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廉方用安胃煎治疗胃痛验案

2016-04-05刘明怀廖成荣杨英姿李艳景龚世川杨廉方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垫江4083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佛手延胡索香附

刘明怀,廖成荣,杨英姿,李艳景,龚世川,杨廉方,石 峻(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老中医经验

杨廉方用安胃煎治疗胃痛验案

刘明怀,廖成荣,杨英姿,李艳景,龚世川,杨廉方,石 峻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杨廉方系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现将其自拟安胃煎治疗胃痛验案介绍如下。

1 病历资料

杨某,女,38岁,2014年11月16日初诊。2011年春节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部饱胀,不欲进食,给予奥美拉唑、胃康灵口服后症状缓解,此后上腹部饱胀反复出现,病初胀痛与进食有关,其后胀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多次至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给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辅以情志疗法,症状均无明显缓解。现上腹部胀痛,疼痛与进食无关,生气后症状尤为明显,兼右胁部时有刺痛,时有胸闷,乏力,口苦,夜寐差,纳食差,舌质淡苔白腻而厚,脉弦。平素性格急躁,常因小事发火生气。辨证为肝郁脾弱,木郁土壅。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平胃。选用安胃煎加减。药用柴胡18g,白芍18g,太子参30g,白术18g,苍术10g,茯苓18g,陈皮12g,枳壳12g,厚朴12g,延胡索15g,川楝子12g,佛手15g,苏梗12g,甘草6g。6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二诊(2014 年11月23日),胸闷基本消失,上腹部胀痛较前缓解,仍右胁部时有刺痛,兼口苦,夜间休息较前改善,纳食改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继用平胃煎加减。药用柴胡18g,白芍18g,太子参30g,白术18g,苍术10g,茯苓18g,陈皮12g,枳壳12g,厚朴12g,香附10g,川楝子12g,佛手15g,甘草6g。6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嘱舒畅情志。三诊(2014年11月30日),3天前因受凉出现胸闷、恶风,上腹胀满较前明显好转,无口苦,纳食可,夜间休息一般,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数。加解表行气之品。药用香附10g,苏叶12g,陈皮12g,柴胡18g,白芍18g,太子参30g,白术18g,茯苓18g,枳壳12g,川楝子12g,佛手15g,甘草6g。4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四诊(2014年12月5日),上腹胀满明显缓解,无胸闷胁痛,无口苦,纳食可,夜间休息一般,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药用乌贼骨200g,浙贝母200g,党参200g,白术80g,茯苓80g,木香40g,砂仁30g,延胡索50g,柴胡80g,白芍80g,枳壳60g,黄连40g,山楂100g,麦芽100g,佛手40g,甘草20g。为水丸,每日服用3次,每次8g。饭后服。6个月后电话随访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2 讨 论

杨廉方强调“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机失调密切相关。肝与脾胃相互依赖,肝属木,有疏泄条达之功,脾胃属土,有运化升清之用,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唐容川谓“肝属木,能疏泄水谷。脾土得木之疏泄,则饮食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症,在所不免”。若肝脾(胃)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壅滞,轻者腹胀腹痛或腹泻,重者肝脾痞块。

安胃煎为四逆散、平胃散、异功散化裁。方中太子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苍术燥湿醒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养心,柴胡清轻升散解郁而透达阳气、疏理土中滞气,白芍平肝阳、柔肝体,枳壳行气而宽中,陈皮理气而健脾,厚朴燥湿下气而除满,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平胃之效。

患者以反复上腹部胀痛为主症,一诊还兼有右胁部刺痛、胸闷等,故于安胃煎的基础上加延胡索、川楝子疏肝活血止痛,佛手增强疏肝解郁之力,苏梗理气宽中。二诊胸闷基本消失,故去苏梗,加香附增强疏肝解郁,理气调中之力。三诊由于气机郁滞,加之外感风寒,出现胸闷,恶风等兼证,故合用香苏散(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理气和中、疏散风寒;脾胃渐健,气滞渐疏,湿浊已化,故去苍术、厚朴、香附。四诊诸症明显缓解,故选择丸剂缓图。丸药由安胃煎去苍术、厚朴,加乌贼骨、浙贝母、木香、砂仁、延胡索、黄连、山楂、麦芽、佛手组成。其中乌贼骨止血敛疮、制酸止痛,药理研究有活性炭类似效能,能制酸止血敛疮促进溃疡愈合。浙贝母清热化痰,药理研究显示其有阿托品样作用,含烟碱有中枢抑制及镇静镇痛作用,两药共用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木香、砂仁、延胡索、佛手行气,防治健脾壅滞再发胃痞,黄连、山楂、麦芽健脾消食。安胃煎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1] 王新英,李莉.加味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J].陕西中医,2009,30(1):22-23.

R249.7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23-02

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石 峻

2016-03-21

猜你喜欢

佛手延胡索香附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建佛手高效栽培技术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川佛手多糖工艺的优化
治胃寒痛
镉污染对延胡索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金佛手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佛手花
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疗产后便秘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