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檬子乡黎明村为例

2016-04-05赵玉兰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赵玉兰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檬子乡黎明村为例

赵玉兰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调查研究的数据,对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作了初步探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原因

2020年是全面小康建成之年,目前的扶贫工作是重中之重,扶贫不仅要从经济上扶贫,更要从文化上扶贫。要消除农村贫困文化,实现文化富民,就要从根本上摒除思想和观念上的贫困,其中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关键。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研究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发展。

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人类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促进乡风文明;也是培养现代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

1.1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而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通过更多的渠道掌握农业生产相关知识,极大地提高科技意识,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1.2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经济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文化水平的高低则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农村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的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对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新农村文化建设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有利于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3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农村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社会的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推动农村法制建设,使农民在文化建设中获取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做到自觉约束自身行为的同时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一个到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村民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做到村民之间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稳定共同发展。

2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以檬子乡黎明村的调查为例(以下数据均为调查所得),将问题总结如下:

2.1文化设施不完善,使用率不高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物质丰富了,钱包鼓了,但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却不相匹配。文化设施的不完善也滞后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檬子乡黎明村的调查为例,村里的文化设备和设施主要有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台、篮球场地等,但使用率不高,图书室藏书量有限,平时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在被调查的人中,60%的村民感觉文化生活不太充实或不充实;只有10%的村民经常到村文化活动室参加活动,有48%的村民从来没有参加过村文化活动室的活动;文化设施少而且很陈旧,服务资源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

2.2文化生活单调,文化消费支出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而现实中文化生活的单一,难以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平时的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占79%,其余有少量群众上网、打篮球、下棋、打麻将等;在接受外界的信息中,有74%的人群主要是看时事新闻,26%的人群是看实用技术,其他有少量人群接受的主要是健康养生、法律知识和伦理道德;2014年家庭有购买图书和报刊支出(不含学生用书)的占32%,没有购买图书和报刊支出的占68%。

2.3文化建设人才缺乏,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

“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的文化队伍。”[2]而现实是,一方面农村缺乏专职的文化人才,基本上都是兼职,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专业知识,精力分散,不能有效地开展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缺乏领军人物,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文化意识落后,小农意识强烈,安于现状,不主动学习新知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有5%的人群完全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不了解或不知道的人群占64%。农村文化人才以低学历和老龄为主,高学历和年轻的有文化细胞的群众基本都转移到城市,而农村文化工作艰苦的条件和相对低的工资又难以吸引外来文化人才。

3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未有效使用,配置不合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逐年增加,一方面国家经费主要用于一次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管理,重“建”轻“管”[3],资金没有得到充分使用,甚至有些地方资金闲置,用于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去了;另一方面农村文化设施的配置也不尽合理,现有的文化设施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导致使用率不高;第三是村镇没有有效组织文化活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村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3.2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保守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文化配置失衡,农村的教育水平远比城市的低,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又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有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转移,使农村失去了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化程度的差距和文化素质的偏低滞后了新农村文化建设。

3.3农村文化建设用人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

新农村文化建设用人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束缚了文化建设的开展。一方面,“在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上缺乏完善的配套制度,在人才培训投入方面也存在不足,从而难以达到高水平的文化工作队伍。”[4]农村难以引进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即便引进了人才,对人才的激励和培养机制也不健全,难以留住人才,专业文化人员流动频繁。另一方面,政府虽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一定的物力、财力力和人力,但后续跟进很难保障,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基本流于形式,很难真正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对社会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仅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还有助于提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胡振民.贯彻中央“三农”工作总体部署努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求是,2005 (5):28.

[2]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

[3] 阳耀芳,孙静.《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2).

[4] 徐学庆.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J].学习论坛,2010(4):65-69.

2016-7-15

赵玉兰(1981-),女,民族:汉,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E-mail:yulan2140@126.com。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