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3-28陈学云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问题

张 娟,陈学云(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娟,陈学云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论文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发现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诸如学科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模糊、理论教学体系不健全、实验课程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等问题.基于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项目教学、进行实验课程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能型”教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期望其能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专业在人才培养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估算,当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缺口有6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60万.我国现阶段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物流操作人员、一般物流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也就是说,对于物流操作人员和一般物流管理人员的需求高达500万以上,这一数据与物流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这一事实完全吻合.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的主力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有别于学术型高校培养理论性人才的办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旨在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它除了教授学生坚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匹配市场对此类人才的大规模需求.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物流专业自然要承担起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的责任.这种学科定位既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也符合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2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问题

基于对物流人才的极大需求,很多高校纷纷设立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规模在迅速增大.据统计,2015年全国有396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65所高校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但从近几年的市场反馈来看,物流人才的培养“适销不对路”.一方面,物流企业不断地疾呼物流人才匮乏,与此同时,大量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工作难找的窘境.出现这种物流人才供需矛盾,人们不禁要问: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笔者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及调查,总结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学科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模糊

根据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划分,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综合性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线的物流操作人员.与这两者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物流人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导致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物流专业进行学科定位时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模糊.例如,很多高校在处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上不够恰当,有高校重理论而轻实践,出现了物流人才理论知识丰富而缺乏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的现象,另外一些高校则将过多的学时安排在实践课程上,导致学生对物流知识缺乏全面的理解,很可能沦为普通的物流操作工.人才培养方案的模糊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以及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局面.

2.2理论教学体系不健全

正如物流的定义一样,物流包含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功能,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因此物流课程体系非常庞大.而高校需要在四年时间内安排众多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所以很多高校在开设课程时,只是简单地将物流相关的一些课程简单地叠加,没有思考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有帮助,这样的物流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都是相对新兴的领域,相关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到底建立一个怎样的教学体系,各高校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就会出现各高校物流专业学生所修课程大相径庭.

2.3实验课程流于形式

应用型物流人才和其他类型的物流人才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他们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基于这一要求,大多数高校都会花费较大的投入建立专门的物流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等,但投入与回报往往不成比例.一方面,由于物流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其他领域跨到物流领域,且缺乏真正的物流实践经验,因此,实验课的教授对于他们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也没有接触真正的物流操作,因此,多半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接触物流实验,而缺乏对相关实验课程的深入思考,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4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社会实践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大部分高校主动联系企业,为学生寻找适合的企业进行定向实习,甚至有的高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增加实践机会.但看似最有效的实践教学,其实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方面,企业没有寻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对这一合作并不上心,另一方面,学生去企业实习,很多时候更像是参观,无法真正的参与其中,也就无法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2.5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相对于其他学科,物流算是一个新兴学科. 1987年,北京物资学院才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物流工程专业,此后物流学科才慢慢兴起.而早期的很多物流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到物流专业,他们对物流的认识也是通过书籍和自己的理解,近期的部分物流专业教师才接受了专业的物流教育,但这些教师也都是从学校输送到学校,没有经历真正的物流工作,对物流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这样一支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3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应用型物流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理论与实践都具备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学校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3.1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学科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有正确的目标和实施目标的方案,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设立物流专业的时间不长,很多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为了更快速的建立一套健全的学科体系,应用型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物流人才培养较为先进的高校和国内物流专业开设较早的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并根据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确保建立一套适合学生、符合逻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3.2实施项目教学

传统的物流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授内容和方法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授内容,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一般.但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则会由于缺乏实践理解而对物流的认识非常模糊.项目教学方法可以选择具有实际背景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从而完成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整理收集资料、共同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一系列活动,能够加深对物流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出传统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的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物流相关的现实问题.同时,教师应秉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切勿过多干预学生的思考和项目实施过程.这一方法已被国外和国内众多高校采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物流人才培养时,可借鉴在物流项目教学方法实施方面运用效果较好的国内外高校,如德国的多特蒙德大学的做法.

3.3进行实验课程改革

实验课程是物流专业学生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因此,众多高校也不遗余力地建立各种物流专业实验室,希望能够籍此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但大多数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模拟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实验课的重视而出现各种走形式的现象.为了真正发挥物流实验课程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要对物流实验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教师实验课程培训力度.学校可以从企业邀请具有丰富的物流硬件和软件操作经验的专家或相关软件开发人员来学校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正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避免教师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

(2)加大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的比重.物流专业中有许多课程中的实验学时安排少,对于看重成绩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实验学时比重来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部分课程可以将实验课程单独设立,采用学生实验课程单独打分的形式.

(3)深化学生对物流实验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如很多物流专业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将来要从事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物流实验课对将来工作的帮助,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物流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3.4建立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培养的应用型物流人才最终会是企业的员工.而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高校能与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一方面,学生在校学习必备的物流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企业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将两者更好地结合.

“校企合作”这一模式由于其对学校和企业都有利而被很多高校和企业采用,目前已发展出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企业引入型模式.将物流企业引进校园,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直接在校园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实践岗位;(2)培训移植型模式.企业向教师提供实践和培训机会,教师取得企业的资格证书后,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施教企业所需技能知识,为企业培养员工;(3)互为承包型模式.企业将部分设备搬进校园,在学校通过仿真实训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学校可承接企业的部分工作;(4)企业实验班模式.企业在学校开设实验班招收在校学生,学生免交或减免部分学费,毕业生将全部成为冠名企业的正式员工;(5)订单培养型模式.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的职责,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工作;(6)技术推广型模式.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学校为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应用培训,学生因此掌握企业所需的操作技能,企业由此发展未来人才.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的一种理想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过多地从教学任务出发,而不考虑企业的需求,从而培养出的物流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轨;其次,企业考虑到自身利益和发展水平,而不愿过多地投入资金进行“校企合作”;第三,“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学校更多地演变成去企业参观,而企业也更注重学校名誉给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而缺乏真正的合作.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共同努力,从双方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一个真正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能型”教师

解决物流专业教师缺乏物流相关的实践经验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能型”教师.所谓“双能型”教师,是指既要具有扎实的物流相关理论知识,也要具有物流方面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我国物流教师都是经历从学校到学校的培养模式,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他们显得尤为不足.为此,学校一方面可以从物流领域中引进一些具备一定学历的高级人才到学校任教,以弥补学校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将物流教师送进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培养“双能型”教师.

4 结论

不同于研究型高校和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既要重视理论素质的提高,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问题是,两者有着难以避免的矛盾.怎么样兼顾,使之融合而相互促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方面入手,将理论和实践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融合起来,如采用项目教学,在理论学习中掌握时间,或与企业在培养教师、物流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者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使教师和学生进企业,使企业员工回学校,通过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学云.基于“校企互动”的物流教学模式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6):103-104.

〔2〕李莉,朱向宇,田菲,赵旸.论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基于本科物流专业建设的视角 [J].物流技术,2009(28):58-61.

〔3〕王东生.本科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9(9):166-167.

〔4〕桂云苗.应用型物流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管理观察,2009(5):142-143.

〔5〕曹明兰,刘恒.物流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2012(29):147-148.

〔6〕陶经辉,张锦惠.德国物流教学的经验与启示[J].物流教学,2009(9):71-74.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139-03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1jyy022);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zy076);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JG12148)

猜你喜欢

物流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基于区域人力资源集聚理论的珠海市港航物流人才培养集聚战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