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课堂到翻译工作室

2016-03-18周志坚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周志坚

摘 要: 本文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任务就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为指导,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实用翻译》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角度讨论翻译课程建设问题,提出翻译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注重过程的教学模式,努力把传统的课堂转变为翻译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在讨论与互动中提高翻译能力和英语水平。

关键词: 英语实用翻译 精品课程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里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系统创新教学方式。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鲁昕,2011)这个讲话对高职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根据这个讲话精神,笔者作为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所在的《实用翻译》精品课程项目组(福建省教育厅,闽教高【2010】36号),对应用英语专业《实用翻译》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更新

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摒弃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翻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我们采用以过程为取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真实的项目操作和半年的顶岗实习的完整的教学过程,较好地保持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初步形成了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翻译教学模式。

三、根据市场、专业需求,确定《实用翻译》课程的地位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含义不仅仅是一门课,它是一项包含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材和实践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的系统工程”(国家教育部,2003)。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应以就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董大奎,2004:217)。

通过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进行的课程设计,我们确定了以实用翻译等6门课程作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了实用翻译课在专业课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

1.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翻译能力是“译者从事翻译工作所需的双语能力、翻译思维能力、双语的文化素质以及技巧运用等的综合体现”(黄信,2009:82)。在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及《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围绕本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知识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各方面的职业岗位内容,展开了认真、广泛的社会调查,并与漳州新马贸易有限公司、南安大酒店等企业合作,重点针对翻译员职业岗位的设置、翻译员岗位对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职业能力要求、知识要求、证书及其他要求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了解、归纳与思考,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确定了翻译岗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从经典翻译理论中筛选出12种常用翻译方法作为系列分别安排在12个翻译项目中,通过具体商务文本的介绍和翻译技巧的练习,学生对各模块有一个系统认识,掌握相应专业语言和翻译技巧及文化背景知识,并在具体商务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技巧,完成指定的翻译任务。

2.将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

在翻译课堂上,我们遵循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朱玉彬,许钧,2010)。把传统课堂变成翻译工作室,用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代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译品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翻译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大量高强度翻译训练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并通过课内外的交互学习环境,去感悟、领会和把握翻译的真谛,为他们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实施翻译项目、承接翻译任务打下基础”(李明,仲伟合,2010)。在翻译课上,学生需要面对的是每一个翻译项目,是完成翻译项目的工作任务,翻译课堂的过程是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的寻求的过程,教师充当导演角色,在课堂上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进行翻译技巧的讲解,布置实际的翻译工作任务与材料,我们采取翻译技巧学习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循环交替,在时间上1:1,在步骤上前后相继的模式,把真实的翻译材料给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同时,与相关企业公司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现场口、笔译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1.小组合作法

在翻译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翻译任务的背景与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译出初稿,在上课中用多媒体作PPT小组汇报,然后各小组间展开讨论,对各自译稿进行分析,肯定优点,修改缺陷,最后形成一个最佳译品。我们还让学生模拟接洽翻译公司的翻译任务,并集体完成,其流程为:学生模拟与翻译公司签订合同、确定各小组组长并进行翻译任务分工、进行资料术语准备工作、统一术语并交给小组成员、统一翻译文本要求、起草译文、小组交叉讨论、审核译文以及如何排版、交付等。使学生接触到翻译市场的信息、内容,如:交稿时间、翻译报酬、签订合同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翻译市场这一行业的行规。

2.案例引导分析法

我们的教学案例包括每个翻译项目中经典的翻译例子和翻译不当的例子,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影像体现。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展开课程内容,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分析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对的翻译案例的思考,各种翻译项目技巧也得到加深与理解。

3.实用英语翻译网络自主学习法

我们建立了实用英语翻译网络教学平台,形成了以实用英语翻译网站为载体的英语翻译资源库,学生在课堂外,可以在宿舍、图书馆甚至在家里,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用英语翻译教学质量。我们将作业和试题发布在实用英语翻译网站上,学生在线进行自主学习与测试,还将各种最新翻译佳作发布在实用英语翻译网站上,学生通过自我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及时更新英语翻译知识,拓宽翻译视野。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1)我们建立了专门的英语翻译工作室供学生对外联系,洽谈翻译业务,提供与外界沟通锻炼的平台。实用英语翻译课程已建成了一套集纸质、电子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教学光盘、教辅资料、教学网站等开放性网络学习资源。

(2)通过教师博客、师生QQ群,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等网络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实用英语翻译网络学习环境和师生交流平台,实现了顺畅的交流辅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六、成效

1.实用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讨论和互动过程中进步,英语翻译能力得到提高,于2010年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就业情况良好。

2.学生翻译实践成果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学生参加漳州花卉博览会、漳台商品交易会和蘑菇节等社会活动,得到漳州市外事办、市农委的认可与好评。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技能竞赛,英语演讲赛,获得优异成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翻译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课堂转变为翻译工作室,这种改革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深化。

参考文献:

[1]董大奎.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闽教高[2010]26号.

[3]国家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S].2003/7.

[4]鲁昕.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2011年6月8日.

[5]黄信.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6]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中国翻译,2010(4).

[7]朱玉彬,许钧.关注过程:现代翻译教学的自然转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本文为作者作为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实用翻译》负责人的成果之一。编号73,闽教高[2010]36号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