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之我见

2016-03-25陈开福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备课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陈开福

摘 要: 本文从九个方面谈了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做精做细备课环节,进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备课

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推展中,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变得勤于动手,喜欢讨论,敢于质疑,善于发表不同见解,主体地位越发得到重视。然而,课改倡导物理课堂要经常开展让学生动手、探究、合作的教学活动,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调控难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物理老师,就必须在备课环节做好九项准备工作,就能构建可调可控、精彩纷呈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一、制定进度

学期初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是备课的首要环节,它让我们明确教学任务,对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做全面统筹安排,教学工作才能有序地开展。以八年级上学期为例,教学内容共6章,按教材编写组的安排25节课。八年级一学期物理总课时量约40课时,加上习题课、复习课及期中考、期末考,还应考虑节假日放假。课时少任务重,合理、详细地制定教学进度尤为重要。

二、钻研教材

钻研的教材包括课标、配套教材和其他教参。首先是教师应结合课标把握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避免出现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或者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浪费时间。其次是确定课时的重难点。避免在不必要或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地方浪费时间,教学时抓不住主要内容,以至于达不到预期效果。再则是安排好教学顺序。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上虽然已经对顺序有所安排,但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做更细致的安排,思考哪种顺序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更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关注学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主体开展。教师“教”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首先教师平时应多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才能真实地掌握学生是否具备支撑新知识的基础和所需技能等学情。以学情为依据进行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掌握学情,我们才能有“引”的方向、“导”的重点。

四、选择方法

其一是教法。教法的选择应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宗旨,减轻学生负担,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为目标。教师既要掌握诸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又要学习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如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然后结合实际课程恰当地选择教法。其二是学法。学法的选择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他们学;学生不易接受的,探究分析指导学生学;学生独立学习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等等。在学法指导上,我们要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考虑。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授以法”。

五、整合资

课程资源的整合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不仅是教师、学生的事情,而且要学校、家长、家庭等方面的全力配合,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资源需要不断创造性地开发和整合,教师应该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教学素材,并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还要多渠道查找、搜集资料,多看参考书刊、杂志,通过互联网搜寻相关资料,借鉴其他教师一些好的做法,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加强交流与合作。如此,课堂上才能深入浅出,运用自如。课程资源整合得越好,教学过程中就越省力,效果就越好。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跟得上了。

六、预设可能

实际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动态的课堂,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意外的发问会无所适从,要么不作评价,要么敷衍搪塞。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对课堂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设和思考,短时间内无法给学生正确的回答和引导,大量时间就在无谓的“对话”中消失了。可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周详的揣摩和思考。比如,学生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可能会有哪些发现,等等。这样才能提前为课堂教学预设多种“通道”,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方能灵活应变。

七、准备教具

使用教具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在所有辅助教具中,多媒体以其形、声、色的传播,既可创设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场景,又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和复杂的实验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当然,无论什么教具,所起的作用只能是辅助教学,都应适可而止。

八、编写教案

教案就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教学过程的施工蓝图,它不仅描画教学过程的轮廓,还是执教者教育理念的体现。编写教案就是教学前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谋划,以文本形式体现出来。书写教案要言简意赅,教学环节要完备,重难点突出,教学程序的设计宜粗不宜细,对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教材是死的,教学是鲜活的,设计实验话题,要以学生的动手、探究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宗旨,有条理,有创新,让人一目了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案设计编写完成后,还要反复推敲、琢磨,消化,记在脑海里。

九、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实施后,并不是说教学活动就结束了,教后还应该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理性分析。要反思课堂中的亮点及不足之处,如何更大限度地进行师生互动,如何对待学困生,如何掌控课堂控制课堂,对课堂中出现的火花及突发事情的处理机智,备课不充分引发的尴尬等问题。以便能为后续备课提供有用信息。只有不断反思教学的成败得失,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正所谓“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课后这九项准备工作,既没有严格的前后顺序,又不是绝对分开、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只有在备课环节上做精、做细,我们在课堂上才能心中有底,遇到问题时,该肯定的才敢于肯定,该肯否定的才敢于否定,才能构建可调可控、精彩纷呈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主编.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

[2]李尚仁,主编.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备课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