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研究

2016-03-18贾亚丽魏纪东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大学英语多媒体

贾亚丽 魏纪东

摘 要: 通过探究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实施积极的引导,有助于学习者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践的方法,探讨如何将外语动机激发策略理论运用于信息化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的实践,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进一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 多媒体 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1.引言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和普及。在这种条件下,大学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除了网络教学手段本身的优化及大学教师教学技术手段的提高外,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已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研究现状

Dornyei提出了动机策略的定义,认为为了促进学习者达到积极性效果而有意识地采取的动机行为的目的在于激发、强化、保持学习者的动机,防止其受到其他竞争性行为的影响和削弱。Gardner和Lambert把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或“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以区分学习者为达到和本族语使用者进行交际与交流而进行第二语言习得的愿望和学习者出于某种目的或实际需要而掌握某—第二语言习得的愿望。根据学习者本身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学习欲望等内在因素和影响学习的环境等外来因素的区别,Crooks和Schmidt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两种。Strong和Savignon通过实验调查得出成就感与动机联系紧密的结论,这种动机被称为结果型动机或成就型动机。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动机教学策略的课堂使用效果。徐智鑫和冯新华通过对3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明融入型动机、情境态度和工具型动机导向对学习动机有直接影响。季明雨就英语教师对学习动机策略的看法和他们在教学中对动机策略的运用进行了调查,认为大学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有效地运用动机策略激励学生,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刘蕾蕾认为只有解决学习动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阮先凤和陈春燕的结论是:有效的课堂要把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结合起来看,给学生创造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使课堂语言学习充满乐趣。

3.理论基础

作为学习者内部促进自身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驱动过程,学习动机能够激发、维持、制止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需要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把学习变成主动、积极、独立地进行自身知识构建的过程(朱郑州,2006)。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提出了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分析成功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属于内部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属于外部因素。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决定了看待自己的方式。如果学习者把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而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就容易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即使学习失败,也不会产生消极影响。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1986年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的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学习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就动机,并且自我效能水平感和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受益于自身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就动机,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随着对动机理论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研究,成就目标理论的出现,也就是目标定位理论的出现,将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结合在一起解释个体的成就意图,反映个体对成就情境的认知倾向。根据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不仅是简单具体的目标,而且包含有关目的、能力、成功、努力和标准的观念(Weiner 1979)。目标的设定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学习技能,那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推动作用更大;而展示自己能力、获得别人赞许的目标设定对个体的学习推动作用就会相对较小。

4.大学英语网络课堂的学习动机策略

在信息化的大学英语学习环境下,英语学习者在置身于海量信息、相对陌生的学习媒介及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一定的干扰,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增强教学效果,通常采用电子课件、学习平台等多种多媒体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除了教学设备和方法的提升外,大学英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增添实用性强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开拓教学资源,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接收适合的教学内容,开展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既给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便利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散学习者注意力的可能性。因此,应根据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加强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提高。

4.1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的自信心更强,有能力应对不同的课业任务,并且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培养学生使用更多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强化学习效果。首先,学习者对学习速度的认识会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如果学习者在真正掌握学习内容之前就过早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会,那么当学习者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迅速放弃,感到无助。如果学习者认为学习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他们学习的时候会采用各种学习策略,不断学习,直至自己真正掌握学习内容(Kardash & Howell 2000)。另外,学习者对学习能力的看法不同对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有影响。如果学习者认为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决定的,那么他们就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较为容易且成功几率较大的学习任务,而面对复杂较难的学习任务时,就会较容易放弃。相反,如果学习者认为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并且是可以受自己控制的,他们将会选择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并且持续努力直至成功(Schommer 1994)。

4.2加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双重培养

在多媒体网络大学英语的课堂中,大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学习者的融合型学习动机和内在动机,还要激发工具型动机和外在动机。部分大学英语学习者是在没有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重要性的情况下被动地展开学习的,因此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还有部分学习者完全凭借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由地展开学习,不在乎学习效果。因此,大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民俗文化、电影歌曲等,培养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另外,还可以根据英语在学业成绩中的比重及在今后深造或者工作中的用处,增强学习者的外在学习动机。之后及时对学习者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巩固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

4.3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策略的使用

面对海量网络资源,作为肩负着学习任务的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是首次交出网络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状况并提高学习质量。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培养应该和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学会选择并使用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网络课堂中,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分为以下三步:一是将策略性的知识如单词语法等内容以命题网络的形式把它们纳入个体学习架构中,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二是引导学生应用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与此相应的学习策略支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性的内容逐渐被转化吸收。三是加强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验证,使学习策略完全支配学习者的学习,并且学习者成为学习策略的熟练使用者。另外,还要将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促进学习策略的内化,使学习者把学习策略转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5.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各种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践的方法,探讨如何将外语动机激发策略理论运用于信息化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的实践,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进一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郑州,等.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因素与网络学习质量的提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13-16.

[2]Weiner B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ey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9.

[3]Kardash, C. M., & Howell, K. L. (2000). Effects of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topic-specific beliefs on undergraduates cognitive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of dual-positional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 524-535.

[4]Schommer, M. (1994). An emerging conceptualization of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their role in learning. In R. Garner & P. A. Alexander(Eds.), Beliefs about text and instruction with text. (pp. 25-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本论文系河南省社科联项目SKL-2015-1305、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项目2015JGYB4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大学英语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