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2016-03-28张志标,魏志娴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胎衣氏杆菌公猪



猪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猪布氏杆菌病又称猪传染性流产,是猪感染了布氏杆菌以后诱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猪布氏杆菌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是8~10月龄性成熟期的猪最易感,6~7月龄的次之,5月龄以下的仔猪很少感染。

1 流行特点

1.1病原。猪布氏杆菌的形状为球杆状或者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抗酸,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广泛存在于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乳房和淋巴系统之中,常常随同胎儿、胎衣、尿、乳汁等排出体外污染产房、猪舍以及饲养用具,导致病菌广泛存在。

1.2易感动物及传播途径。布氏杆菌按照发病的家畜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牛型布氏杆菌、羊型布氏杆菌、猪型布氏杆菌。猪对猪型布氏杆菌最易感,羊型对猪也有致病力,牛型对猪没有毒力。一般公猪和母猪都可以发病,尤其第一胎母猪的发病率更高,阉割以后的公、母猪感染率较低。此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阴道感染。健康猪采食或者饮用了被病菌污染的饲料或者饮水而感染。种公猪和患病的母猪交配也可以被传染,若其再和其他健康母猪交配,就扩大了传染源。经过破伤的皮肤、眼结膜或者呼吸道也可以被传染。

1.3流行。多发生在春季3~4月和秋季7~8月,配种和产仔季节感染率较高。饲喂量不足、营养不全、猪群膘情不好、抗病力低,容易感染。尤其是猪场缺乏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病猪的污染物处理不当,病猪隔离不严,给疫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 症状

母猪多在怀孕后3个月发生流产,产下的死胎多,产后胎衣滞留不下。流产以后往往并发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乳房水肿,有的发生阴道炎和子宫炎,导致不孕。有的转为隐性,经交配受孕,第二次可以正常生产,极少见重复流产。公猪常发生睾丸炎,两侧或者单侧明显肿大,疼痛并波及附睾、精索及泌尿系统。睾丸由于长期炎症会萎缩,甚至阳痿。还有的公母猪发病后,出现跛行、关节炎及皮下组织脓肿等。

3 病例剖检

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只有轻微的发热,病变主要表现在受害器官附近的淋巴结,如睾丸淋巴结、乳房淋巴结等,这些淋巴结主要表现为多汁、肿胀,有时出现脓肿和灰黄色小结节。公猪的睾丸、附睾和精囊呈现化脓性的病灶或者坏死。关节及其周围呈现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有时脓肿也可以出现在肝、脾、肺等器官。母猪流产后子宫呈现化脓、卡他性炎症,并有小米粒大的灰黄结节。

4 诊断

4.1细菌学检查。镜检:采集流产胎儿、胎衣、子宫及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作为病理原料,涂片、干燥、固定后用2%沙黄水溶液染色,加热到刚出气泡,充分水洗后,再用0.75%~1%孔雀绿水溶液染色0.5~1min,布氏杆菌染为红色,其他细菌染为绿色。分离培养:在涂片中有类似布氏杆菌的病菌,但不能即行确诊,必须再进行分离培养。布氏杆菌的培养常把胎儿内脏及胃肠内容物等直接接种到结晶紫或者维多利亚蓝肝汤琼脂培养基培养4 ~15d,取出观察生长结果,如果有菌落生长,再涂片用沙黄水溶液染色呈红色的时候,再进一步作平板凝集反应,如为阳性,再进行定型工作。

4.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很多,其中有试管凝集反应、快速平板凝集反应以及补体结合反应。在实验室常用试管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猪场常用快速平板凝集反应。

5 防控措施

5.1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采用健康的饲养方式是提高猪群抵抗力的重要措施。饲料最好用全价配合饲料,可以提供给猪群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如果猪在生长过程中缺乏能量,就可以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布氏杆菌的机会。日常生产中做好观察、记录等各项工作,让饲养工作信息化、系统化。给猪群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让种猪有舒适宽松的繁殖空间。从外地引种要严格检疫,以防引进病猪。

5.2病猪的处理。个别猪场如果不慎引进病猪,要在还没有大量传播前及时采取措施,用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进行综合检查,所有的阳性猪和可疑病猪都应该隔离淘汰。阴性的隔离30~60d,经过两次检查,全群阴性时,再观察6个月,在此期间再进行两次综合检查,都没有出现阳性或者可疑病例的时候,才可以认定为是没有布氏杆菌的健康猪群。如果复检,反复出现病猪,应该全部淘汰。

5.3免疫预防接种。在布氏杆菌的常发地区,每年都要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常用的疫苗有猪型2号菌苗。进行过疫苗注射的猪群,就不再进行布氏杆菌的检疫。

514400广东省五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张志标

魏志娴

猜你喜欢

胎衣氏杆菌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