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贤区南桥社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情况分析

2016-03-24谢秀美蔡光兰徐永正柏涌海

上海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肥胖儿童

谢秀美+蔡光兰+徐永正+柏涌海

摘 要 目的:了解南桥社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干预措施。方法:2014年5月对辖区内10所幼儿园共2 379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收集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占13.11%和6.89%。超重的发生率3~4岁组为15.56%,肥胖的患病率5~6岁组为8.62%,男童肥胖的患病率检出率为7.83%,女童检出率为5.8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儿童超重、肥胖的患病率甚高,与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及缺少锻炼有关,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医院齐抓共管。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防治干预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4-0045-03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the obesity in the preschool children in Nanqiao Community of Fengxian District

XIE Xiumei1,2, CAI Guanglan1, XU Yongzheng3, BAI Yonghai4(1. N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99, China;2.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3. Southern Branch of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99, China; 4. Department of Disease Provention and Health Care, Changzhe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prevalence of the obesity in the preschool children in Nanqiao Community so as to make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 May 2014, 2 379 children in 10 kindergartens in the area were physically examined and their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13.11% and 6.89% in the preschool children,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the overweight was 15.56% in the age group of 3~4 years old, and 8.62% in the age group of 5~6 years old,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the obesity were 7.83% in the boys and 5.88% in the girls,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the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the community children are high and are related to the unhealthy life-style, unreasonable diet and lack of exercise which require the society, family, school, and hospital to involve in the management.

KEY WORD children; obesit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tervention

肥胖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1]。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儿童及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2]。肥胖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可造成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很可能导致成人肥胖、高血压和脂糖代谢紊乱,而且始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人群比成人后才肥胖的人群更易患各种慢性疾病[3-4]。为了解儿童肥胖的发病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干预,于2014年5月对管辖的10所幼儿园进行肥胖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奉贤南桥辖区内的10所幼儿园,对2014年2 379名儿童的“六一”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童1 239人,女童1 140人;3~4岁组儿童 1 022人,5~6岁组儿童1 357人。

1.2 方法

1.2.1 身高和体重测量

由经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统一的方法使用经过校正的身高计和体重仪测量儿童身高和体重。测量时,儿童脱掉鞋、帽、外衣和头饰,保持立正姿势。读数记录时,身高精确至0.1 cm,体重精确至0.01 kg。5岁以上者计算体质指数(BMI)。

1.2.2 超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

体检结果采用2005年《上海市郊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百分位法》评价,并按肥胖诊断标准进行评价:5岁以下者参考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5岁以下身高(长)别体重标准》;5岁以上者测量BMI指数=体重(kg)/身高(m2),参考5~19岁BMI指数(2007年标准),排除因脏器疾病药物等致肥胖者,大于1标准差(+1SD)为超重,大于2标准差(+2SD)为轻度肥胖,大于3标准差(+3SD)为中重度肥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做描述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年龄与超重、肥胖关系的比较

5~6岁组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153人和117人,检出率分别为11.27%和8.62%,3~4岁组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159人和47人,检出率分别为15.56%和4.6%,5~6岁组的肥胖率明显高于3~4岁组(χ2=14.70,P<0.05)。

2.2 儿童性别与超重、肥胖关系的比较

男童的肥胖人数为97人,检出率为7.83%,女童的肥胖人数为47人,检出率为5.88%,男童的肥胖检出率高于女性儿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南桥社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及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分别占13.11%和6.89%,与朱美红[5]对上海部分儿童的调查报告的14%和10.5%相比,超重的发生率基本相近,而肥胖的患病率偏低。这个结果可能与奉贤南桥地处上海远郊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及消费水平不同所致的地区差异。

本组不同年龄组儿童患单纯性肥胖症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5~6岁年龄组肥胖患病率高于3~4岁年龄组,与李运华[6]对青岛市市北区的调查分析相近。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增高。可能因为新入园的低年龄儿童还不能适应环境,呼吸道传染病等发病率较高,以后逐渐适应环境并累积能量,运动相对较少,到中、大班时肥胖发病率进一步上升。

本调查显示男女儿童肥胖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这与张隽[7]分析中显示的男孩肥胖率高于女孩的调查结果不同。这可能与上海的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祖辈都倍加关爱呵护有关。幼儿时期,男女儿童都爱吃炸鸡、薯条、汉堡等不健康食品,含糖饮料的摄入过多,平时爱看电视不喜运动,幼儿园的教育学习中,女童更听老师的话,进餐速度快,进食量多,况且以瘦为美的观念还未形成。家长在喂养方面的观点男女无差别。

本组调查发现,凡儿童肥胖者,均伴有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孩子吃得太多太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尤其甜食、高脂类零食、含糖饮料等,孩子们太任性,而家长太放任、溺爱;同时孩子缺乏锻炼,活动量少,久而久之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这是儿童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成人代谢综合征的病源。然而,孩子的体重从正常到超重,并发展至肥胖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此时如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加强体格锻炼,可使孩子的体重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加强对超重的控制工作及护理干预是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要特别重视超重儿童的管理,不仅在托幼机构内部加以指导和管理,还需要与家长、医生及时沟通交流,共同监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防止超重儿童进一步发展为肥胖及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这将是我们儿童保健工作的方向,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 陈荣华, 赵正言. 儿童保健学[M]. 4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321-324.

[2] 胡立群, 龚群. 儿童肥胖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6): 589-591.

[3] 季成叶. 从胎儿到青春期—肥胖发生和流行的生长发育轨迹[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6): 445-447.

[4] Park MH, Falconer C, Viner RM, et al. The impact of childhood obesity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dulthood: a systematic review[J]. Obes Rev, 2012, 13(11): 985-1000.

[5] 朱美红, 花静, 郭云琴, 等. 上海1 320名儿童肥胖流行状况调查[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4): 309-312.

[6] 李运华. 青岛市市北区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调查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10(7): 704-705.

[7] 张隽, 陶晔璇, 汤庆娅, 等. 上海市7~9岁儿童肥胖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3(5): 672-696.

猜你喜欢

肥胖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基于证素辨证探讨绝经后肥胖痰证的病理特点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