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浅析

2016-03-18梁晓健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梁晓健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都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相比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化的需要,因此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将新的教育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挖掘学生潜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以人文本的思想下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发生一些显著变化。尤其是现在电脑技术和手机的普及及交通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都较过去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需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升华。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等为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导水平及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冲击。首先,网络的便捷性使得学生更能快捷迅速地寻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其次,网络化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和思想交流更加普遍,这对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再次,网络使得教育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和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的改革。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改革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教育价值取向不足、创新力不够、层次不清晰等问题和偏差得到纠正,尤其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同时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经济全球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的环境更加复杂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影响世界的格局变化,世界格局的变化不仅包括经济格局,而且包含文化格局及政治格局等,诸多格局变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尤其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等发生变化,因此,经济全球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容易受到忽视。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虽然有一些转变,但也有一些高校还保留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单一,缺乏系统性。

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研究学生的个性发展轨迹,从而对学生因材施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依旧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评价及学生的成绩评价,而这些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思想和观念变化,但不足以作为长期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注重个体差异性,注重学生长期思想政治变化的评价体系结构是当前“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所在。

(三)教学内容上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有待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教育学科,不仅是围绕马克思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政治课程进行展开,而且需要围绕经济、文化、心理、安全教育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教学。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偏差,尤其是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在在安全意识和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重点教育教学。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一)将单一的教学方法改为多元化疏导法进行教育教学。

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合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疏导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力,通过学生差异化教学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疏导,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合理应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解决问题。

(二)整体与个体差异相互结合。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强调教育的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考虑目标的整体性,又要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将整体目标划分为适合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协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三)合理利用网络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合理利用网络化教育资源,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辨别方法,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化进行自我教育。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进一步延伸。既要合理利用网络这把利剑,更要强化学生的自我辨识能力,真正让网络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同时借助网络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安全意识培训。

总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思想之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与科学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房咏梅,周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硬性灌输”与“软性灌输”[J].教育与职业,2013(32).

[2]张毅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J].求实,2013(11).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