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

2016-03-25刘佳明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选择

刘佳明(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论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

刘佳明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我国人民喜欢饮茶,更喜欢泡上一壶甘醇芬芳的茶,与友人高谈阔论,品味人生。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多种思想,在不同层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茶艺表演逐渐兴起,它是基于茶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也是对品茗文化的发展和升华,而茶艺表演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气息与美的享受,不仅仅依赖于表演者的技艺,同时也需要借助背景音乐的渲染与烘托,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尤为重要,应与茶艺特色与内容为依据,辅以相应的音乐,才能够将表演内涵最好的展现出来。本文针对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茶艺表演;背景音乐;选择

茶文化源于华夏,发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在我国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演变,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作为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茶艺表演近些年来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茶艺表演过程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十分考究,合适的音乐不仅可以烘托表演气氛,提升观众对表演内涵的体悟,还能够使表演浑然天成,达到一种更好境界的艺术表现。

1 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类型及特点

1.1中国古典名曲

我国茶艺表演在配乐选择上多倾向于古典名曲,这与茶道本身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特点有着直接联系,选择古典名曲在茶艺内涵和韵味的体现上更加明显,古香古色的茶具,表演者配以古代妆扮,再加上我国古典名曲的烘托,品茶人也会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不同的中国美景之中。茶艺背景音乐的古典名曲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月下美景、山水之音、相思之情以及禽鸟之声。在这四个类别上涌现了一系列的优秀代表作品。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古典典型代表作列表

1.2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而写的音乐

为了可以更好的发展茶艺文化,提升茶艺表演的水平,近代很多作曲家也为茶艺表演谱写了一些优秀的曲目。这些音乐有效烘托了茶艺表演的氛围,提升了表演的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凸显了主题。其中一些典型的曲目有《闲情听茶》、《香飘水云间》等,这些音乐的诞生,极大的推动了茶艺表演的发展与传承,使音乐与表演更加契合。另外这些专门为茶艺表演而创作的音乐中不乏很多对某种特定茶品而创作的曲目。它们与茶艺表演结合在一起会为品茶者带来一种心旷神怡,茶香驰骋的美感,将茶之美、茶之韵体现的淋漓尽致。

1.3精心模拟的大自然之声

实际上茶艺表演与自然之声相结合是最完美的演绎,只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也很少有如此造诣的表演者能够将这样的组合有力的呈现出来。细细想来,山泉叮咚、溪水汩汩、风吹树林、鸟儿低啾等都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是真正的自然之声。如果表演者是置身于优美的自然风景之中,那么自然之声是最理想的选择。加之表演者精湛的表演技艺,达到天人合一的表演效果,必然会给予品茶者极大的感染,心灵也会因此沉静。

总而言之,茶文化的发展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从古至今伴随着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也有很多与茶艺相关的优秀音乐曲目得以流传。从某种程度来看,我国茶文化与中国音乐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合理的选择音乐曲目配合茶艺表演,提升表演效果的同时,音乐也为更多人所熟知、所喜爱。而我们的责任是将这些文化瑰宝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2 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原则

2.1顺从周围环境和表演形式的原则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俗,茶艺表演的形式也不同,因此在茶艺背景音乐的选择上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选择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首先要考虑表演的环境与形式,恰当的背景音乐可以让人们对茶艺之美体会更加深刻,相反,如果没有从表演的环境与形式出发,选择了与场合不符的背景音乐,那么就会打扰品茶人的雅兴,茶艺表演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茶艺表演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比如,表演是在自然景色之中,周围有山有水,那么这个时候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就选择与自然之音极为贴近的曲目最为合适,比如古筝曲目《高山流水》,古筝特有的音色与曲目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特点,可以恰到好处的将自然景色与表演合二为一,达到一种极度和谐、自然的效果。另外,从茶艺表演形式方面入手,将形体艺术与不同的音乐相结合,所体现出来的表演效果也是丰富多样的。现代茶艺表演形式力求新颖,创作也更加多元化,将历史背景、艺术主体以及观众情感等众多方面相融合,选择最为合适的背景音乐,才可以更好的凸显表演的魅力。比如:富有特色的长嘴壶茶艺表演,表演者的动作幅度大,脚步跨度大,这种类型的表演需要配以音乐明快、节奏紧凑的音乐,像《步步高》或者《雨打芭蕉》等。这些音乐的节奏与表演者的节奏相辅相成,品茶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欢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相反的,如果表演属于舒缓、优雅的类型,则可以选择《渔舟唱晚》这类的音乐,这种类型的音乐多用古筝、古琴来演奏,音色与旋律更加符合表演的特色与气质。

实际上我国茶艺表演在背景音乐方面还需要进行一些完善和创新,由于用于茶艺表演的曲目重复率较高,观众总是收听老旧的音乐,表演也会黯然失色。茶艺背景音乐因此陷入了一个无特色、雷同率高的旋涡中,这是实际上极大的阻碍了茶艺表演的发展。作为本民族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人们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在背景音乐的创作方面需要积极创新,积极进行突破,尽最大的可能将茶艺表演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如果表演是在户外自然景色中进行,表演者基于一定的艺术造诣基础上,也不妨试一试与自然之音合作,能够以叮咚泉水、树叶沙沙等自然之声为背景进行的表演,才是最富有生机和特色的表演。

2.2与茶品种类相契合的原则

茶艺表演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这是因为茶叶在我国很多地域都有种植,并且受到季节、气候以及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茶叶的味道与特色也会有很大区别。比如颜色沉稳,味道干醇的茶品当属普洱;而味道淡雅,花香四溢的产品当属茉莉花。从茶叶种类来看,茶艺可以分为花茶茶艺、红茶茶艺以及绿茶茶艺三个类别。在表演中,根据茶叶不同类别选择不同的音乐,同时兼顾茶叶的冲泡方式、加工工艺等各方面要素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音乐与茶艺的完美融合。比如在进行乌龙茶茶艺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想要凸显乌龙茶本身幽香绵延的特点,选择《出水莲》这样的曲目是最为合适,它在凸显茶艺表演的同时,更能展现乌龙茶的魅力,让品茶者在欣赏茶艺的过程中,对茶品本身的体验更深,听着音乐,品着乌龙茶,仿佛自身置于茶香景色之中。又如绿茶茶艺表演,首先要明确绿茶的特点——颜色黄绿、味道鲜爽,淡雅清幽。那么在进行表演的时候,背景音乐的选择就应该以简洁、轻快为主。在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选择方面,古筝曲目的选择最多,这是因为古筝韵律、节奏与自然之声非常接近、契合,演奏所呈现出来的音色清澈;而笛声的音色相较于古筝来说就显得尤为圆润、淳厚,在行云流水之意的表达上更为出色,因此笛子曲目的选择也比较多。

2.3根据不同民族的习俗的原则

茶文化与我国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有着密切联系,茶叶种植也多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茶文化从一开始就具备非常强烈的民族色彩。我国民族众多,地域之间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因此在饮茶文化上也存在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点与地域特色。茶艺表演类型丰富,它们一同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茶艺表演逐渐繁荣起来,表演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各民族也拥有了更多展示本民族文化的机会。比如蒙古族的咸奶茶,非常具有特色,入口时咸味浓郁,但是回味无穷,唇齿之间留有丝丝奶香;客家的擂茶以及广西的六堡茶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它们的茶艺表演形式也非常不同,为了能够将不同民族的茶文化特色更加鲜明的表现出来,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另外,在音乐选择上还需要注意一个方面,那就是表演者的服饰,少数民族的服饰非常华丽,款式也各不相同,如果是进行本民族的茶艺表演,表演者往往会选择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结合周围的环境、茶具等风格,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最为合适。也可以选择使用该民族的传统乐器,进行现场演奏,比如笛子、马头琴、葫芦丝等等。我国白族,他们的聚集地在云南大理,那里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地方,这里最具特色的茶艺表演是三道茶,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大理人民会以热情欢快的歌舞《欢迎你到大理来》表示对远方游客的欢迎。这样的茶艺表演非常精彩,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发扬和传承了白族茶道,恰当的背景音乐的选择,更加凸显了白族茶艺的精湛与特色。

3 结束语

茶艺表演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近些年来尤为盛行,随着茶艺表演的兴起,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也更加受到关注,如何可以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更好的烘托表演的艺术性与内涵,让品茶者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我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民族特色,成为了目前茶艺表演创作者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实际上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创作方面,我国并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音乐选择也存在一些分歧,很多人认为茶艺表演重点应该是茶艺方面,音乐方面的刻意强调不过是画蛇添足。但是背景音乐与茶艺表演是一个整体,选择符合茶境的音乐,不仅可以提升茶艺表演的观赏性,在气氛渲染上也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茶艺表演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创作上还需要继续努力,只有建立完善的体系,人们在这个方面才可以达成共识,这也是对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12(05)

[2]刘平.浅论中国古典音乐之神韵——以《春江花月夜》为例[J].大舞台(双月号).2014(04)

作者简介:刘佳明(1981-),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舞蹈及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选择
旅游环境中的背景音乐研究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背景音乐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