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MO用于大鼠麻醉效果的观察

2016-03-31刘海玉付礼胜刘思浩范宏刚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麻醉

时 静,刘海玉,白 鸽,姜 胜,贾 烁,付礼胜,刘思浩,范宏刚(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DMO用于大鼠麻醉效果的观察

时静,刘海玉,白鸽,姜胜,贾烁,付礼胜,刘思浩,范宏刚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针对国内外没有大鼠专用的复合麻醉剂,本研究将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强痛定和阿托品配成复合制剂(DMO)经腹腔给药麻醉大鼠,观察其对大鼠的镇静、镇痛、肌松等效果及对主要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注射DMO后,心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与0 min相比变化范围在11.11%~16.67%;平均动脉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30 min维持高血压状态,在其生理耐受范围内。DMO诱导迅速,维持时间适宜,苏醒后可迅速恢复;镇痛、镇静、肌松效果良好。

关键词:DMO;大鼠;麻醉;效果观察

大鼠常被用于药物营养代谢、内分泌、行为学、老年病学、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心理学等科研过程中。而在研究中为实验动物选择适宜、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是保证实验安全性及数据可靠性的重要基础[1]。现有大鼠麻醉和保定仍然停留在上述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的探讨及几种药物的相互比较阶段,亟需一种新的复方麻醉制剂解决现有的大鼠麻醉剂在镇静、镇痛、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大鼠应激性过大引起的心率过快、血压过高等突出问题[2]。右旋美托咪啶作为良好的麻醉辅助药物用于犬、猫等动物麻醉中,目前未见该药及其复合其他药物用于大鼠的临床麻醉中。本研究将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强痛定和阿托品按照(3∶27∶1∶3,按照药物同一浓度的体积比)配成复合制剂(DMO)经腹腔给药麻醉大鼠,观察其对大鼠的镇静、镇痛、肌松等效果及对主要生理机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D大鼠15只,2~2.5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58±23 g,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主要药物右旋美托咪啶(辉瑞制药公司,批号20130211);咪达唑仑原粉(购自国内某医药公司,纯度99.8%);强痛定(购自国内某研究所);阿托品(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30901);DMO合剂(由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强痛定和阿托品等复合制成)。

1.3仪器设备PowerLab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澳大利亚ADInstruments公司)。大鼠尾动脉无创血压测量仪(美国Kent Scientific Corporation),配置适合大鼠的大鼠尾套和脉搏传感器,听诊器,常规手术器械等。

1.4方法取大鼠,称量体重,待其适应试验场地安静后,测取其基础生理指标,如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等。将预先配制好的复合制剂(DMO)按1 mL/kg体重剂量进行腹腔注射。(1)麻醉时期的监测:从复合制剂注入大鼠腹腔至动物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计为麻醉诱导时间;从翻正反射消失到其恢复之前的时间计为麻醉时间;从翻正反射出现至其恢复正常行动的时间为苏醒时间;(2)生理指标的监测:待大鼠进入麻醉状态后,将其仰卧固定,连接多导生理监测仪并打开电脑LabChart软件,将PowerLab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3个电极NEG、Earth、POS分别刺入右前肢和左、右后肢近胸腹部皮下,尽可能保证电极与皮肤垂直,进行心率、心电波形监测;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指标,并记录呼吸频率;测量血压时,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使用加热套加热,待尾动脉扩张后,连接尾动脉测量系统,监测血压;(3)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观察,分别观察用药后5、10、20、30、40、50、60、70、80 min和90 min各时间点大鼠的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

镇静:观察眨眼、耳动、躯体动、头颈动、尾动。对声音刺激反应明显,如给药前,记“+”;对声音刺激反应迟钝,记“±”;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记“-”。

镇痛:主要通过钳夹躯干、四肢上部、爪部、尾部进行评价。各部疼痛反应明显,记“+”;疼痛反应迟钝,记“±”;疼痛反应消失,记“-”。

肌松:观察头颈部、尾、四肢、咬肌和腹壁肌肉松弛程度。(1)用镊子夹尾提起时如出现回头和转身反应、四肢出现明显滑动,刺激四肢尚能爬行,记“+”;夹尾提起时出现转头、同时四肢轻度滑动,记“±”;无回头和转身反应,记“-”;(2)夹耳提起时如尾可弯曲至水平位置或上翘时,记“+”;如尾出现弯曲反应,记“±”;尾自然下垂,记“-”;(3)用镊子夹住耳朵提起,如四肢出现挣扎,记“+”;四肢轻度滑动,记“±”;四肢自然下垂,记“-”;(4)夹耳提起时如后腹部无明显变化,记“+”;后腹部略有膨大松弛,记“±”;后腹部明显膨大松弛,记“-”;(5)咬肌松弛轻拉上、下颌,口腔可顺利打开,记“+”;口腔可打开,但很快可恢复者,记“±”;不能够打开或打开后立即恢复者,记“-”。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复合制剂麻醉时期的监测麻醉诱导期6.60 min±1.35 min,麻醉维持时间131.70 min± 20.40 min,苏醒时间为3.88 min±1.20 min,苏醒平稳,无异常表现(兴奋、复睡)等。

2.2复合制剂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该复合制剂在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在92%以上,麻醉10 min后一直保持95%以上;注射后大鼠体温短暂下降之后平稳升高,上升最高近1.0℃;心率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与0 min相比变化范围在11.11%~16.67%。呼吸频率注药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在注药后40 min降至最低,之后逐渐恢复,80 min恢复至正常水平。平均动脉压在注药后开始升高,到20 min~30 min维持高血压状态,40 min后呈降低趋势,到监测结束恢复至正常水平。

2.3复合麻醉制剂镇静、镇痛、肌松效果

2.3.1镇静效果监测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注药后部分大鼠从5 min开始变得安静,对声音反应不敏感。注药5 min~20 min,大部分大鼠对外界声音的刺激表现迟钝,在30 min大鼠基本对外界声音刺激完全消失,此时进入良好的镇静状态,这种较佳镇静效果维持时间约为50 min。

表1 DMO对大鼠的镇静效果 (n=15)

2.3.2镇痛效果监测结果注药后5 min,针刺和钳夹躯干、四肢上部和尾部时,部分大鼠表现出疼痛反应;10 min以后大部分大鼠上述部位的疼痛反应完全消失;20 min以后所有大鼠在上述部位的疼痛反应完全消失,并且可以维持70 min。夹指趾间时,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疼痛反应,在注药后30 min内,表现得十分敏感,但在30 min~60 min内,疼痛反应有所减少,70 min后逐渐恢复疼痛敏感状态。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DMO对大鼠的镇痛效果 (n=15)

2.3.3肌松效果监测结果注射DMO复合制剂后,前5 min内,用镊子夹尾提起时大鼠出现回头和转身反应、四肢出现明显滑动,刺激四肢尚能爬行,20 min后上述反应基本消失。30 min时,所有大鼠腹部柔软,触摸无抵抗;四肢肌肉松弛,牵拉及屈曲无阻力;尾部自然下垂,表明大鼠完全进入理想的肌松效果状态,该状态可以持续到90 min。见表3。

表3 DMO对大鼠的肌松效果 (n=15)

3 讨论

3.1复合制剂的一般监测循环、呼吸系统是受麻醉药物影响较为明显的两个系统,该系统的相关指标可以客观、科学地评价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及麻醉药物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程度[3]。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上,在40 min~50 min RR明显降低,结合同时间点SPO2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此时间段受试动物呼吸受到较为明显的抑制,在其他时间内RR降低不明显。在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上,整个麻醉过程中,大鼠心率显著降低,且基本维持稳定状态,这一结果符合研究表明的右美托咪啶不能刺激外周α2受体明显引起心率的下降[4],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经,提高心率[5],二者相互作用,最后可维持心率稳定状态;研究表明,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引起短暂性的血压升高,试验结果中20 min~30 min同样出现了高压状态。整个实验过程中大鼠体温变化不明显,维持稳定状态,该复合制剂并未引起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3.2复合麻醉制剂镇静、镇痛、肌松效果该复合制剂在10min以后大鼠对声音刺激反应基本消失,说明DMO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可能由于右旋美托咪啶激活负责调解觉醒与睡眠的蓝斑核α2受体,因而产生自然非动眼睡眠(NREM)[6],发挥抗交感和镇静的作用[7];DMO在躯干、四肢上部和尾部镇痛效果确实,虽然右美托咪啶通过激动突触前膜受体进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或结合脊髓内α2受体发挥良好镇痛作用[8-9],但在试验中发现钳夹指间还有一定疼痛反应,分析这与此处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和药物分布浓度低有关。目前课题组已将该制剂用于大鼠子宫卵巢摘除术中,镇痛效果确实持久,可顺利完成相关的手术操作;在肌松效果上,30 min以后所有大鼠完全进入理想的肌松效果状态,该状态可以持续到90 min。

4 结论

DMO对大鼠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较为轻微,均在大鼠生理耐受范围之内;诱导迅速,维持时间适宜,苏醒后可迅速恢复;镇痛、镇静、肌松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2]张彦,朱艳菊,张芳,等.动物实验中常用麻醉药的选择与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4-165.

[3]李融.小动物的麻醉方法及常用药物[J].兽医兽药,2008,1:55-58

[4]蔺东启,卢德章,姜胜,等.舒泰复合赛拉嗪和强痛灵麻醉猫手术验证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2,48(6):78-79.

[5] Shin S,Lee J W,Kim S H,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dynamics during controlled hypotension with nicardipine,remifentanil and dexmedetomidine[J] .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2014,58(2):168-169.

[6] Field J M,Hazinski M F,Sayre M R,et al.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 Critical Car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0,18(3):245-246.

[7] Mitsuhiro F,Alberto L,Zong X P,et al.Effects of the α2-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 dexmedetomidine on neural,vascular and BOLD fMRI responses in the somatosensory cortex[J] .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3,37(1):80-85.

[8] Cormack J R,Fanzca M.The role of α2-agonists in neurosurgery [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05,12(6):375-378.

[9] Paris A,Tonner P H.Dexmedetomidine in anaesthesia[J].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hesiology,2005,18(4):8-12.

[10] Jackson K C,Wang Z,Wohlt P,et al.Dexmedetomidine a novel analgesic with palliative medicine potential[J] .Pain and Palliative Care Pharmacotherapy,2006,20(2):2-7.

Theeffect of DMO for anesthesia observed in rats

SHI Jing,LIU Hai-yu,BAI Ge,JIANG Sheng,JIA Shuo,FU Li-sheng,LIU Si-hao,FAN Hong-gang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Since there is no specific composite anesthetic for rats in the world, this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MO including dexmedetomidine,midazolam,bucinnazine and atropine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on the sedation,analgesia,muscle relaxants and the impacts on majo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for anesthetized ra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fter injection with DMO,heart rate exhibited an upward trend after the decline compared with that at 0 min,and varied from 11.11%~16.67%;mean arterial pressur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state at 20~30 min,which is within their physiological tolerance.DMO induced rapid,appropriate duration,and the rats can be quickly restored after awakening.Also,analgesic,sedative,and muscle relaxant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DMO;rat;anesthesia;observ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FAN Hong-gang

通讯作者:范宏刚,E-mail:fanhonggang2002@163.com

作者简介:时静(1991-),女,硕士生,从事动物麻醉与镇痛工作,E-mail:shijingsl2011@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109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yy-2012-11,mz-2012-10);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026)

收稿日期:2014-04-09

中图分类号:R - 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9- 6005(2016)01- 0113- 03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