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健康教育与护理在中暑中的应用探究

2016-04-03罗雅丹李金玲

关键词:军事训练降温战士

曹 巍,罗雅丹,李金玲,董 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代谢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2)

浅谈健康教育与护理在中暑中的应用探究

曹 巍,罗雅丹,李金玲,董 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代谢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2)

目的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总称,加强对中暑的认识,做到积极救治,针对性健康教育,细致护理,积极预防治疗。方法针对我科近2年来大约接诊中暑(重症中暑,急性中暑)61例以上,主要是部队战士,分析中暑发生原因,早期积极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中暑原因主要是在高温,高热,高湿环境下训练所致,中暑患者在医护人员积极救治,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后,病情快速好转,康复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护理;部队战士;中暑

中暑是由于人体受长时间高温或日光曝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中暑与人体的免疫机制和人体对暑热的耐受力有关。调查分析部队战士夏季训练中暑情况,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可保障军事演习、训练顺利开展。作好以下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可预防、避免中暑发生。

1 中暑原因

我科近2年来大约接诊中暑(重症中暑,急性中暑)61例以上,主要是部队战士,中暑原因主要是在高温,高热,高湿环境下训练所致。中暑病人有高温、高湿、高热、情况下发生的不适,突然晕倒 ,且均有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体温均在39℃以上。

2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发现中暑病例,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将患者衣物脱去,用床单遮盖患者腹部及会阴部,用侵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体温过高(>39.5℃)时用可冰盐水500 mL灌肠,或是注入胃内,也可以输注4℃的液体,加强传导散热。若患者出现寒战,可遵医嘱给予氯丙嗪25 mg加入葡萄糖盐水500 mL中静滴。

在降温期间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每15~30 min测一次体温,体温监测应以肛温为宜,力争在1 h内将肛温降至38.0℃。观察降温效果,有体温升高时,可重复使用降温措施。观察皮肤对冷刺激的反应和降温药物的副作用,注意皮肤情况,严防冻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神志变化以及瞳孔、尿量、皮肤出汗的情况。患者发生抽搐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咬伤、坠床、外伤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及时有效的降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循环稳定,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3 住院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1)口腔护理:动作要轻柔,以防感染和黏膜溃疡。(2)会阴护理:常规消毒尿道口周围,防止尿路感染。(3)皮肤护理:高热患者定时翻身,每2 h一次,防止形成褥疮。保持床单位整洁,出汗时及时更换衣裤及被褥。(4)饮食:高热时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心理护理:积极维护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中暑患者清醒后,由于体力、经济等原因,情绪相对低落。针对患者的抑郁情况,及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解除其精神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叮嘱患者注意多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多饮水,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避免高温下重体力劳动。

依据中暑诊断标准,制定以下几种防治措施:其一,军事训练以耐热训练为主,主要是为了促进部队战士热习服能力的提升。因高温持续时间长,故在训练过程中,要控制好训练时间。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体内水分蒸发快,在烈日下持续进行训练,容易造成昏迷、休克,所以,控制训练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其二,开展高强度训练过程中,要及时补充盐、水等必须元素,在训练现场要设置医务人员,一旦有部队战士中暑要立即进行救助。治疗过程中,要维持部队战士呼吸道通畅,通过解开腰带、衣领等,防止其束缚官兵呼吸。严重中暑官兵出现呕吐症状,这时要轻转部队战士头部使其向一侧偏离,防止呼吸道被呕吐物堵塞,做好呕吐物清理。及时转移中暑部队战士,避免高热环境给其带来进一步侵害。应用物理降温法,例如用乙醇对身体每个部位进行擦拭,必要时实施冬眠合剂实施降温,避免体温持续升高。

4 讨 论

军事训练环境条件恶劣,运动量大,故容易出现中暑,更严重者造成部队战士死亡。个体因素及自然气候条件是造成中暑的两个重要因素,个体因素包括自身潜在疾病、热环境适应能力等,例如在老幼人群中合并心肺疾病、慢性中枢性疾病,此外,还服用抗胆碱药物、利尿剂等,这些药物给水、盐平衡及排汗造成一定影响。自然条件因素包括空气流动、温度和适度等。

(1)加强健康教育,使指挥员自觉依法施训、科学施训;(2)在夏季要注意调整训练时间,避免在烈日暴晒下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在军事训练现场给予含盐清凉饮料;(3)军事训练考核前向参训人员分发仁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降暑药物;(4)军事训练考核时必须要有医务人员随行保障,并准备充足的氧气、药品,发现中暑及时就地救治;(5)了解有关中暑的基本知识,做好自我防护。一旦出现中暑先兆症状,能采取有效措施自救,并注意在中暑恢复期避免再度在高温下剧烈活动和暴露在阳光下。

军事训练是为了满足作战需求,无法对气候条件进行选择,也无法轻易退出,因此,对个体因素进行调整,增强热耐受能力,对于预防中暑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与传统训练相比,军事训练要求更为严格,训练项目与强度具备较强的多样性,这些因素增加了武警官兵军事训练中暑的可能。强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可降低中暑发生率,即使中暑也能自救及护理其他中暑患者,故中暑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意义重大。

[1] 叶仁高.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页码(985)

[2] 倪合一.中暑的急救与预防[J].中老年保健,2003,(08).

[3] 刘梅芳,朱 靖.68例热射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2):134-13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A

ISSN.2096-2479.2016.08.008.02

董 力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降温战士
动物降温有妙招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页岩气开发降温
无名战士有名剑
读一读吧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