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2016-03-25张国芳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热情思维

张国芳

——“当今社会什么人才最受欢迎?”

——“创新型人才!”

当这个问答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时,我们有必要引起重视,并深入思考和探究。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以下是笔者就小学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的一些探索。

一、更新理念,争做创新型教师。

当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说明教育创新迫在眉睫,说明教育形式需要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当今时代的教育已经不能用“传道、授业、解惑”诠释,必须从传统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改革创新的教学理念。关注社会动态,分析人才结构,了解就业趋势,掌握教育方向,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教育事业紧密集合起来,始终让自己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跟得上时代的教育,先进的教育。为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做这样的尝试,为支配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必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

二、有效提问,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有效提问是启迪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也是连接已知与未知的桥梁。为此,我们所提的问题应当有思考价值,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用填空式问答,教师问上句,学生答下句;或是用判断式发问:“对不对?”“好不好?”,学生无须多作思考,凭猜测便能正确回答,这样的提问起不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更谈不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让思维活跃达到质的飞跃,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撞击”出新的“火花”。

三、改革课堂,给学生搭设创新舞台。

1.鼓励大胆质疑,为学生创新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编辑文档》时,我抛出任务:把文章标题居中,并请一名操作存在问题的学生演示,当“啪啪啪”敲空格键声音响起时,立即有学生提出异议:“这样不对,你怎么知道空格敲到哪里是最中间呢?”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我立即给予支持:“对呀!我也有这个疑惑。”其实这个问题在历届学生中都是大面积存在的,而我设计这个演示的用意就是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通过疑惑,引起关注,同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维受到启发。

2.尊重个性发展,让学生向创新跨近一步。

创新精神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个性的发展,往往蕴涵创造力的幼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但传统的教育教学把极富个性特征的学生塑造成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学生,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特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人才,所以坚持在课堂一线的我们必然承担起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重任,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给他们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

3.保护创新热情,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达到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而实践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创新热情,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理念支撑的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客观上保护学生创新的热情,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如在教学Scratch程序设计单元《移动和旋转》时,我布置了一个课堂练习:让“太阳”角色旋转起来。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练习,课前设计的初衷是在掌握角色移动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自主探究旋转的脚本。但演示时,有一位女学生设计的是闪烁效果,不过课堂演示效果相当好,画面很炫,得到全班学生的肯定。面对学生的创新,我内心很激动,当时最大的想法就是要把学生创新的热情保护好,让她感受到创新的成就与乐趣。我组织全班把掌声送给她,对她的努力表示肯定。在此基础上,我让她再深入思考如何让“太阳”旋转起来,学生在创新热情被保护的同时更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万事贵在有热情、有兴趣,这点滴创新的热情多么珍贵,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把这簇火苗保护好。

4.改革课堂练习,让学生有足够的创新空间。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面对中高年级学生时会明显感觉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之大,而课程中基本的课堂练习往往都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层面的设计,忽略了那些拔尖层,面对这样的课堂练习,他们会出现“吃不饱”现象,这是有悖于现代教育现状的,面对这一层学生,我们唯有改革课堂练习,让这些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拓展,能力上有所提高,实际中有所创新。如在教学Scratch程序设计单元《小丑演出》时,面对已经掌握了小丑的出场、服装换色、双手倒立、空翻、退场等表演效果的学生,我再给他们一个任务:怎样让小丑表演更出彩?面对这样的练习,对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创新的机会,也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的练习很受这部分学生欢迎,改革后的课堂练习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样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

5.改善评价机制,助创新的火苗不熄。

信息技术课堂为了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必须改善课堂评价机制,课堂练习和问题回答中对敢于创新的学生给予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风气,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生练习评价时鼓励创见,鼓励专长。而且这种评价机制要常态化,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评价方面的侧重点,起到一定引领作用。当然评价机制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通过自己平时课堂上的关注和生成,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们,社会给我们发出了新的挑战,认清形势,转变理念,从自己的根据地——课堂着手,解除传统思维的禁锢,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热情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热情”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