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青年教师家校沟通的困惑及策略

2016-03-31邹怡莹

考试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班级家长

邹怡莹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只有家校教互动,才有成效。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重要适应和转折期,这时期形成与家长的良好沟通非常重要。

一、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困惑

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班主任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方面在大学时期所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很难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相当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的学习,长期简单的人际交往经验使青年教师对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人际交往感到头疼。下面是我在刚开学时遇到的一段不怎么愉快的家校沟通经历。

开学不久,我校就开展了才艺普惠活动,每班挑选学生免费参加兴趣班。我直接在班级 QQ群中告知家长名额有限,选择的都是平时行为习惯、学习表现较优秀的孩子。发送时没多想,对于家长可能会有的反应无半点准备。消息一发出,家长的不满情绪非常强烈。有家长质疑,认为在宣布时未考虑孩子的感受;有家长认为教师以表现为标准的选择有失公平;有家长直接提出更合适的处理方法;更有甚者直接以嘲讽的语气进行反抗。对于这样的场面,我是始料未及的,当时我的反应比较对抗,满心都是家长的问题,现在看看我这样的沟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是和家长的沟通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我直接在班级群里发的通知,告知参加兴趣班的几位学生家长。通知内容直白而冷漠,并没有适当安慰未能参加兴趣班的孩子及其家长,他们可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忽视。尤其是孩子刚刚升入小学,各方面都未适应,一下子以这样的节奏开始小学生活,不免让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会不会受到更加不公平的对待,因此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二是把家长对事件本身的不满转嫁到自己身上,角度的不同造成误会的产生。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整体,很容易看到孩子们调皮的一面,而家长则更多地发掘自家孩子的优点。当老师直接宣布表现的好坏,像是直接给孩子定性一般,家长们一方面会产生没有看到对自己的孩子称赞的失落,另一方面会反感老师对孩子的过早评判,所以有一位家长直接说了贴标签的话语(这是我根本没有想过的)。但当家长出此言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位家长怎能这样说呢?我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你是为了在这件事中火上浇油吗?但事实上家长只是就事论事,他们敏感地感受到事件对孩子可能会有的伤害,而不是为了与老师过不去。所以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允许家长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能因为认为自己反映的是事实就容不得家长有疑惑、有不满。沟通本来就是相互的过程,只有双方畅所欲言,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三是推卸责任。第一次带一年级,自然工作忙碌,但这些都不该成为我在做事前缺少思考的借口。在发送这条信息时,我本来应该花上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但是为了赶快完成工作,我并未仔细考虑过在这件事中孩子和家长可能会产生想法。

由这样一件小事可以发现,青年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比较容易产生主观的负面情绪,低年级繁琐的工作造成了青年班主任时刻烦躁的情绪,加上实际人际交往经验的缺乏,与家长的沟通交往中一旦有什么矛盾极易激化,处理不当,既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又极可能造成家校之间的不愉快。

二、青年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青年教师在家校沟通时,如何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呢?以下三个方面是青年教师应该注意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1.树立开放化的沟通理念

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做事可能比较冲动,不考虑后果,所以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很容易将学生的问题看成家长的问题,这样在沟通开始家长和老师就是不平等的。青年教师应该明确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成才这个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面对家长时,有一点需要牢记在心: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孩子。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青年教师“应该尽量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学生问题”。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的差异,青年教师要意识到家长的沟通方式、思维模式都是不同的,老师不能将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但对每位家长尽力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难处,虚心听从他们的建议,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许和内心真正的想法。确立这样的沟通观念,方能在沟通时相互尊重,共同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

确立了开放的沟通理念,青年教师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沟通方式。首先是面对面的交流。在家长接送孩子时,可以与其面对面交流沟通,教师适时把孩子近几日的学习情况告知家长,同时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可以深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并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充分的反馈给家长,便于老师和家长的双向教育培养”。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进行信息的传递。现在电话交流十分便捷,学校一般都有家校通的软件,班级也组建了QQ群,青年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当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家长会觉得老师工作细致,孩子交到老师手上放心;当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可以发信息报喜,让家长及时体会到孩子的喜悦,也会使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当学校组织各类活动,在班级群中上传一些照片,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也可以尝试,我曾在学生的默写本写下孩子近期的表现及需要改进之处,结果家长非常重视。可见书面的形式更具有正式感,有利于家长保存,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

3.讲究艺术化的语言技巧

教师的语言是构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道桥梁,因此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绝对化的或者可能会引起家长不快的语言。以下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说法。

(1)“我忙着呢!”转换为:“请您稍等一下。”

家长一旦聊起自己的孩子就会喋喋不休,有些家长甚至会把孩子的生活琐事都向老师抱怨。老师在倾听时,难免烦躁,这时直接说我还忙着,似乎太刻意了。我们不妨委婉地表达自己忙碌的状态,“请您稍等一下,我还需要做什么呢,过会再聊。”,这样识趣的家长自己就会反应过来。

(2)“不行!做不到!”转换为:“我能做到的是……”

有些家长可能会提出一些严苛的怪异的要求,这让老师听来很诧异,于是一口回绝,但是这样的举动会让家长产生反感的情绪。所以聪明的做法是规避不能做到的事,而选择一些能够办到的,这样家长退而求其次,不至于闹起来。

(3)“您的孩子今天又……了。”转换为:“您的孩子近来一直都有进步,只是在……方面还需要加强。”

一些学困生往往成绩不合格,行为表现也存在问题,这样他们的家长很容易会丧失信心。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雪上加霜,更会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产生更多的问题,或严阵以待,或放任自流,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以表扬的口吻开始,更能让家长接受。

总之,随着教改的深化,学校教育日趋多样化、开放化,家长参与教育的途径越来越多,青年教师务必看清发展的趋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