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2016-03-31魏立华

考试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明识字事物

魏立华

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点拨和引导,发展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只有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而且要求异,即发散性思维。在小学生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也可以逆向思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讨论能力。讨论特别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讨论过程是学生反馈信息、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形成规律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思维更活跃,沿逆向或多项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比如小学课本中有一篇《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自发送总理,这表达了他们对总理的无比热爱之情,这是正确的。但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经过讨论或者是老师的启发,学生很快发现了这段文字的几个描写送总理的人的重点动词:“拄、靠、挤……”这样,人物的迫切,凝重的心情,不辞辛劳的事实就如一幅画卷一样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总理的形象更高大,人们对总理的爱戴就得到了升华。这样教师诱发学生以议代讲,事半功倍,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获取知识,思维活跃。

2.利用多媒体教识字,大大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易识易记,积极动脑,大大激发求知欲。每教一个字,笔画笔顺的电脑输入,通过大屏幕的演示,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记忆深刻。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设置语境,使一年级学生在语境中集中识字,如每课开始大屏幕快捷地出示韵文、儿歌、句群等是其他教学手段不能代替的。个体识字不是孤零零进行的,都是在词、句、儿歌、韵文等语境中识字。如教“虫”字时,除屏幕上出现基本词“小虫、虫子”等外,屏幕上又打出有关“七星瓢虫”的谜语内容。我领学生一读而过,让学生猜一猜。教“鱼”字时,出示儿歌:“小鱼、小鱼真淘气,跳出水面吐泡泡。”学生很感兴趣,美美地读着,既巩固所学的字,又训练学生的语感。

3.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要选好题目,即第一,挑选学生当前最关注的,或者最感兴趣的问题:第二,所选题目要引起争论,使大家阐发不同的见解。如:我曾印发了两段饶有趣味的材料让学生比较,要求他们以《小明和小张谁做得对》为题写文章。两段材料如下:(1)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习题。忽然发现有用弹弓互相“攻击”,教师气愤地把课停了下来,课时计划因此没有完成。课后班主任立即召集全班开会,调查哪些人破坏了课堂纪律。起初谁也不开口,可是沉默了一阵后,小明“忽”地站了起来,当面指出那几个玩弹弓的男孩子,不料期中那个小陈竟勃然大怒,他跳起来指着小明骂他“叛徒”。(2)在地理课上,女教师刚刚提问完小张,正低着头几分,忽然有一颗纸弹打在她的讲台上。“谁违反纪律?”女教师立即追查。可是大家面面相觑,默不作声。小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也不讲话。课后他一个人悄悄地跑到教导主任跟前,报告了事情的经过。不料这件事被班上同学发觉了,大家都指责她“出卖”同学。这两个故事同孩子们的生活太接近了,与小明和小张表现一样的学生在班上就可以找出几个来,因此他们有许多话想说,都迫不及待地动起笔来。我因势利导,提醒大家要摆事实、说观点(开头提出论点,然后用充实可靠的论据证明论点,最后得出结论。),结果孩子们的文章都写得很有趣,格式也基本正确。

4.以文本为基础,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应努力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不断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引发思考、激起联想是文学欣赏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而对作品中意义空白点的提炼,正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学作品中意义空白点大到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发展,小到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

5.经典类课文的教学要通过实践学语言。

于永正老师教《月光曲》时,为了渗透“事物和联想”的读写知识,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画出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然后把联想的句子全去掉,读一读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觉得没有联想,课文就丧失90%的美。于老师这时才告诉学生:“这就是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这样读就能理解文章表达的精彩之处。”之后,他又补充一篇课外文章《大公鸡》,让学生感受联想在语言表达中的妙处,然后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运用联想,给短文《荷花》加上联想,写生动。可见学习“事物与联想”这一知识,《月光曲》只是一个例子,学生朗读、思考、感悟,获得相关认知,然后迁移,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于老师的教学,围绕语言学习点,通过实践提高语言能力,可谓扎实有效。

6.朗读少齐读,多自主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否健康起步,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语文综合学习的质量和成效的高低。在课堂上要少齐读,因为齐读在朗读感情处理上强调一致,不仅容易养成唱读的不良习惯,而且不利于一边读一边思考,更不利于学生根据个人体会对课文进行不同的感情处理。因为朗读是每个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吸收信息的一种活动,朗读的速度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控制,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读得快些,不易理解的地方则可以读得慢些,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可以停下来思考。如果把全班学生捆在一起朗读,就势必让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到与其他学生的协同一致上,无法顾得上体会语言文字、读出思想感情。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朗读训练可以采取自主读的方式,尤其是自学性朗读,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要求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让全班学生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教师要让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性朗读,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猜你喜欢

小明识字事物
小明照相
美好的事物
识字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识字儿歌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奇妙事物用心看
做不到
识字谜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