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困境探析

2016-03-2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困境

尹 琪,陈 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困境探析

尹琪,陈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他们在就业选择上面临着自我认知困难、就业定位不准、就业价值观偏差、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大等等困境.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困境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要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以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2008年因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呈现下滑趋势,就业随之受到较大影响.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本科生尤其不容乐观;另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激增,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为例,2005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10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两倍多,再加上“毕剩客”(“毕剩客”一词在2010年被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指一毕业就失业的应届毕业生,或是毕业很久都不找工作,陷于工作选择困境中的往届毕业生)以及海归人员等,毕业生就业数量庞大,竞争激烈,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毕业时做出合理的就业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有大量的专业知识,而且外部的环境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支持,教育部于2014年12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出台了相关鼓励、支持、优惠的政策;并且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导师指导以及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等,但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受到各种思想观念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会把具有保障性、稳定的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以及央企国企等单位作为首选,而选择创新创业的人并不多.根据2012届高校毕业生数据得知,已确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3.8%,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1.8%.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在毕业生就业选择时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应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充分发挥不同岗位的价值,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个人在就业选择时往往会综合衡量各方面的因素去做出选择,而大部分毕业生由于对升学、职业、岗位等的认识不清晰,导致个人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盲目性以及跟风从众等现象,影响个人的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所面临的困境.

1 自我认知不足

在心理学上,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进行自我调节的前提.如果高校毕业生对自我认知不足,在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该工作还是继续升学,不明晰到底适合什么,对自身的优、缺点,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就业选择时会出现摇摆不定,摸不清方向的情况,最终导致在就业时出现迷茫的状态,而错失就业机会.此外,高校毕业生在自我评价方面,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就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在就业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如果只看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不清晰所具有的优势与专场,在就业的过程中将表现出不自信的状态,影响发挥,且易在没找到工作后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有清晰的了解与分析,客观地评价自我,如此方可在就业选择方面做出较为合适的判断.

2 就业选择定位不准

吕建国在《职业心理学》一书中将职业选择定义为“职业选择是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能力和兴趣等,从社会上众多类型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过程.在这个选择中应包含求职者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和工作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通过双向选择,最终达到求职者与工作岗位的优化组合.”职业代表着一种身份与地位,就业即是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因此就业选择就是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业者根据自己的理想、兴趣、期望以及能力等,在选择职业时做出的一种判断,本文中的就业选择多指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定位时,常常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如:升学与工作、专业与兴趣、收入与个人发展、区域的选择等.首先在升学与工作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雇主在雇佣员工时候通常把学历作为重要的信号.因此,高校毕业生通常选择继续升学来拓展自己,以此作为获得一份工作的敲门砖,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把求学作为避开就业的一块跳板.当然,也有很多高校毕业生选择找工作,认为找工作可以提早积累经验,获得发展.在升学与工作方面毕业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全方面的认知,提早做出判断.其次在专业和兴趣方面,在有的情况下,“所做非所学”,即工作与专业或兴趣并非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做出理性判断.另外在收入和个人发展方面,高校毕业生在刚出社会时既想拥有自己的第一桶金,又想提升自我,在这两种情况下,是选择高薪行业还是选择工资低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企业呢?这也是在就业选择时面临的一大困境.最后,在区域差异的选择方面,朱迪(2015)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13年和2014年“当代大学生就业、生活和价值观追踪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流向的趋势,调查数据显示,在近两年无论是就业地点还是期望地点方面,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有下降的态势,选择二线城市和县乡村就业的比例有所增长,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逃离”北上广的趋势,调查报告还从居住和工作两方面阐释了上述现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受到个人理想、城乡生源地、家庭背景以及大学所在地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就业选择时往往会对就业区域做出如下判断和抉择: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竞争激烈,就业机会多,视野开阔,基础设施完善,而购房和家庭等现实因素也会作为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考虑因素;相较于一线城市而言,二线城市以及县乡等的发展程度不及一线城市,但是其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交通不拥堵,这些也会成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因此区域的选择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一大困境,是选择去一线城市还是去二线城市,是回归故土还是远走他乡等.

3 就业价值观不明

就业价值观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就业准备、就业目标、职业决策.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凌文辁等的研究发现,职业价值因子包括三个因素: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20世纪90年代,“工作环境”、“个人特长”、“丰厚的收入”等,通常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虑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个人发展、个人兴趣、工作环境、工作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住房与家庭已成为就业考虑的新因素,“先就业后择业”也已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就业价值观.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就业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就业价值观的确立在就业选择中也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受家庭观念、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持有的就业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高校毕业生缺乏明确的就业价值观,已成为其在就业选择时所面临的突出困境.

4 社会压力不减

社会压力也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面临的另一大困境,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面临的就业压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竞争激烈,一个工作岗位有几百甚至上千人去竞争;另一方面,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体经济疲软不景气,经济带动就业的能力弱,据了解,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就业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还会考虑到收入与住房等现实问题,生存压力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份工作,其次考虑的是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02):90-95.

〔2〕唐兆涵,丁守海,胡云.经济下滑背景下的就业问题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12):35-43.

〔3〕朱迪.北上广还是二线?——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96-102.

〔4〕彭邓华.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5〕谢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6〕潘文庆.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4):40-46.

〔7〕吕英建.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42-146.

〔8〕吕建国.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51-52.

〔9〕钟云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06):33-4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56-02

收稿日期:2016-03-14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