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实践性与媒体性教学探索

2016-03-20吴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出版学实践性多媒体教学

吴兰

(广西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实践性与媒体性教学探索

吴兰

(广西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多媒体出版应用是编辑出版学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采用多媒体和实践性结合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环节,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的专业特点。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中应用多媒体和实践性教学有其目的和意义,授课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能力与素质。

多媒体出版应用;实践性;媒体性;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1]。高校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教师能根据课程目的和教学要求,集合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版应用是编辑出版学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更好地把实践性和媒体性教学渗透到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中,采用二者结合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目的和意义

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主要是系统地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媒介改革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分析传统出版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过程。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编辑出版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了解我国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报刊电子编辑与排版、电子出版与发行等方面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当前我国传媒业内多媒体应用状况。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网络编辑工作技能,能运用方正飞腾、Photoshop、网页设计等软件进行电子编排、网页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出版应用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等特点。课程采用多媒体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体现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好地展开实践和讨论,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于媒体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编辑操作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编辑流程以及相关重要环节以及掌握与编辑活动相关的策划、选材、加工和结构材料等要点环节,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价值。

2 教学应用

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报刊、网站编辑中的实践应用,网页设计和报刊编辑排版的各种软件的使用。教学难点一是要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当前我国的传媒业内的多媒体应用状况,二是方正飞腾软件和网页设计软件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仪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2]。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即媒介改革管理、编辑、出版、发行部分,教学中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组合。

在媒介改革管理部分,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网络时代媒体的战略发展与选择,学生可以了解多媒体技术在传媒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掌握传媒界内部数字化进程;在多媒体编辑部分,学生能了解多媒体技术在图书、报刊、网站编辑中的实践应用,熟悉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应用相关编辑和排版软件;在电子出版部分介绍电子出版物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学生能熟悉各种数字出版如电子图书和期刊、微博等的传播形态及其特点;网络营销与发行部分,介绍出版物网上发行的基本形态,电子商务与图书出版发行、网络营销等内容,学生能掌握电子商务和出版发行的关系,熟悉网络营销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有效实现与学生交流和传递信息,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2实践性教学

编辑出版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固有特质决定了这一学科建设的关键要注重实践[3]。其一,实地参观。参观报社编排,参观报社、出版社、印刷厂;在学习了相应的编辑学理论知识之后,参观、考察典型的媒体或社会文化成果集中场地,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制作或媒体有感性的认识。访谈媒体人或者宣传部门的有关人员,了解社会文化成果制作的一般流程和规律。其二,案例教学。教师在精讲理论之后,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简短准备后进行课堂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将下次要讨论的案例发放给学生提前准备。学生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与学生成绩挂钩。这样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讲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课后大量查阅资料,以便在课堂讨论中有出色的表现。学生在讨论中逐渐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则能意识到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做不好案例分析的。这些都能有效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完成报刊电子编辑与排版、网页设计与制作。这是实际操作编辑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能熟悉网络编辑工作内容,能较熟练运用报刊编辑软件(文字类软件和图像动画类软件)。

3 总体特征

多媒体在编辑出版学专业中的应用,不管是教学还是实践都有显著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多媒体性。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采用多媒体形式授课,打破过去以粉笔黑板的传统形式的局限。课程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显示报刊编辑制作的操作流程图,还可根据具体事件的视频回放或者图片显示分析某一具体案例。这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图文声像并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维度地观察研究对象,节约了空间和时间,并能够突出要点,大信息量、大容量,较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关注,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加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分析讨论上升到理论高度,提高教学效率。其二,时新性。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入新近发生的事件资料作为授课的素材。目前大部分教材中的很多案例都不能体现日新月异的事物和层出不穷的事件,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种缺陷,教师在讲授某些理论时融入最新的事件,结合进行分析,既能体现时新性,又能体现理论的与时俱进。毕竟面对以90后为主体的授课对象,教师如果仅仅引用课本陈旧的案例,既不能吸引学生,更不能结合当下时政,很容易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其三,互动性。有学者担心,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师生间的互动,缺少交流。其实,只要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师生可以很好地进行互动,甚至可以交流得更加充分。在互相交流各自心得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更为条理清晰富有逻辑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这种师生间的交互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参与,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其四,实践性。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中。在编辑出版实验室中,教师在多媒体讲台上演示网页制作或报刊排版的系列软件,学生每人一台电脑随之进行操作练习。通过练习报刊版面排版、网页制作三剑客等软件,学生可进一步加深印象应用在实践中。课程作业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制作网络新闻专题页面,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报刊作品,这不仅反映了学生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能力,还能反映学生个人的构思和创新能力,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作业的一种创新。

4 提出要求

多媒体出版应用课程采用多媒体和实践性结合教学,有很大优势,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紧跟业界发展潮流,教学相长。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时刻关注发展潮流,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教师不能让学生的视野仅仅局限在校园中、课本里、理论上,而是要拓宽学生视野,及时了解外面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因为每天发生的事件层出不穷,变化快,那么教师备课的素材资料至少每年都需要更新,配合最新发生的事件通过多媒体演示讲授。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熟悉编辑出版行业中的发展动态,这对教师来说,也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另外,教师也可从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新鲜思想和观点中获得启迪,实现教学相长。其二,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水平。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多媒体技术,在研究教材基础上,亲自设计、编写课件,提高操作水平,才能为实践性教学提供应用保证。另外,授课教师还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课程所需的系列软件,如方正飞腾、网页制作三剑客、非编系统软件等,都需要精通。报刊排版、网页制作、视频编辑,都需要专业教师掌握精通之后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在学生实际操作时现场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三,有效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多媒体教学如果控制不当,还会出现弊端,如: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4]。如果仅单一的使用多媒体,忽略教师的主动性和引导性,这将会导致角色弱化,教师则相当于电脑操作员的角色,因此,教师要避免被动教学。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充分准备,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引导。实践或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不是仅仅为找某个案例的正确答案,所以,切忌制定统一答案而限制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去使用各种编辑软件,仅考虑其熟练程度,忽视对其编辑美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难免落入软件操作员的窠臼。

5 结语

总之,多媒体出版应用的授课中采用实践性与媒体性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课程顺利进行和发展,今后还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到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中。

[1] 郭惠文.政治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得”与“失”[J].江西教育,2008(Z4):62-62.

[2] 张晓青.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33):110-111.

[3] 邓雷仓.编辑出版学科专业建设贵在实践[J].中国编辑,2004(2):13-16.

[4] 甘凌鸿.多媒体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72-73.

(责任校对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17

20160111

2015年广西民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NO:2015XJJGY41)

吴兰(1978-),女,毛南族,广西河池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学教学与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7-0051-03

猜你喜欢

出版学实践性多媒体教学
从学科评估指标看出版学学科建设
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高度重视出版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出版学的学科分析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