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探析

2016-03-18崔颖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美术

崔颖

新课改进行多年,高中美术教学课程设置基本成型,目的是促进高中生的多样性发展,课程兼顾美术及相关五个艺术模块,体现了均衡性和多样化特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

1.教师要努力学习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实现,因此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课堂教学内容要依赖一定的教学方法,新课改提倡的探究法、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等,为高中美术教学增加活力和新鲜度。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高中美术课程培养了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综合素养,课堂流淌着人文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教师必须努力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主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和新式教学理念、方法、技术,完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为美术教学带来清新与活力,吸引更多学生自觉走进艺术殿堂。

2.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综合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即为教学活动设计总体的、阶段的、具体课业的教学过程的蓝图。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待。虽然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使得教师较为方便地组织、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活动进程,但是它的弊端是完全由老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过于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但无视教师的主导或者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该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首先要钻研全部教材,教材包括:美术教学大纲、美术课本、美术教学参考书。要对教材全面掌握、弄清结构、深刻理解、难易了然,并分析哪些适合本校,哪些不适合本校,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调整实施。尤其是要注意课堂管理,教师应该设计好一节课的具体时间分配,不要发生课讲完下课时间还很长,或者课没讲完就下课这两种情况。课堂管理师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及减少问题行为等,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选择、组合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使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的兴趣得以转移,在艺术之中找到提升,主要在于对美术教学的实施,不再是以前的写字涂鸦课,不再是以前欣赏课的故事课。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课的用处、趣处、深处,做到有效的美术教育。教师对学生所担负的责任,更多体现的是促进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喜爱,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和看法。

3.重视师生互动

3.1质疑——问答式。这是最普遍也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实现两者的互动。通常情况下是由教师提出质疑,学生思考并给予回答。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往往表现为学生被互动。当然,良性的互动其实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质疑、相互问答构建起来的。

3.2讨论——交流式。这是比较常见的互动方法,主要是基于某一教学内容的需要,师生之间交换各自看法、观点,进而产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一般而言,包括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交流,以及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互动方法更趋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往往以和善的口吻互通有无。

3.3体验——探究式。这是新式美术教学课堂较热衷的互动方法之一,主要表现为师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相互协作,以切身体验的方式,探究教学内容的本源、寻求问题的答案等。

4.高中美术中生态教学的运用

生态教学指的是学生在自由、愉悦的教育条件下吸取知识的自然成长过程。在现代教育条件下,这样的发展空间可以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所谓生态教学,是生命个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自然和谐的生长。例如在水粉课程中,色彩风景的绘画可以让学生走近大自然。由于城市的限制、高楼大厦已经让孩子们远离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这对学生的美术修养是十分不利的。没有情感融入的作品,不能成为让人感动的好作品。对于现在的高中生,一幅水粉风景写生比临摹十幅更意义深刻。经过学生的眼睛和头脑处理后的画面会彰显出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性格,将带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惊喜。在当今画坛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冉冉升起的绘画新星,他们的绘画作品都饱含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培养中,融入生态教学,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5.善用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体系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教学评价犹如一面镜子,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而调整教学思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在期末时让学生画一幅画就结束本学期的课程,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具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情感态度状况,仅凭一幅画是难以判断出学生的真实情况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美术能力。教学评价的方式要不拘一格,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评价其他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促进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评价著名画家的作品,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让他们大胆对知名画家进行点评。如可以让学生评价凡·高的《向日葵》,有的学生从色彩方面进行评价,有的学生从线条方面进行评价,还有的学生从布局方面进行评价。如此丰富多彩的评价,说明学生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猜你喜欢

新课改师生美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