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篮球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2016-03-25袁林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调查分析篮球运动

袁林

摘 要: 篮球运动的损伤制约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虽然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预防和避免其发生。文章基于对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男生关于篮球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数据的分析,总结中专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有效预防和减少篮球运动损伤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促进篮球运动教学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运动损伤 调查分析

篮球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对身体的伤害,被称做篮球运动损伤。该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运动场地、心理等因素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篮球运动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具有高强度的身体对抗性,在参与训练或比赛时比较容易发生损伤。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篮球运动的损伤,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促进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笔者在2014年9月对广西机电工程学校87名曾经有篮球运动损伤经历的大中专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篮球运动损伤的部位、类型、场合、原因、处理方法等。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7份,回收问卷83份,回收率为95.40%,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38%。

一、篮球运动损伤常见的类型及部位

根据此次调查显示,篮球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以关节扭伤居多,占51.25%,其次是肌肉拉伤、软组织挫伤,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分别是22.5%、18.75%,其他损伤占7.5%。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分别占37.5%和25%,其次是手指部位,腰背部和其他部位,分别为18.75%、10%、8.75%。损伤发生率较高的踝关节和膝关节,损伤类型基本上是扭伤,手指部位和腰背部损伤基本上是软组织挫伤和拉伤。

二、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此次调查发现,中专男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原因主要包括错误的技术动作、不充分的准备活动、随意进行训练,分别占30%、25%和22.5%,自我保护不足和场地因素,分别占6.25%和3.75%,心理因素占12.5%。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大中专生男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指导,导致技术动作不正确、随意进行训练、不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自我保护不足。调查中由于对场地设施和心理因素缺乏考虑,其成了损伤的原因之一。

三、篮球运动损伤后的处理与保护

对于篮球运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46.25%的人选择先自行处理,若严重了则再到医院或者医务室进行治疗,20%的人选择直接到医院或医务室进行治疗,自行随意处理和无任何治疗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18.75%和15%。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先自行处理,若严重则再求医的处理方法。其次是自行随意处理损伤,中专学生普遍缺乏专业的运动知识和专业的医疗知识,自行处理若处置不当,有可能使得损伤更严重,或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小部分人甚至不对损伤部位进行处理,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若是置之不理,如果留下后遗症,就必定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在继续参加篮球运动时是否戴护具保护自己的受伤部位,52.5%的人选择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25%的人会坚持佩戴护具,还有22.5%的人选择不会带护具保护自己。损伤后,继续参加运动时戴上护具保护自己受伤的部位虽然有可能会妨碍运动水平的发挥,但是可以使受伤部位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并且减轻或避免激烈运动使受伤部位重复受伤。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有时候会佩戴,有时候不会佩戴和没有考虑佩戴,这是自我保护意识极为薄弱的表现,没有正确地意识到损伤的严重性。

四、建议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态度。

学校体育教育同其他学科一样,要将相关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项目规则教育,要求学生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基础上,发挥拼劲,避免不道德的行为和粗暴、危险的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弱化胜负意识。强调参与体育项目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丰富日常生活,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教育者要看到篮球运动除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之外,还要看到篮球运动教育与德育的连接点,在进行篮球运动教育的时候,适当地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可以将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篮球运动教学的过程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在篮球运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能够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篮球运动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2.掌握理论知识,重视技术指导。

根据调查相关数据,大部分人在篮球运动训练或比赛中损伤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指导,而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上显得缺乏基本的运动知识和医疗知识,容易导致损伤加剧。中专学生与职业型的篮球运动员和篮球专业的大学生不同,基本的运动知识、医疗知识、专业的篮球运动知识和技术指导都比较缺乏。因此,在学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关于基本运动知识和医疗知识的课程,促使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在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或比赛前,篮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关于专业的篮球运动知识的教育,包括对篮球运动的整体认识、篮球运动规则的详细讲解、开展篮球运动场地的要求等。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包括如何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和运动后的放松运动、运动期间复杂技术动作的分解动作指导,等等。在举行篮球比赛时,要有篮球教师在场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客观场地因素。

在主观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对于预防和减少篮球运动的损伤是非常有效的。赛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比赛时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赛后要做好放松运动;发生损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或医务室处理,继续参加比赛时要戴上护具以保护损伤部位。尽可能地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避免进行篮球运动的训练或比赛。由于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运动损伤难以避免,但可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损伤后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运动损伤,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大部分人在参加篮球运动训练或比赛时,都缺乏对心理因素的考虑,但是心理因素会在运动中造成损伤。因为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强、动作复杂、速度快,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全情投入,稍有分心就会引起技术动作出错、产生不必要的碰撞而导致受伤。因此,在参加篮球运动训练或比赛前,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生理因素外,还要考虑自身的心理状况是否适合开展篮球运动。除了要考虑主观因素以外,客观场地因素也为大部分人忽略,如场地是否适合开展篮球运动,场地设施是否安全,场地是否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等。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运动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校尽量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协调管理学生使用体育设施,定期保养、维修、更换体育设施,为学生开展体育运动锻炼提供必要的保障。

4.完善学校医疗保障制度。

学校要设立适合篮球运动损伤的医疗机制,从预防、减少、治疗、定期检查一条龙的医疗保障制度。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宣传基本的医疗知识、损伤的急救措施、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有针对性地向经常参加篮球运动训练或比赛的学生讲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篮球运动中的损伤。

参考文献:

[1]赵斌.运动损伤与预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调查分析篮球运动
幼儿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