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3-28刘宗敏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业



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提出

生态环境保护指的是在传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建设下,改变人们保护环境的观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建立一种新型的、健康的、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符合国情(经济、技术、社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的一种农业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使用农业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和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持续农业要求在生产的同时,既能合理的维护和利用土地、水、动植物资源,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农耕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污染。传统的农耕方式给土地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如: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度污染、水资源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与此同时,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非法砍伐树木和非法开垦荒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植物的耐寒、耐旱、生长力和收获率,采用科学技术在天然的植物基因中加入人工基因片段或其他植物基因片段,自从人类掌握了基因技术,转基因农作物已经被广泛种植起来。但是随着基因物种的繁殖,基因污染也随之传播扩散,且没有办法清除掉,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基因污染。

2.2生态环境的恶化扩大了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的贫困农村人口生活在农业不发达且环境恶劣偏僻的地区。而当地环境由于无法种植或收获足够的粮食,为了生存和生活,人们就会去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使得环境更加恶化。这使人们陷入了生活贫困—人口负担—环境恶化加剧的恶性循环当中。这种恶性循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3农业生产结构、技术和规划不合理。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规划不合理。我国目前有40%的偏远地区还在采用传统的耕种方法,自动化种植、浇灌、收割机器的使用未推广应用。过度的开垦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使得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3.1国内研究。中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概念是在二十多年前。在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提倡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代表人物有叶谦吉和许涤新,在他们的带领和倡导下,我国召开了多次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科技研讨会,带动了许多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开始对农业可持续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八十年代阶段,我国开始进行试点实践,初步触及了可持续农业的领域,得到了关键的数据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1992年,我国在巴西里约签订了“环境与发展”的宣言。并于两年后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其中根据我国的农业状况提出了资源环境相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即科学技术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社会自觉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3.2国外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科技技术来开发农业。各种农业研究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二十年代,美国发明了低压管道运输水资源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存活率和耐旱能力。五十年代阶段,苏联研究所在改进这项技术之后,灌溉了全国农业种植面积的63%。而美国在十九到二十世纪中期,虽然农业生产速度比较平缓,但为后来的飞速发展和实践打下基础。四十年代后期,各种农业机械被广泛使用。九十年代阶段,通过农药的使用,粮食产量翻倍提升。但由于农药使用过度,使得大量的鸟类和鱼类等死亡。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使人们才意识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至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完善,但对于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程钢.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刘应元.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4]李肖晗.周口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5]龙晶.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168~171.

050071河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刘宗敏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