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6-03-28辛月琴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森林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对病虫害的发病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生态保护

1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一批树木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长周期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几率很大,特别是一些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国土的跨度比较大,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各种气候带,并且气候稳定性差,所以,植物的种类繁多,且生长环境适宜性差异较大,同时每种植物的种类相对应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要求差异很大。据我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病虫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造成森林严重危害的病虫害大约有一百种左右,比如,美国白蛾、松毛虫、青杨天牛、竹节虫以及松树叶蜂等很多病虫害对于森林的危害严重,复发率高。

2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2.1防治难度大。森林病虫害类似于动物传染病,传染性强是其特性之一,并且森林的很多病虫长有翅膀,所以具有主动传染和传播的特点。所以,防治难度很大,即使把绝大多数的病虫消灭,但只要留有少量虫蛹或者病虫个体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就会再度复发而引起可能更大规模和面积的病虫害。

2.2病虫害的变异适应能力很强。随着我国城市人工绿化林的面积不断扩大,很多病虫害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山地丘陵的森林,也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及其周边的绿化区域蔓延,并且由于环境的适应变异性,种类更多,防治难度更大。

2.3有害生物新物种不断增多。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沟通日益频繁,我国也引进了不少热带、亚热带等气候国家的植物树木,以及进口农药和植物营养肥的使用带来的植物变异性,使得很多外来的病虫害也随之而来,形成了病虫害的新物种,甚至于与原来病虫害交差繁殖衍生的其他新一代物种,更是加大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2.4病虫害物种不断进化变异。随着技术人员对其的防治,使得它们开始有了农药抗体,给防治农药的研发带来了挑战。所以,如果没有新的药物对其进行消灭,产生抗药性的病虫害可能就会繁殖的更快,蔓延的更快。

3 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

3.1加强监测和预警。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应当坚持预防与防治并重的工作思路,积极主动预防,加大观测力度,及早发现问题。适时进行森林的动态监测,将森林区域分物种、划区域,结合当地的气候、森林的生长状况等多种因素结合,综合考虑影响因素,积极的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3.2讲求生态和谐平衡。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要有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从生态和谐的角度出发,抓主要问题,抓问题的主要方面,加强人工林的防护工作,与城市绿化与环境改变等因素结合起来看待森林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要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等情况出发,选取适宜的林木进行种植,而不能哗众取宠一味追求美观的林木。同时,在选择林木种植时,要考虑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必要时,要考虑林木之间病虫害交叉传染和繁殖的可能性,进行科学的论证,从根本上减少后期病虫害交叉繁殖的可能性,保护林木之间和谐健康成长,为后续的防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3.3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有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分偏重与依赖其中的一种方法措施。一般来讲,森林的日常防护培育要更注重生物手段,而发生大规模的病虫害或者可能发生大规模病虫害的情况下,就会更多的利用化学药物来进行防治。再者,要注意森林的生态环境维护,维持生态圈内的各种动植物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减少人类无序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用微生物、有益的鸟类和虫类的保护,营造森林生物圈的良好秩序。

4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4.1加大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林木检疫是森林免于特定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入侵和危害的关键手段。工作中应当对林区进行划片,对林木分门别类,将计划检疫的片区进行严格的封锁,对于种子、苗木以及幼小林木的检疫周期应当缩短,特别是外地或外国引入的林木幼苗种子,更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检疫。只有做好第一步的检疫,才能减少病虫害的入侵和危害,切实减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

4.2合理营造混交林。特别是在人工造林中,混

交林由于生物多样性带来的了生物群种的不同和特性各异,各类枯枝落叶层能够形成相互补充的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同时也就能减少病虫害抗药性发生的可能。再者,生物群种的多样性,必然会带来各类昆虫的数目和其他栖息的鸟类动物增加,其中不乏很多病虫害的天敌,可以对抗很多病虫害的衍生繁殖。另外,有很多昆虫对林木危害不大,却是一些病虫害天敌的理想寄主,能够在病虫害减少的情况下,不至于使得天敌因没有寄主而发生整体大规模的迁移。所以,合理营造混交林,可以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多层面减少和抑制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

4.3合理选择造林树种。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的特性,进行科学专业的分析论证,选择抗病性强的造林种类,结合混交林不同抗病性,进行适宜的苗木和种子选择。即使同一地区,也会因为土壤、地形地貌的差异而对林木的适应性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林木物种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区域差异,也要在同一地区的情况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论证,才能进行苗木和种子的合理选择。

4.4加强林木养护管理。在人工林的种植过程中,因为土壤和苗木中可能隐藏有一些病虫害,所以进行事前的消毒很有必要。并且,在后期的培育中,应当加强幼苗的护理工作,既要防冻防晒,也要防病虫害,提高出苗率,保证每个幼苗能够成长。

4.5加强封山育林。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对林木人为的破坏,根据统计,火灾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封山育林能够减少人和各类牲畜对林木的破坏,能够将单纯林发展建设成为混交林,形成多层面的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林木对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适合的人工促进和改造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生物的群落,改变生态圈的生物链关系,提升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病虫害危害的程度和可能性。

4.6做好有益鸟类和虫类的保护。森林中存在着很多以害虫为主要食物的鸟类和虫类,它们对于害虫的衍生繁殖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做好森林生态生物圈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者,根据有益鸟类、微生物的特性,营造适宜它们发展的环境,保持一定的数量也是在实际工作应当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永彬.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对策探析[J].科技咨询,2015(31):46.

[2]苏红刚.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5(11):165~166.

[3]田会敏,吴宗明.驻马店板桥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J].福建农业,2015(08):147~148.

034000山西省忻州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辛月琴

猜你喜欢

林木病虫害森林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