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乡土歌曲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6-04-04郭海波昆明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6年2期
关键词:特色化乡土云南

郭海波(昆明学院音乐学院)

云南乡土歌曲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郭海波(昆明学院音乐学院)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音乐课程改革需要适当引入乡土音乐,这有助于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高校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殿堂,在其特色音乐教学中,引入乡土歌曲等音乐形式也非常重要。

乡土歌曲往往会携带有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在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云南,存在着许许多多充满本民族特色的乡土歌曲,这些歌曲同样是民族文化的丰富载体。近年来,我国提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要求注重在传承渠道上实现多样化。由于乡土歌曲受限于推广的有效性,导致该类歌曲并没有获得较大范围的推广,其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元素也没有获得有效传播。因此,注重发展、推广乡土歌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校特色化教学引入云南乡土歌曲的意义

高校是整个教育链的顶层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中就包括音乐人才方面的培养。为了提升高校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常规课程之外,在部分高校还开设了相应的特色课程。事实上,在高校进行特色化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大学生可以通过接受特色化教学,掌握其他方面知识,其中就包括各种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云南乡土歌曲在其所属地区具有一定的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此类歌曲的传承已经受到影响,很多年青一代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对云南乡土歌曲的熟悉及掌握程度在弱化。

尽管强化云南乡土歌曲的传承方法较多,但借助高校教学平台进行云南乡土歌曲的传承及传播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了解云南乡土歌曲,并对其蕴含的深刻文化内容进行解读。事实上,在高校课堂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也是我国教育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体现。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在高校中开展特色化教学,并引入云南乡土歌曲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高校特色化教学引入云南乡土歌曲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学强调一定的质量性及有效性,也就是需要确保所开展的课程具有与之相应的质量性,这可以说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高校课堂中进行课程的设置大都会先进行前期的实践论证。相对来说,尽管当前我国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呼声较大,但是如何在高校课堂中进行有效体现,缺乏足够的理论及实践论证支撑,尤其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上。不可否认的是,云南乡土歌曲积累了非常厚实的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直接引入这类歌曲,意味着需要在教材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的内容等,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研究团队及资金作为支撑,这对于高校而言,显然也是一个负担。

再者,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需要如何体现、如何开展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效果,关于这方面,同样也会面临相应的问题。此外,对于在高校特色教学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容易出现师资力量短缺等问题。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所开设的云南乡土歌曲没有相应的吸引力,必然无法激活他们的兴趣,导致教学无法获得相应效果,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云南乡土歌曲走进高校特色化课堂的方式及途径

由于云南乡土歌曲的影响面还不够大,尽管该歌曲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同。因此,想要真正在高校课堂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需要获得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其中就包括获得教育部门的重视,只有获得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之后,才会在教材及师资方面进行支持。

1.组织音乐专业人员编写云南乡土歌曲教材

在进行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强调审美这个核心,且注重强调学生的接受性。如果教材缺乏相应的审美要求,势必会对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吸引力,导致在开展该课堂之后,学生的参与学习没有获得激活,这显然与在高校特色教学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初衷相背离。

除了注重强调审美之外,还要注重对歌曲进行选择,不能过于随意,需要强调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选择的云南乡土歌曲要能代表其文化,具有相应的典型性,否则即使在高校特色教学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也无法达到开展这门课程的目标,即云南乡土歌曲课程开展作用被弱化。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校特色教学中引入云南乡土歌曲,在确保自身的音乐特色之外,不能与我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基本要求相背离。

2.在高校课堂中引入民间艺人

通过上述得知,云南乡土歌曲具有一定的价值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意味着其就具有的传播度,很多大学生对于云南乡土歌曲并不熟悉,即使是高校音乐教师,对于这类歌曲的唱法及技巧等方面未必就非常熟悉。当高校教师及学生对云南乡土歌曲都较为陌生的情况下,尽管高校在其特色化教学上已经非常注重优化,强调所开展课程的趣味性,仍旧无法提升云南乡土歌曲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引入民间艺人的教学形式进行解决。民间艺人本身就是着重研究云南乡土歌曲等民族歌曲的唱法,在歌唱技巧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在高校课堂中通过引入民间艺人的形式提升相应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在初期阶段,可能对于云南乡土歌曲的学习并不感兴趣,但是在观看民间艺人所进行的授课之后,往往容易被吸引,并主动参与到云南乡土歌曲的课程学习中,而一旦大学生主动学习云南乡土歌曲的积极性获得激活,势必有助于提升整个云南乡土歌曲的教学效果。

3.注重与课外采风活动相结合

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对精神食粮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已经延伸至大学生之中。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并不满足于在课堂内进行学习,还希望能走出校园,在校外感受非同一般的感觉。很多高校针对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已经开设有相应的特色课程,且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即把云南乡土歌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采风活动相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相应的教学效果也会提升,从而有助于云南乡土歌曲的推广,并在这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此外,在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参加歌唱比赛等形式开展云南乡土歌曲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舞台实践更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云南本土歌曲演唱大赛和云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百首歌曲唱云南等声乐比赛中,我院学生演唱了《啊哈巴拉》 《来香巴拉看太阳》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 《苗寨恋歌》 《木叶轻轻吹》《丽江玉泉水》 《踩着云》 《阿老表》 《打歌》 《美丽中国》等优秀的云南民歌,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大批优秀的云南民歌在学生中广为传唱。这也是我们对本省乡土歌曲的保护与传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具有这些方面的资源和平台,因此,这种方式也具有相应的可行性。

总之,云南乡土歌曲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慢慢摸索,并注重进行借鉴及学习。在这过程中,我国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该给予重视,并积极从政策、资金及制度等角度给予扶持,为在高校特色教学活动中开展云南乡土歌曲保驾护航,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需要有多方面的力量参与,而注重进行民族歌曲的传播也是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

注:本文系云南省哲社课题《云南乡土歌曲在高校特色化教学中的传承与研究》项目成果,批准号YB2014112

[1]廖一瑄.云南民族音乐素材在艺术院校手风琴创作及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民族音乐,2015 (5) .

[2]周丽亚.越音袅袅唱不绝——乡土音乐文化教学的实践和体会[J].戏剧之家,2015(10).

[3]简承渊.渐远的乡土音乐圣会[N].农民日报,2013.

[4]夏雷英.对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5]徐晨阳.关于项目驱动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5(7).

[6]王磊.在传统与乡土文化的滋养中且行且思——开展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知识,2015(4).

猜你喜欢

特色化乡土云南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云南邀您来“吸氧”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乡土中国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