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2011—2015年狂犬病病例特征分析

2016-03-30常琳王燕韩悦姚文清作者单位110005沈阳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狂犬病特征分析

常琳 王燕 韩悦 姚文清作者单位:110005 沈阳,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辽宁省2011—2015年狂犬病病例特征分析

常琳 王燕 韩悦 姚文清
作者单位:110005 沈阳,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 分析辽宁省2011—2015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特征,为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辽宁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例,死亡22例;男女性别比为4.5∶1;年龄以中老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6.36% 。结论 强化犬类等动物的规范管理,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工作,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关键。

【关键词】狂犬病;特征;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为探讨我省狂犬病的发病特征,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现对辽宁省2011—2015年发生的狂犬病病例特征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辽宁省报告的发病日期为2011—2015年的狂犬病病例,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对6例报告病例进行唾液或血液采集,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狂犬病室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方法,对狂犬病病毒核酸进行检测。

1.2 分析方法 使用Epidata 2.1.0录入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使用Excel 2007软件导出并分析数据,狂犬病病例特征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辽宁省狂犬病概况 2011—2015年,辽宁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例,死亡22例,病死率100%。2011—2015年各年分别报告4例、10例、4例、2例、2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发病与暴露时间分布 22例报告病例中,8例在第三季度发病,占全部病例的36.36%;发病时间在第一、二和四季度的病例分别为4例(占18.18%)、5例(占22.73%)和5例(占22.73%)。暴露时间在第一季度7例(占31.82%),在第二季度5例(占22.73%),在第三季度4例(占18.18%),在第四季度3例(占13.64%),不详3例(占13.64%)。

2.2.2 人群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性18例,占81.82%;女性4例,占18.18%,男女性别比为4.5∶1。农民19例,占86.36%;工人2例,占9.09%;学生1例,占4.55%。年龄≤14岁1例,占4.55%;15~40岁1例,占4.55%;41~65岁19例,占86.36%;≥66岁1例,占4.55%,平均年龄(49.27±12.90)岁。

2.2.3 地区分布 21例(95.45%)报告病例暴露地区为农村,分布在辽阳7例(占33.33%)、朝阳5例(占23.81%)、鞍山3例(占14.29%)、沈阳1例(占4.76%)、盘锦2例(占9.52%)、营口2例(1例9.09%)和葫芦岛1 例(1例4.76%),省内其他地区无狂犬病病例报告。

2.3 暴露情况分析

2.3.1 暴露方式及致伤动物情况 22例报告病例均有暴露史,暴露方式为咬伤19例(占86.36%)、抓伤2例(占9.09%)、不详1例(占4.55%)。致伤动物均为犬,其中12只(占54.55%)为自家养,4只(占18.18%)为邻居家养,4只(占18.18%)为流浪犬,2只(占9.09%)来源不详。伤人犬均没有明确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在统计时间内未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

2.3.2 暴露部位和潜伏期情况 报告病例潜伏期16~624 d,中位潜伏期为46.5 d,平均(96.61±122.56)d。暴露部位为头面部、手臂、手部、膝盖以下等,不同暴露部位潜伏期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暴露部位潜伏期情况

2.4 暴露后处置情况分析 暴露后11例(占50.00%)对伤口进行处理(7例在医疗机构处理、4例在家自行处理);10例(占45.45%)未对伤口进行处理;1例(占4.55%)处理情况不详。暴露后有狂犬病疫苗注射史6例(占27.27%),未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13例(占59.09%),狂犬病疫苗注射情况不详3例(占13.64%)。全部病例均未进行暴露后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3 讨论

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是深受狂犬病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辽宁省历史中,共出现过2个狂犬病发病高峰,分别为上世纪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进入90年代,我省狂犬病发病数急剧下降。但是从2011年开始,辽宁省重新出现狂犬病病例,在全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的背景下,辽宁省狂犬病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2011—2015年辽宁省报告的狂犬病病例发生地区主要为农村,占95.45%,与河南、江苏和上海的研究结果一致[1-3]。中老年(41~65岁)、男性为主要高危人群,与山东省在2011—2013年的监测结果一致[4]。农村地区犬较多,且犬免疫率较低,农村的中老年男性普遍防病意识较差,受伤后不重视伤口处置和预防接种,导致狂犬病发病率较高。各级疾控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加强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的狂犬病防制知识宣教。规范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包括清洗、消毒等伤口处置及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报告病例中45.45%没有对伤口进行处置(确诊病例仅1例进行伤口处置),72.72%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诊病例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全部病例未进行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由于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是控制狂犬病的唯一手段,因此应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2009年版要求进行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减少其罹患狂犬病的风险。暴露部位的平均潜伏期随着暴露部位逐渐靠近头面部有变短的趋势,与孙建伟等[5]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确诊病例中,1例暴露部位在头面部者,潜伏期达到413 d,与以往对狂犬病潜伏期的认识不同,需对此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报告病例中致伤动物均为犬,但在全国2009年、浙江省2002—2006年的监测分析中发现被猫、猪和臭鼬等[6-7]致伤后也可导致狂犬病,提示被以上动物致伤后仍需进行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综上所述,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对人民群众健康威胁极大,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狂犬病知识宣传,并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培训等,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健伟,郝宗宇,张永振,等.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73-2875.

[2] 孟繁岳,鲍倡俊,李亮,等.江苏省1996—2010年人狂犬病疫情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7):759-762.

[3] 王龙艳,潘秀红,沈竟影,等.上海市农村地区狂犬病暴露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64-66.

[4] 张晓梅,翟文济,丁淑军,等.2011—2013年山东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暴露后处置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6):420-422.

[5] 孙建伟,许汴利.狂犬病潜伏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2):154-157.

[6] 周航,满腾飞,李群,等.2009年中国狂犬病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12):934-937,957.

[7] 周翔,吕铁峰.浙江省2002—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59-160.

特别关注

(收稿日期:2016-01-04)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3-0025-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3.013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狂犬病特征分析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打败狂犬病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科学看待狂犬病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