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习惯的培养

2016-03-25黄秀文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练字学段写字

黄秀文

“说一口普通话,写一手规范字”,这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从课程安排看,普遍存在零写字课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安排有写字课,但被挪作他用,根本就没有专的人上写字课,对写字课不重视,因为不是考试内容,可有可无,学生走出学校后不能写一手好字也没关系。显然写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目前全国有95%的学生写的字不能过关。”真是触目惊心。

张锡庚说:“写字具有人格价值。写字揭示出人格特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形态的展示与写字习惯的形成是特殊一致的。对得意者来说,一手漂亮的好字,能使自己容人律己,不偏不激,是经过文化洗礼的个体反映。对失意者来说,一手好字是个人找到生命的依托,以书写构筑起一片人格至诚和刚正不阿的乐土。同样,写字跟书写者的文化、情绪、气质、性格,尤其是人的性格有内在的联系,品格对人的影响,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可见,能否写一手好字,对个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小学阶段课程标准关于写字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不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子,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

《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可以说,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的课程标准,2011版课标更重视写字教学。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关注学生写字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爱好和追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钻研某一学科、某一业务或某一技能的动力,当人们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前提。

首先,让学生明白写字的作用。一手漂亮的字就像一个人穿上美丽的衣裳,可以给人很好的印象。字写得工整美观,不仅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学习,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个性修养乃至更多丰富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个人魅力,而且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为人处世。教学中要注重用好教材中的典型字,做好笔画、结构的指导,为写一笔好字打好基础。

其次,可以从书法本身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在课堂上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情趣。

再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是提高写字兴趣的又一法宝。不管平时学生在写字或者写作业时,写字的水平提高了多少,及时表扬都会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当然,对于那些马虎的同学该批评的要批评,否则容易养成坏习惯。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教师的榜样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而且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手漂亮、流利的字,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实践告诉我们,哪位教师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写的字也比较好。为了适应21世纪教学的发展需要,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用自己优美的字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2.学生的榜样

周围一些人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所有优秀学生,包括良好写字习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不同时期的模仿榜样。从成功学的原理看,模仿成功者的态度是一条成功铁律,对于学生写字习惯来说,其他学生字写得好,会让很多学生模仿。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每个习作里都是学生的手写作文,老师觉得他们的字写得很规范,很用心,在平时教学中有时也会无意地让学生模仿。

(三)平时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1.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

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书写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平时语文课堂教学要及时提醒学生:写字时,要做到:(1)坐姿:头正、身直、脚平;(2)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3)心平气和,态度认真。刚开始时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对于学生写字出现的错误姿势,要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查出不正确书写姿势的病因,方能治本。

2.认真读帖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小学一至六年级每学期都有写字课本,并且小学语文每个习作都有小学生手写的例文。将写字课本与习作中的例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帖子。

要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写字前要做到“看、思”两大步骤,看字的笔画,思考字的间架结构,哪个笔画应写在哪里,占多少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长短、垂直,然后写,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3.勤学苦练

勤学苦练是古今书法家的共同之处。在写字课中介绍从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几十年如一日,一池清水变成墨池,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坐卧石碑旁摸索笔画竟达三天三夜等。这样既教育学生学习勤学苦练的精神,又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练字计划,每天回家练字15分钟,并要求家长督促,真正落实“天天练”。有了老师指导,家长督促,学生进步就明显了,兴趣就更浓了。

4.提笔即是练字

我们平时教学时经常发现,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写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养成自觉写字的习惯。为此,在写字课上,对学生反复强调,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有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认真书写,当成是在练习写字。语文教师特别要抓住平时各科作业这一练字的最好机会,与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使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5.少布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就记得越牢,能力就越强。事实上,能力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多大关系,反而让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写字习惯,极难改掉。特别是一些语文老师,喜欢让学生抄写课文或课文片段,借以作为一种惩罚犯了错的学生的手段,这其实是《教师法》禁止的做法,更容易让学生为了完成惩罚的任务而随意写字,从而养成不良写字习惯。

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模范书写,及时提醒,鼓励提倡,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从严、从实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才能有进步,持之以恒地端端正正写字,实实在在做人。

参考文献:

[1]张锡庚.书法教与学.

[2]语文课程标准.2011.

猜你喜欢

练字学段写字
该练字了
芭蕉上练字
王献之练字
豆豆练字
我学写字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