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家坝30°斜式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

2016-03-22刘润根马晓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年2期
关键词:扬程空化泵站

刘润根,马晓忠,詹 磊

(1.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南昌 330029 ;2.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 洪泽 223100;3. 南昌市昌南城市防洪管理处,南昌 330039)

1 概 述

黄家坝泵站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是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防护区的骨干排涝泵站。泵站设计净扬程2.18 m,最低净扬程0 m,最高净扬程3.01 m,设计流量38.4 m3/s。泵站装设3台1800ZXB12.8-3型30°斜式轴流泵机组,配TXZ560-24/1730 560 kW同步电机,水泵叶轮直径为1.68 m,水泵转速250 r/min。泵站采用一列式布置,肘形进水流道,直管式出水流道。其中肘形进水流道入口宽度4.4 m,高度3.1 m,流道出口为DN1 800 mm的圆截面。出水管则是采用DN1 800 mm等直径圆管,后渐变为3 000 mm×3 000 mm涵洞穿过大堤,涵洞出口设置拍门断流。泵站纵剖面如图1所示。

图1 泵站纵剖面

2 模型泵装置试验

2.1 模型设计

黄家坝水泵叶轮直径Dp=1.68 m,模型水泵叶轮直径Dm=300 mm,则几何比尺λD=Dp/Dm=5.6。按照几何相似和阻力相似,用钢板焊接制作模型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并在模型进水流道侧壁开设流态观测窗,模型泵装置见图2。水泵模型选用的是ZM3.0-Y991。模型试验准则为欧拉相似准则(Eu=idem),即要求原型与模型nD相等,据此可得模型试验转速nm=(npDp)/Dm=1 400 r/min,其中原型泵转速np=250 r/min。

图2 模型泵装置

2.2 模型试验系统

黄家坝模型试验是在江苏省水利动力工程重点实验室进行,模型试验系统如图3所示。重点实验室的水力机械泵站试验台采用封闭立式循环系统,试验台由水力循环系统、量测系统、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动力及辅助系统组成。试验台封闭循环系统总长60.0 m,管道直径为0.5 m和0.4 m,系统水体容积为50 m3,蓄水池容积120 m3,回水池容积80 m3。试验台主要工作参数:扬程-6~21 m,流量0.1~0.5 m3/s,转矩0~500 N·m,转速:0~2 000 r/min。试验台可开展水泵及水泵装置能量特性、空化性能、飞逸特性试验,水力机械水流脉动;水轮机工况试验;水泵或水泵装置过渡特性、内特性试验。

1-动力机;2-真空箱;3-压力箱;4-分叉水箱;5-称重传感器;6-原位标定装置;7-调节阀;8-稳压整流筒;9-电磁流量计;10-控制闸阀;11-辅助泵机组;12-扭矩仪;13-试验水泵段;14-进水流道;15-出水流道图3 模型泵装置试验系统

泵或泵装置综合系统误差小于±0.39%,高于国际标准(ISO/DIS5198)、GB3216-2005国家标准A级精度和SL140-2006水利部行业标准A级精度,符合招标技术文件要求。

2.3 测试方法

(1)流量Q。采用开封仪表厂制造的MF型(DN400)电磁流量计测量(检定精度±0.17%)。测试中,按照国家标准GB/T 3216-2005和水利部行业规程SL 140-2006规定,从大流量到小流量依次测试15个以上的不同流量点。

(2)泵装置扬程Hsy。装置扬程的进口测压断面设置在真空箱,出口测压断面设在压力水箱,装置扬程Hsy等于进口测压断面和出口测压断面的总能头差(即相应于原型泵站的上下游水位差),由EJA110A差压变送器测得。

(3)轴功率P、转速n。采用ZJ-200测功扭矩仪,检定精度0.2级,出厂检定线性度及重复性均不大于±0.1%。采用变频器调节模型水泵试验电机转速,根据等扬程相似律(即nD=idem),模型水泵试验转速确定为1 400 r/min。精度0.05%。

(4)模型泵装置效率ηm。模型泵装置机械损失转矩主要由轴承与轴封摩擦损失等造成,在机组无水运转时测出。每次调整叶片安放角度后先测试空载转矩,再充水进行性能试验。本文所指的模型泵装置效率为扣除机械损失后的数值,由下式计算:

(1)

式中:Qm为模型流量,m3/s;Hsym为模型泵装置扬程,m;Pm为模型泵输入轴功率,W;P0为空载功率,W。

(5)空化余量测量NPSH。空化试验保持流量不变,由真空泵抽真空,减低封闭循环系统压力,使泵内发生空化。不同系统压力下的空化余量值由下式计算:

(2)

式中:NPSHav为空化余量,m;pav为装置进口测压点的绝对压强,由绝对压力变送器测得,Pa;pv为试验水温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强,Pa;h为绝对压力变送器高于泵叶片旋转中心线与叶轮外壳交点的高度值,m。

(6)飞逸转速测量。飞逸试验水头由辅助泵提供,脱开扭矩仪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调整辅助泵的转速,测得不同水头下模型泵装置反转且输出力矩为零时的转速和流量。飞逸特性可用单位飞逸转速和单位飞逸流量表示,按下式计算:

(4)

式中:n′1为单位飞逸转速,r/min;Q′1为单位飞逸流量,m3/s;D为叶轮直径,m;H为上下游总水头差,m。

3 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动力特性试验

测试黄家坝模型泵装置5个不同叶片角度(±4°,±2°,0°)下的动力特性,各个叶片角下的测量工况点为22个。数据采集系统对各工况点采样10次并作几何平均,以便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整理试验结果得到的模型泵装置综合特性曲线见图4,按国家标准GB/T 3216-2005进行换算得到的原型泵装置动力特性曲线见图5。

图4 模型泵装置能量特性曲线图

图5 原型泵装置能量特性曲线

由模型试验结果可看出,5种叶片角度下的流量-扬程、流量-功率曲线符合轴流泵装置特性规律,即同一角度下扬程、轴功率随流量减少而增大,泵装置最高效率随叶片角度减小而增大。泵装置高效区范围较宽,效率较高;5种叶片角度+4°、+2°、0°、-2°和-4°的泵装置最高效率分别达到77.91%、79.82%、80.84%、82.19%、83.0%。在叶片0°时,对应设计扬程2.18 m的流量为12.01 m3/s、效率69.78%,但最大扬程3.02 m的流量为11.21 m3/s、效率78.17%。

3.2 空化性能试验

按照空化相似准则确定空化试验转速为1 400 r/min,即空化余量原型与模型相等。试验测试了3个不同叶片角度(±2°,0°)的模型泵装置空化特性。根据SL140-2006规范要求,取泵装置效率下降1%作为临界空化余量[NPSH]c,空化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7 原型泵装置空化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对泵站运行工况的较大范围内, 3个叶片角度下的空化余量均小于10 m,只是在叶片+2°大流量时的空化性能较差。

3.3 飞逸特性试验

模型泵装置飞逸特性试验是在脱开动力机,由试验系统中的辅助水泵给模型泵机组提供反转作用水头,测试在不同反转飞逸工况下的反作用水头H、倒流流量Q以及转速n,由式(3)和式(4)计算单位转速n′1和单位流量Q′1,并按照各工况点的单位转速n′1和单位流量Q′1的平均值换算。试验测试黄家坝泵站叶片-4°下飞逸特性,如图6和图7所示,平均后的单位转速和单位流量分别为n′1=310、Q′1=3.12。研究结果表明,泵站在最大扬程3.02 m时,飞逸转速n=320.7 r/min为水泵机组额定转速的1.28倍,小于1.5倍的额定转速,属于安全范围以内。

图6 模型飞逸特性曲线

图7 原型飞逸特性曲线

4 结 论

对黄家坝30°斜式轴流泵装置的模型泵装置试验结果分析,可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5个叶片角度下模型泵装置最高效率在79%~83%之间,30°斜式轴流泵装置效率较高,斜式泵装置较适用于低扬程大型排涝泵站。

(2)由ZM3.0-Y991模型水泵与斜式进水流道、直管式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泵装置空化余量均小于10 m,斜式泵装置空化性能优良。

(3)水泵装置单位飞逸转速不大,在最大装置扬程下飞逸转速满足工程安全。

[1] 施卫东,关醒凡.30°斜轴泵模型装置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3):28-30.

[2] 胡德义,王为人,李庆生,等.太浦河泵站斜15°轴伸泵水力动态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2,(3):81-87.

[3] 华明,曹正浩,仲付维.泵站斜式进水流道水力特性试验[J].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运科学研究,2000,(4):61-64.

[4] 陈毓陵,华 明,曹光华.30°斜式轴流泵的水力模型试验[J].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运科学研究,2000,(2):55-58.

[5] 何钟宁,周正富,谈 强,等.15°斜轴泵装置特性试验[J].排灌机械,2008,26(6):36-40.

[6] 周正富,陈松山,何钟宁,等.斜式轴流泵装置模拟计算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4):65-68.

[7] 杨荣娣,莫为泽,张海平.30°斜轴伸泵装置水力模型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J].水泵技术,1997,(2):3-7.

猜你喜欢

扬程空化泵站
诱导轮超同步旋转空化传播机理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轴流泵装置性能曲线马鞍形区的特点及应用
管路受力诱发高扬程离心泵振动加剧原因分析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双空化泡远壁区溃灭规律研究
壅塞管空化器空化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三维扭曲水翼空化现象CFD模拟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关于正确选择大泵设计扬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