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区域游戏的创设与指导

2016-03-25陈春香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陈春香

摘 要: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区域游戏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区域游戏为研究对象,就区域游戏创设和指导谈谈想法。

关键词: 区域游戏 创设途径 指导策略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指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成为游戏或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具有游戏性、主体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综合这些来看,开展区域游戏是实现课程游戏化的良好途径。因为区域游戏能提供给幼儿更多个体活动空间,更关注幼儿个别活动过程,更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幼儿能自主探索,从中获取成功和快乐,满足了课程游戏化具有的特征。所以,我们要重视区域游戏的开展,让幼儿从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注重幼儿参与,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区域的设置规划和环境创设都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具体要求及幼儿年龄特点做整体安排,还要秉着幼儿为主的原则,即由他们决定如何布置,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的主人。创设区域环境时既要考虑幼儿之间是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到彼此之间能否互不干扰,以便使幼儿专注投入活动中,更好地进行探索与操作。

区域设置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定的,采用固定与灵活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创设丰富多样、多功能、开放的区角,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操作学习,用自身方式进行探索。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

生活区:用筷子夹弹珠、扣纽扣、系鞋带、编辫子等;益智区:用小石头数数、用小木棍排序、用各种图形有规律排序等;美工区:用干花干草制作贺年片、用种子粘贴成各种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种物体形状等;科学区:树叶变色、物体沉浮、物品弹性等。

另外,还要让环境说话,让幼儿与环境互动,充分利用教室墙壁展示教育活动相关的照片、美术作品等,如开展《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商量了多种方法展现春天里的动植物及活动,如绘画了春天的动物、昆虫;用圆片制作了有趣的毛毛虫;又用皱纹纸做了许多桃花、迎春花……将这些布置在墙上,美丽极了。孩子们从中不仅获得了动手操作的乐趣,还进一步了解了春天。

二、争取家长的配合,提供丰富的区域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游戏主要通过材料体现它的教育功能,游戏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变得更自信大胆。为幼儿提供材料时,我们提倡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既环保又充分发挥物品的价值。材料收集过程中,需要老师、家长、幼儿共同配合。

哪些属于自然物呢?自然物并非指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存在的材料,包括自然界随时可以找到的一切,如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书签”;捡来小石头、小树枝、芦苇秆当成计算材料;小石头染色,当成飞行棋子;采来野花编织花环,互相比比谁的花美,谁的花多;稻草做出草人、草飞机等,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充分得到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很好地提高想象力和合作能力。那么材料投放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的游戏材料。由于幼儿能力有差异,因此提供材料时,要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提供有层次、多样化的材料,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如美工区中,投放两种不同范例让幼儿选择,一个是画好树叶轮廓,让幼儿自己涂色;另一个是画好不同树干,让幼儿画出树枝和树叶,这样不同层次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

其次,材料投放要有动态性。材料提供要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及幼儿能力不断提高等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有趣的材料,若总是一成不变,将失去原有魅力。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度,发现幼儿对投放的材料兴趣减弱时,就要及时调整,或改进和摒弃不适合材料,或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符合幼儿发展水平,更能吸引幼儿兴趣。如幼儿喜欢剪贴,我们就在美工区投放彩色手工纸等剪贴工具,随着幼儿能力增强,逐渐增加一次性纸杯、彩色条、盒子等材料,以提高幼儿制作兴趣和能力。

最后,注意收集材料的安全与卫生。我们收集的材料大多来源于大自然和孩子,物品中存在的残留物若没有及时清洗,时间一长,就会发霉,滋生细菌。因此,教师必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把收集来的瓶子、盒子、罐子等材料清洗干净,并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后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重视游戏后的评价,促进幼儿能力再提高

总结评价是开展区域游戏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主动、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快乐、共享经验,使幼儿从中获得经验提升,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评价效果往往会影响幼儿以后游戏兴趣和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组织好评价环节。

评价方式很多,可以全班进行、分组讨论、幼儿自己评价,或由老师指点迷津等,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评价,都不应只侧重结果,更应侧重活动过程。

评价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想法等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机会。教师可以鼓励性言语引导幼儿,如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搭建心得吗?你游戏玩得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既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同伴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又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常会请幼儿主动评价:我有快乐的事和大家分享;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通过不同评价形式,让幼儿清楚了解自己和同伴游戏的情况,使幼儿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游戏中加以改进。

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快乐的游戏,是让所有孩子都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游戏,我们要更好地创造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提供更有价值、意义的材料,让孩子快乐地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童话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同步跟进策略探研
语言艺术化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