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能力的培养对策

2016-03-19江苏

高中数理化 2016年24期
关键词:自学集体知识点

◇ 江苏 于 乐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能力的培养对策

◇ 江苏 于 乐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方法一般分为3个环节: 1)独立学习思考.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先进行一次自主学习、思考,以对知识点整体认知.2)学生集体讨论.学生个体毕竟自身智慧和能力有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发挥集体智慧的能量,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和鼓励、取长补短,深化和扩展个人的学习成果.3)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见识跟教师相比存在一定距离,总是会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进行引导、点拨,但这不仅仅是让学生弄清知识点,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采取高效的学习方法.简言之,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充分依据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

1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

教学活动都以一定的目的为导向,对于某个章节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明确哪些是要求记忆的,哪些是要求理解的,哪些是要求会应用的.所以在自学环节,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习环节能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给出教学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2)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3)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本质.在这个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照教学目标来检验自己的自学效果,就相当于老师帮助学生理清了学习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又为集体讨论做好了准备工作.

2 在教师指导下集体议论,提升议论价值

对于议论这个环节,议论的内容要紧密围绕教材展开,重点要针对一些难以理解,但又是学习重点的内容进行议论.议论能否体现出其价值,关键就在于教师要对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关联性进行准确把握,以及是否准确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只有对上述这些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在引导学生讨论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明确讨论的方向和内容,这样才能让讨论变得有意义和有目的性,有助于问题或疑惑的解决.在议论时,老师要对参与讨论的方式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做到思路清晰、表达明朗,易于被理解.比如教授等比数列时,教师举一道关于商品连续降价的例题,引导学生建模:分清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是求通项问题还是求和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老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点,师生合作完成.再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师生统一订正,通过例题再次强调解应用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3 引导学生探究创新

在学习“等比数列”前,老师先要求学生梳理一下刚刚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公式和定理,并将这些内容一点点罗列出来,然后再给出一组具有等比性质的数列,有了等差数列知识基础,学生会很快发现这组数列的特点是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同一常数.根据这个特点,试着让学生讨论该怎么给等比数列下定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类比推理,掌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将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贯通,让不同知识点彼此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共同的一些东西内化、吸收,此外或许还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就是探究学习的意义所在.

3 结束语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方法强调的是自学、议论、引导三位一体的结合,这种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来的,又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有着明显的帮助.通过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发挥,促使他们自动学习、积极思考,另一方面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吸收会更充分,在理解和透彻吸收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教师要广泛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自学集体知识点
我为集体献一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警犬集体过生日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