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师生关系研究与对策

2016-03-25刘琴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师生关系

刘琴

摘 要: 本文分析中学及职校学校师生关系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不良师生关系的原因,主要从教师信念、有效沟通与礼仪修养角度提出改善不良师生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现代学生观 有效沟通

最近常有老师抱怨,说学生越来越不懂得尊重老师,笔者曾经在省重点中学、市私立贵族学校、职业学院工作过,接触的学生群体十分多样化,不尊重老师的情况确实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上略有不同。对于师生关系的种种芥蒂我不禁心生疑问,心怀不满,可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正视。

一、师生关系现状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的人际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相互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独特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一切教学活动均在此基础上展开,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朱桂贞、孔莉[1]等人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总体比较融洽,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可亲度不高,半数左右的学生对师生能否成为知心朋友持模糊甚至否定态度,41.4%的学生认为老师对师生分歧反应平淡、不支持鼓励,甚至反对、压制。

沃建中[2]等的研究显示,我国中学师生关系不是十分良好。初中生觉得教师不理解自己,对老师的意见表现出很强的反抗性,与老师的关系明显较差。

张磊[3]的研究表明,积极师生关系的学生人数比例占34.8%,消极师生关系类型的学生比例占65.2%。

二、探究不良师生关系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育观念

虽然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也包括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是更强调教师在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尤其是一部分资深教师这种师生关系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能随意评价、建议老师,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某些老师心理上有较强优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能蹲下身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进行对话,不能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独立的个体,主动与学生交心,不能真正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稍有逆反表现,老师则视其为大逆不道,大发雷霆,致使师生相互欠沟通、欠理解,学生“口服心不服”,导致师生关系出现问题。

2.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掺杂个人喜好情感

大多数班级的学生与教师都是多对一的比例,注定教师的关注和爱要分散给众多学生,教师的关注点通常是两头学生:特优生和后进生,部分学生感受到爱的缺失,教师在工作中多少会掺杂个人评价和情感投入的差异,行为言语上会有意无意地表露出偏爱。“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教育者,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待,要热爱所有学生[4]。赏识学生,因为老师的赏识和期待,将成为开发学生潜能、唤起学生自信的力量之源。

(二)学生方面

1.新时代新学生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421家庭结构,家庭对孩子的高度关注带来了自我中心主义,进入校园,许多孩子都有“你为什么不点赞”的情绪需求。网络、电子产品、信息爆炸充斥学生,全人类的文化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进入了时代的新大陆,不断被新生事物所充斥,这种冲击激发了年轻一代学生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是新时代如鱼得水的原住民,教师、家长反而像是一群不明就里的移民,产生了新的代际冲突,导致新的师生关系问题。老师弄不清楚学生在想什么,学生觉得不被理解、不被尊重,师生关系进入非良性循环。

2.大躯体小孩子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思想上还不够成熟,自身有较强的矛盾和冲突,许多学生个头都比老师高大,但是情商不高,不太懂得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擅长以尊重换尊重的良好人际交往方式,他们喜欢我行我素,容易导致教师感受到尊重缺失,积累下来就是不良师生交往。

(三)社会方面

师生交往互动呈直线化倾向,在这样的社会评价氛围与体系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确难以建立。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不良师生关系并非简单地追责教师、学生或社会单一因素,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三、思索不良师生关系的对策

要想改变不良师生关系现状,只能从教师方面着手,教师在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坚持高尚的教育信念

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经典著作《是么是教育》中曾经写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工作者不是简单机械地完成某项教学活动,是内心有高尚信仰,脚踏实地地落实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从而影响另一批人,建立起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师生之情。

(二)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

首先是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直接沟通的对象,对学生的定位直接影响我们对话的态度,要相信学生的可塑性、个体性、不可替代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更多地倾听学生的表达;其次是确立有效沟通的信念。根据沟通对象的差异采取不同沟通方式,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察觉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最后,提高自我觉察能力。沟通是一种相互关系和双边活动,需要教师不断觉察和反思自己沟通态度背后的教育信念,觉察自己的状态和情绪,觉察沟通对象的反应和感受。

参考文献:

[1]朱桂贞,孔莉.中学师生交往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1):64-66.

[2]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等.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9-15.

[3]张磊.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11-19.

[4]王耀廷.“罗森塔尔效应”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6):61-62.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