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总得有底线

2016-03-29李雄峰戴武白鸽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孟母叶问李小龙

李雄峰 戴武 白鸽

当今社会工作生活都很不容易,人人都觉得活着挺累。所以,但凡有点闲工夫,都想找点乐子,缓解心中的压力。于是,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新老媒体都纷纷推出了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以博大家一乐。娱乐,这本无可厚非,生活需要嘛,市场需要嘛。可中国有句成语,叫乐极生悲。什么是极?极就是度,就是极限,就是我们常说的底线。正所谓,娱乐要是乐没了边儿,没了底线,那可就乐不起来了——早晚的事儿!

前不久,收听北京某著名广播电台播出的一档娱乐节目,男女两位主持人聊到了中国著名的经典故事——孟母三迁。两位主持人配合得比较默契,一捧一逗的跟说相声似的。这个说,孟母一迁是因为自己家住在坟地边上,小孟子就知道跟着学人家哭丧吊孝了;那个说,孟母二迁的原因是因为邻居是商贾之家,小孟子整天跟着人家学上了做生意……听到这,都没毛病,可在说到孟母三迁的时候,出了问题——男主持人说,孟母第三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上学上到第三天的时候,你猜怎么样?女主持人接:怎么样?男主持人答道:给孟母带回了一个女朋友。听到这里,也许有些听众被逗笑了,可笔者听罢,愕然!主持人想逗大家开心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如此糟蹋中国传统文化,实在是大不敬。之所以此前说主持人诠释的孟母前两迁没毛病,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篡改历史典故,而到了第三迁,却人为地让孟子完成了一次“穿越”,如此不堪的笑料用来娱乐大众,岂不知已没有了文化底线!

中国之所以能让世人刮目相看的,就在于它的伟大,这种伟大的根基是根植于数不清的古圣先贤以及更加数不清的老百姓的心中的一种精神,一种操守,一种道德标准。不管中华民族在整个的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多少苦难,这种精神,这种操守,这种道德标准,一脉传承了下来,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我们称之为优良传统或是传统美德。然而,当下的不少电视娱乐节目,盲目抄袭西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而后“删删改改”、“缝缝补补”改头换面,用娱乐做幌子,晃点观众。这些也就忍了。但是,有些娱乐节目堪称毁三观,这就不能忍了——某相亲节目,女选手大谈自己的初夜;某选秀节目,或主持人或导师恣意羞辱选手;更有甚者,在节目中大搞男袭女胸,同性湿吻这样的低俗桥段,令观众瞠目。我们的社会需要和谐的秩序,而这个秩序需要大家拥有一定高度的道德底线来维系。如此这样的低俗节目也能堂而皇之地登上荧屏,这是要把观众带向何方?这样的娱乐节目,岂不知已没有了道德底线?

当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头些年,一家人还抢电视遥控器呢,如今人手一部手机,通过互联网视频,就可以看到海量的视频內容。不过,正因为海量,所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特别是前段时间,网络剧激增,更因为播出渠道的原因,网络剧在內容创作方面的尺度要大于电视剧,这就刺激了某些唯利是图的“创作者”,为了搏出位,为了博眼球,将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通过互联网视频平台播出。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士就曾表示,网络剧中刑侦、玄幻题材虽然很广泛,但创作人员把关意识和能力不足,有的题材被编得荒诞离奇;另有网络剧低俗化倾向明显,不断试探內容尺度,甚至是冲击底线。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科学也给我们带来了苦恼,也正由于大量低俗、荒诞的网络剧的泛滥,才招致了广电局的一纸禁令——电视不让播的,网络也不能播。由此看来,娱乐还要有个科学的底线。

其实,无论电台也好,电视台也好,互联网也罢,娱乐大众,还是很多栏目孜孜追求的事业,但是,既然把娱乐看成事业,就要对各自的受众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知道,娱乐,总得有自己的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乐得踏实。

读者点评

电视节目有隐忧更有希望

曾经,中国观众以第一时间看到国外进口大片而津津乐道。而今,进口大片虽然仍很吸睛,但是我们却发现,刷新票房纪录的往往是那些国产电影。有本土文化背景的剧情和剧本,有精湛的拍摄技术和手段,有演员极具本土气息的表演,超越国外大片票房也就不难理解,毕竟中国的电影拍摄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看到国产电影的崛起,欣喜之余却不免为国产电视节目有些担心。如今很多电视节目原模原样照搬国外电视节目的套路、忽视本土文化的现象并不鲜见。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完全照抄本就不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更何况失去自我的模仿。长此以往,此类电视节目或因稀奇,也就博得一些短时间的关注罢了。

当然,以上所述的现象代表不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全貌,很多有着浓郁本土文化的电视节目正在成长,这些节目也越来越多地被观众关注,这才是中国电视节目的希望。北京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节目《传承者》就属此列。该节目不仅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通过节目为那些优秀的传统技艺的传承呼吁、呐喊,同时用电视特有的表现手法展示这些技艺,讲述这些技艺背后的故事,让观众全方位地了解它们,这样的节目怎能不叫好!当电视荧屏时时可见这样的节目那天,相信中国电视节目也会如中国电影一样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怕老婆的叶问才是大丈夫

伴随着电影开场叶问打木桩的声音,不知怎的就跟着热血沸腾了,脑子里闪现无数酣畅淋漓的打斗画面。可能是前两部讲太多家仇国恨,看到咏春拳就觉得正能量爆棚,甚至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又不禁想到中国功夫是多么博大精深,单单是一种武术类别就有这么多故事。当然如果不是叶问系列,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咏春是什么。如果一部电影能代表一种文化符号,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也是中国电影的成功。暂不论票房是否造假,就电影本身而言,《叶问3》我给满分好评。

作为一个女生,对于动作电影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别打到我睡着就好。而《叶问3》无论是从剧情还是打斗,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开篇李小龙的出现让入眼前一亮,拜师过程也看点十足,桀骜不驯的李小龙自称出拳快,可在叶问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通过慢镜头的表现,我们看到了叶问在点燃香烟的瞬间两个人的精彩较量。之后,叶问不断扔出香烟,李小龙快准狠地踢腿扫射,慢镜头中的香烟被一根根拦腰折断,细节处让人叹为观止。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叶问要求李小龙教他跳舞并答应收他为徒时,李小龙问道,当初为什么不收自己。叶问语重心长地说,我开门,你以为我要赶你走,此处的伏笔也让整段故事又多了一分禅机。

片中几场重头的打戏,也是没有重样,看着过瘾。叶问与黑帮势力的船厂群战,与泰拳杀手的电梯对决,与拳王泰森的三分钟PK,与张晋的比试高低,每场打斗都花了心思,从故事、场景、拳法到镜头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再加上片中高手如云,无论泰森、甄子丹还是张晋,个个都真打,还有比这更让人血脉贲张的吗?

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更看重的当然是感情脉络。叶问有功夫,讲武德,心怀民族大义,又对妻子不离不弃,所谓文人侠客,不过如此。到了《叶问3》,叶问更是把疼老婆发挥到了极致,牢牢地抓住了女性观众的心。记得有一幕是历经恶斗之后,叶问把儿子平安带回家,向妻子说对不起,永成上前给了他一耳光。换作我们的男朋友可能就暴怒了,讲出一大堆他的难他的苦,甚至抱怨作为妻子的她不理解他。可是叶问就是那么从容,过去拉住咏春的手,继续诚恳地认错,不找任何借口。因为他心里清楚,身边的人最重要。就像影片最后,叶问在与张晋的终极较量后留下的一句话: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身边的人。如果说前两部《叶问》偏重民族大义,那么第三部的重点则放在了小情小爱,这正是我喜欢的一点,不是只有保家卫国、打打杀杀的叶问才被称为一代宗师,疼老婆的叶问更是大丈夫。

猜你喜欢

孟母叶问李小龙
孟母戒子
我心中的叶问
孟母断机
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叶问4》发布会举行
做最真实的自己
孟母断机子虚
《叶问4》杀青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孟母教子
成为传奇的花边,还是传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