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盛顿的身后事

2016-03-23布拉迪·卡尔森

华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纪念碑遗体雕像

布拉迪·卡尔森

没有游行?没有演讲?悄无声息?这不是美国人的行事方式。乔治·华盛顿在世时,他的同胞就急于召开各种纪念活动。击败英国殖民者不久,大陆会议曾通过决议,要求建立“一座华盛顿骑马雕像,我们的将军将身着罗马服饰,手举权杖,头上戴着桂冠”。

然而,这不是华盛顿想要的美国。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防止个人权力独大。他认为,美国必须成为一个由行政官管理的共和国,而不是一个由国王统治的帝国。一座供人顶礼膜拜的造像,可能使他的努力付诸东流。毕竟,在大陆军司令任上,他目睹了部下是如何庆祝北美独立的:他们把英王乔治三世的雕像当街推倒,砍下脑袋,拖着全城游行,尽情羞辱。华盛顿不想有朝一日自己落得同等下场。

1799年12月14日,尽管医生们倾尽全力,华盛顿还是因咽喉感染不治。得到总统逝世的消息,美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悼念活动,很多地区黑纱脱销。历史学家罗恩·切尔诺这样评述道:“假如华盛顿是个普通人,他可以撒手而去。失去一个普通人,美国会继续前行。然而,美国人如此深切地怀念他,他就成为一种象征,永存于人民心中。华盛顿已被美国人看作道德典范,他被上帝选中并以爱国主义教化后人,简直是人间上帝。”

首级险些落入贼手

华盛顿的灵魂或许升上了天堂,他的遗体却未得到妥善处理。事实上,华盛顿对自己的身后事给出了明确的遗嘱:位于维农山庄的家族墓地需要修缮,最好重新选址并加大规模;他的遗体和已故的其他家族成员,应被埋葬在葡萄园附近已做好标记的新址处。

“需要修缮”实属轻描淡写。当时,华盛顿的家族墓地已破败不堪。1820年,一位参观者描绘说,(墓地)入口通道由半英寸厚的木板铺就,腐朽不堪,大门连猪都拦不住。更糟的是,此前数十年,因波托马克河不断冲刷,约30具棺木腐烂,遗骨散落在华盛顿墓周围。疯长的树根也造成了损害。长此以往,美国开国领袖的遗骸注定难逃厄运。

尽管墓地的状况越来越危险,华盛顿还是原地未动地躺了整整30年。部分原因在于,庞大的维农山庄缺乏经济来源,无法负担重建墓地的开销。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山庄的继承人——华盛顿的侄子布什罗德成天在最高法院忙碌,根本顾不上叔叔的遗愿。

在此期间,华盛顿的首级差点儿成为盗墓贼的战利品。布什罗德于1829年去世后,把庄园留给了侄子约翰·华盛顿。此后不久,约翰开除了一个花匠,后者心存不满,便趁夜闯入墓地,企图掠走华盛顿的头颅,只是在最后时刻弄错了目标,前总统才得以幸免于难。

这起意外刺激了约翰和遗嘱的其他执行者,他们决定另选新址,重建墓地。

一缕头发卖到数万美元

在同一时期的美国国会,议员们一直强烈要求将华盛顿的遗体移送到国会大厦。人们甚至在大厦的圆顶下方临时搭建了一座地下墓室,其中心部位留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窗口,以便参观者能够透过它瞻仰下方的棺椁。但由于华盛顿的亲属反对,此设想终未实现。

现在,华盛顿的崇拜者们终于有机会一睹偶像的遗容。随着一口崭新的大理石棺运抵墓地,老旧的棺椁被移出墓室。作为最先接触棺椁的两个人,威廉·斯特里克兰和路易斯少校看到,铅灰色的棺盖已经凹陷、破裂,木棺的底部有块盾牌状的银色棺板。斯特里克兰说,应路易斯的要求,破裂的棺盖被翻转,遗体的头部和胸部便显露出来,借助昏暗的烛光,可以看到遗体没有因年代久远而受到很大损害。

这些目击记录从侧面证实,当年那个胆大包天的盗墓贼并没有侵犯华盛顿的遗体。但斯特里克兰注意到,不知为何,华盛顿的头发大多不见了。就此,坊间有传闻称,1837年前后,曾有据称是华盛顿的头发出现在拍卖行,卖到了数万美元的高价。

简单的移灵仪式之后,大理石棺被永久性封闭。就这样,乔治·华盛顿成了第一位身故后被重新发掘,遗容遭到俗人窥视,而后被重新下葬的美国国家元首。

复古造像引来嘘声一片

由于一直未能如愿将开国总统的遗体迁移到国会山,美国国会决定退而求其次——为华盛顿建造雕像。1832年,为纪念华盛顿诞辰100周年,国会出资两万美元,要求雕塑家霍拉肖·格里诺承担这项任务。

用了将近10年,格里诺终于完成了这尊雕像。恰似众神之王宙斯雄踞宝座般,华盛顿雕像选取了坐姿,发型模仿了哥伦布的模样。他身着罗马式服饰,上身赤裸,脚蹬便鞋,左手抚剑,右手上指。“这尊雕像兼具太阳神阿波罗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特色。”在拉丁语铭文中,创作者特地对自己的构思做了说明。

而公众却并不买账,他们期望看到一个“永恒的先驱”,他们面前的国父却是一副身着罗马长袍,剑锋指向自己的别扭形象——没有赢得尊敬,引来的尽是嘲讽。游客查尔斯·布尔芬奇揶揄道:“这是澡堂子里的华盛顿吧?”

他给继任者树立了标杆

至于华盛顿纪念碑,命运更加曲折。国会和华盛顿纪念协会争论数年,直到1848年独立日那天,才举行纪念碑奠基典礼。当天,载有6吨重基石的马车陷在国家广场附近的泥路上,从海军造船厂请了40个工人才把车拖出来。这似乎预示着这项工程此后的运行模式:不时搁浅。作为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纪念碑需要海量大理石,但供应商无法通过铁路及时送货;资金同样难以为继,工地上频繁传出因欠薪停工的消息。

1854年,建设资金彻底断供。华盛顿纪念碑停留在152英尺(约46米)的高度上,开始了漫长、痛苦的“树桩时代”。这个国家头号英雄的圣地沦为华盛顿特区内的一片牧场。此后,一伙反移民、反天主教的不可知论者成为纪念碑建设的主导力量。罗马教廷捐赠了一些大理石,这些人却迟迟不肯开工,十几年才修了二十多英尺,后来因粗制滥造而不得不拆除。此时,美国内战爆发在即——纪念碑还没建成,国家却面临分崩离析之忧。

当华盛顿纪念碑终于在1885年竣工时,主持落成仪式的已是华盛顿的第20位继任者、总统切斯特·阿瑟。值得一提的是,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由私人、团体及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其中一块来自大清国浙江宁波府,碑文选自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环志略》。上曰:“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虽然设计方案屡遭修改,施工进程一波三折,但将华盛顿纪念碑作为“国家圣殿”的焦点性建筑的设想最终得以实现。据说,建筑师起初还设计了配套的壁画,外加描绘历史人物和国家英雄的群像,让它们环绕纪念碑,但这一切都因为成本因素而被削减掉了。即便如此,每年,当成千上万的游人乘电梯登顶纪念碑,走马观花者来到美国首都游玩、远远瞻仰这座地标建筑时,男女老少总会不约而同地联想起那位与这个地方同名的人。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乔治·华盛顿给他的继任者树立了标杆。他经历的,他坚守的,他获得的,将一次又一次在他们身上重现。

摘编自2016年2月24日《青年参考》

猜你喜欢

纪念碑遗体雕像
有奖问答
纪念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