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新农村“五项行动”角色扮演浅析

2016-03-25鲁明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农村

鲁明

摘 要: 自“十一五”以来,我市开展了以“五项行动”为抓手的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完善了“区县有培训学院、乡镇有社教中心、村组有居民学习点”的社会教育组织网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培训学院的宝应中等专业学校责无旁贷,作者从该校实际出发,结合“五项行动”具体要求,提出职业学校在“五项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意在为进一步推动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五项行动”工作,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为建设“三个扬州”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关键词: 新农村 五项行动 角色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苏政办发[2015]83号)文件强调指出以“百名农民上大学,千名农民出国门,万民农民进工厂,十万农民学技术,百万农民受教育”的“五项行动”在全市蓬勃开展。为加快这一建设步伐,宝应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本地龙字头职业教育的主体、江苏省四星级学校理应走在这项工作的前头,依托本校强大的资源优势,积极牵头,强势推进,扎实工作,为全面提升本地“五项行动”作出应有贡献。

一、依托教育优势,主动承担推进“五项行动”任务并逐步实施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宝应县职业教育集团)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职前职后相沟通、多层次、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在“五项行动”中完全有能力、有义务承担并带动全县成人教育学校搞好“五项行动”,把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落到实处。

(一)积极调研市场,加强切合农民实际的专业建设。

近年来,宝应中等专业学校重视专业建设,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开设机电、数控、电子、计算机、建筑、汽车、经贸旅游、群众文化艺术、美术、市场营销等10大类20多个专业。“十一五”期间,共建成机电、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数控、群众文化艺术6个省级示范专业,“十二五”期间又建成3个省级品牌专业。日前又通过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验收,切合农民实际的专业已经建成,为“五项行动”提供建设的基础。

(二)优化教师队伍,推进适合农民实际的教师队伍建设。

“五项行动”的开展,要求配备有适合农民实际的教师队伍。有宝应县职业教育龙头学校之称的宝应中等专业学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大力实施师资培训六项工程的基础上,突出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引进、聘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境内外各种培训,参加企业挂职锻炼,更新观念,提升技能;三是以各级大赛平台,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四是制定师资培养目标,建立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有江苏省机电专业领军人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若干,省市县优秀班主任是一支很有实力的教师队伍,为“五项行动”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提升办学质量,加快“五项行动”建设速度和步伐。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为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宝应中等专业学校首先在改变农民面貌,增长农民知识方面作出了贡献,近几年来学校以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办人民满意职校”为办学目标,一手抓就业教育,一手抓单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过程中,为完成“百名农民上大学”任务,学校把对口单招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加以高度重视,通过抓常规,抓课堂,抓目标,强化技能,夯实理论,注重实效,重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理想意识和迎考意识,增强了对口单招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和先导性。学校非常重视对口高考教学,拥有一支教学激情高、教学能力强、教学实绩优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学校对口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市前茅,一批批学子在学校的培养下与普通高中学子一同歩入高等学府的殿堂,圆自己的大学梦,已经实现“走出农门、踏进工作”的夙愿。

二、推进“五项教育”,着力打造高水平“五项行动”计划

在宝应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督促下,宝应中等专业学校要加强对成人学校(含社区学院)办学监督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办学形式的办学行为。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督导机制,引导学校发挥校内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作用,加强学风教风班风考风校风建设。根据农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需求,确定本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分类评价,引导各成人学校、社区学院、培训机构等的科学定位、有序发展,努力办出推进“五项教育”的特色和水平。

(一)提升思想境界,凝聚发展共识。

我县各培训学校、成人校、农广校和宝应中专校,要聚焦核心目标,牢固树立“五项行动”的理念,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成果共用”的原则,遵循农业人才和农民走出农门的培养规律,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深入实施实验实习场所共建共享、升学、就业、创业、创新人才等的“五项行动”,大力推进学校人才和农民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五项行动”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条件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力争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出效益,推动“五项行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

各承担教育任务的职业学校,要系统总结“五项行动”建设经验,推广一批示范性成人教育教学成果,在有关学校举办建设成果分享汇报活动。启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升级建设,加快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加强“五项行动”示范校基地内涵建设,加强示范性中专校建设,确保宝应中等专业学校高水平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完成“五项行动”办学水平项目建设工作,1所省级示范校、5所优质特色专业建设的早日实现,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等方面再创新的发展机遇。

(三)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县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要积极探索中职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继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完成江苏省中职示范校省级验收。强化普职融合,努力将宝应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五项行动”的学习体验和创新实践中心。

三、加快集团化办学建设,支持“五项行动”的整体化建设

(一)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宝应中等专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集团化办学,完善学校与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五项行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中校企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完善集团化办学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为支持“五项行动”整体化建设做好准备。

(二)办好省市县技能大赛。

高水平举办2015年全县百万农民参加的技能大赛及同期各项活动,完善大赛制度,提高赛事质量,积极推动大赛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发挥大赛对教育教学和评价制度改革的引领作用。启动由本地农民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设定相关标准,通过各种形式,比拼各种技能:生产收割、挖沟清淤、砌房造屋、粉刷填埋、驾驶掌舵等。进一步办好区域性农民的技能竞赛,在竞赛项目上,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着力体现大赛对“五项行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

(三)深入开展社区教育。

县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好宝应中专校、各成人学校、相关培训机构,完成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学校创建的认定工作,推动“五项行动”在广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影响和地位,促进宝应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总之,“五项行动”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努力,我相信在宝应中专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的引领下,再充分发挥全县职业教育系统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评估载体作用,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我县“五项行动”将会在苏中大地上开出五朵绽放的玫瑰,发出诱人的芳香,让农民受益,“五项行动”必将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新农村
论高校法学院系与新农村在法治建设中的耦合互动
新农村建设下粮食贸易的发展
治国之道在于法 明法之道在于农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四川新农村村落建筑空间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