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2016-04-01任晓辉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主师生关系新课程

任晓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我们非常认真地背课,又极其卖力地上课,还煞费心思的辅导,可是效果却往往不佳,同学们似乎并不为之所动,兴趣了了,成绩平平。

正当我们束手无措时,新课改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新课改处处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也相应改变。但我认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还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还必须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达

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课堂上平等对话,弘扬个性。对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的理念,没有精神的自由,没有主体意识的存在,怎么可能形成真正的话语互动?因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观,这对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可谓是有力的冲击。平等、民主虽然说起来很轻巧,但要在实践中真正做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对学生的出错,我们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面对学生的质疑,我们要摆正心态,“学贵多疑”,我们应该为孩子的质疑精神而高兴,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求精神。

(二)注意鼓励

我以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有,但不多,而且有也是轻描淡写,一晃而过,教师没感觉,学生没反应,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实施新课改后,我注意加强自己的“表扬”意识,在课堂学习的口头评价上以鼓励为主,每节课多赞扬学生,多欣赏学生;不是光赞扬一个、两个学生,而是赞扬一批、一群,甚至赞扬全班;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的;不是阶段性的,隔三岔五的,而是天天鼓励,长期赞扬;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切的,实实在在的。就是学生偶尔有出格之举,也往往能肯定其合理一面,先鼓励再委婉含蓄的点出他的不足。应该说,鼓励出创造力,鼓励出有特点的学生,鼓励出学习进步的学生,鼓励出学科兴趣和对老师的深厚感情。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注意幽默

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活泼轻松、自由自在的风格,这样学生才会喜笑颜开,欢乐开怀,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但是,在把握“时机”的选择上还欠火候。接触新课改后,随着课堂教学幽默的普遍运用和不断的反思、改进,现在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幽默能用的恰到好处,能注意和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实际相融合,能注意在幽默中灌注生命智慧和文化意蕴,从而使现在的课堂教学较之以往更高雅一些,更成熟一些,真正开始使学生在微笑中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感受到灵魂的启悟和震撼。让微笑成为课堂上空的一缕阳光,用幽默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春光,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劲头,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享受课堂,与老师进行无拘无束的、平等的对话,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超越经验事实。

二、设计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分享体验中创新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现代的教学过程是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倡导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让学生多一些自主权和自由度,多一些知识和能力。

(一)向文外延伸

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多读课本之外的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语知”,提高“语技”,感受“语理”,形成“语感”,同时还要读一点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对此我们每个学期都会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还设置专门的阅读课,并且有计划的逐步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阅读。

(二)向课外拓展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含于生活之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立足于课堂的同时,努力做到课堂向课前延伸和向课外伸展,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向大自然开放。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访问、考察、制作、交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乐于创新。

(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形象的教学内容需要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比如,我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做了如下要求:课前学生利用书籍、网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红楼梦》的基本知识,激发他們阅读文本的兴趣。导入时投影关于《红楼梦》片段的截图,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课中播放87版王熙凤出场的经典片段,强化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利用了网络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文本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好学”。

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收获别人未曾见过的风景,在每段旅程中重新找到自己。前方的路也许更加崎岖,走起来也许更加艰难,但是慢慢地适应了,我们就会发现,从中我们可以取得很多的收获,而崎岖的道路远比平坦的道路更加精彩,更加富有生气。我们将在实践、反思、求新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探索前行,将课改进行到底,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猜你喜欢

民主师生关系新课程
中国式民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尼日利亚 民主日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