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田间资源巧妙地运用到幼儿音乐游戏中的有益尝试

2016-03-18李晓芳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李晓芳

摘 要: 游戏是学习知识和感知外界事物的重要方式,这不单单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爱玩的特点,抓住这种特点有利于幼儿音乐游戏开展。文章将取田间资源应用于幼儿音乐游戏的案例中,旨在倡导幼儿音乐教育融合田间资源给让幼儿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田间资源 幼儿音乐游戏 教学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尝试创造或组织一些具有农村田园特色的田间音乐游戏活动,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拓展幼儿音乐学习的空间。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大胆利用田间资源,文章选取田间资源成功地将音乐游戏巧妙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新的幼儿音乐游戏案例。

一、大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大自然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是生动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为此,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追逐,追赶着花丛中的蝴蝶,倾听着嗡嗡的蜜蜂,也可以到小溪边玩水摸鱼……笔者利用本单位周边乡土资源,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努力开发幼儿教育所需的各种大自然资源。在安全前提下,让孩子们到田野上散散步、看风景、采野花、看青蛙、摘果子……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往往把配套的文本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来源。其实,基于地方区域特色资源,教师结合教学可行性,完全可以走一条适合地域特色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区域校本幼儿课程。比如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为切入口,设计一些贴近农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以某一内容为主题,依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方案,涵盖各科领域。

二、田间资源运用于幼儿音乐游戏的实践

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幼儿喜爱游戏不单单是其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大胆利用田间资源,巧妙地融入音乐游戏,让幼儿音乐课程回归田间。

(一)田间动物类——音乐游戏活动《快乐的小青蛙》

作为“乡土课程”系列中田间动物类的音乐游戏活动,歌曲《快乐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的内容是幼儿很喜欢的故事。教师在选择使用这个音乐游戏活动时,融活动性、知识性、体验性、趣味性为一体,可以如下安排。

第一环节——导入活动,多角度了解青蛙

幼儿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猜猜它是谁?”教师问,幼儿可以举手回答,然后告知谜语答案。接着,了解青蛙习性是什么,教师题问:(1)青蛙生活在哪里?(2)喜欢做什么事情?根据上面的谜语,幼儿不难理解青蛙是生活在田地间的益虫,喜欢捉害虫,所以教师告诉幼儿要保护它们。最后,了解青蛙的叫声,教师让学生学一学青蛙是怎么叫的,看看谁模仿得像?这个模仿让很多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小青蛙的“呱呱”叫,引导学生练习“呱呱”的节奏。

第二环节——欣赏并学唱《五只小青蛙》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准备多媒体设备,因为需要播放FLASH、《五只小青蛙》歌词及节奏卡内容。

首先,看《五只小青蛙》歌曲FLASH。教师问幼儿这个动画片好看吗?里面的儿歌好听吗?想不想学习呢?通过这些提问,再次激发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学《五只小青蛙》的儿歌。这里幼儿跟着老师唱儿歌几遍,歌词内容:“小青蛙呀小青蛙呀/在池塘里游玩/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最后,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记忆这支歌曲,教师可以用节奏卡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第三环节——《五只小青蛙》表演活动

根据歌曲内容,教师需要让幼儿在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让幼儿参与《五只小青蛙》表演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室场地布置成岸与河的场景,先邀请几位幼儿演示表演,教师做一些指导,然后将幼儿分组,每组8到12人,自由创编表演。

在小组自由创编表演过程中,为了增强表演的趣味性,需要设置一些游戏规则,可以这么设置:(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全部参与创编表演游戏。(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可以随机的,但是不能追求快,需要保持一定的秩序。(3)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进行比一比、评一评。

比一比、评一评问题如下:(1)哪队创编表演最棒?(2)哪队儿歌唱得最棒?(3)哪队儿指挥得最好(不会乱)?队员自评问题:“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小组互评问题:“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请为这三个问题中表现好的奖励一颗★,最后大家一起在愉快的儿歌中结束课堂。

(二)田间劳动类——音乐游戏活动《捉螃蟹》

作为“乡土课程”系列中田间劳动类的音乐游戏活动,游戏《捉螃蟹》是用来锻炼音乐中的韵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孩子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在寓教于乐中让幼儿仔细观察解螃蟹的生活习性。下面节选自一份教学设计(流程稿):

第一环节——倾听A段音乐,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

首先,谈话导入活动。教师问:“你们见过螃蟹吗?你们怕螃蟹吗?”边说教师可以边演成一只大螃蟹,目的是吸引幼儿关注本课学习主题。

接着,教师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学生跟着学习。

第二环节——倾听B段音乐,创编螃蟹吐泡泡的动作

第三环节——倾听C段音乐,创编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第四环节——完整地练习螃蟹各种动作

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创编螃蟹的各种动作,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要带领幼儿学习躲闪的动作,教师问:“一群小螃蟹在河边玩得很高兴,突然一个人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螃蟹网?看他是来捉小螃蟹的,小螃蟹怎么办呢?”教师话音未落,一群小螃蟹们已经向四处逃窜,根据刚才表演的动作重新演绎一遍。这个音乐游戏环节让幼儿明白,一旦有捉螃蟹的人来,小螃蟹们就需要找地方躲闪。

此外,有很多适合的音乐游戏活动都与大自然田间资源分不开,例如音乐《蚕豆花》、《风中的小鸭》、《放风筝》等,教师只要认真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大胆把田间资源融入音乐游戏中,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体验性的音乐游戏活动。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应用田间资源融入幼儿音乐游戏课程中,进行基础教育的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合理创设幼儿所需要的游戏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内在潜力,一定能让幼儿音乐教育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钱建良.音乐教学乡土资源的开发[J].中国音乐教育,2007(03).

[2]钱庆红.乡土资源——农村孩子自主游戏的瑰宝[J].教育科学论坛,2009(01).

[3]谢敏.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民间音乐游戏的实践研究[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09).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