邪气,促风邪外透,清渗湿浊,清解火热,养血润燥,邪去病自解。

[1] 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68.

[2] 黄晓青,朱凯云.消风散的药理药效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J].江西中医药,2012,43(1):69-71.

[3] 高慰,沈晓柔.消风散方治疗慢性湿疹的微循环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6):439.

R249.7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27-01

2016-01-08

猜你喜欢

风湿热消风邪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知识角·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预防儿童风湿热 关键防上感
预防风心病,重在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