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民族预科生日语学习现状分析

2016-03-18苏辛欣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日语现状

苏辛欣

摘 要: 由于日语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日语一直是蒙古族学生学习外语时的首选。由于学校、教师等客观条件及学生自身条件所限,民族预科班的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只有在了解蒙生在日语学习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进行改进,实现提高蒙古族学生日语水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蒙古族民族预科生 日语 现状

一、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和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主体民族为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一部分是通过高考录取到各个高校的,而另一部分则是作为预科生直接进入的。预科生是高校中设立的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的、定向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设立预科班旨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步伐,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优秀专门人才,切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设立民族预科班的初衷虽好,但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以我校的日语教学为例,学生选修日语的人数逐年递减,学习效果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没有专门针对蒙古族民族预科生(以下简称“蒙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完全忽视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异。蒙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语言氛围,他们通常在家讲蒙语,在社会上使用双语(蒙语和汉语),在学校还要学习第三语(英语或日语),这就增加了他们在学习语言时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提高蒙生的日语水平,必须找到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特点,加强蒙—汉—日“三语”的比较研究,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日语的兴趣和信心,帮助他们利用好母语的优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蒙古族民族预科生日语学习现状

虽然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日语方面有传统、有优势,可往往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可以从民族预科班的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日语中面临的问题中找到答案。

1.学校没有针对性的安排

民族预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或牧区,有的甚至连用汉语交流都有障碍,文化基础普遍与其他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尤其在外语方面。进入大学后,经过一年的学习,蒙生在选择专业后被分到各个院系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当然,从实际情况出发,学校很难为了少数的学生另行安排教材、设置专门的课程,但身处其中的蒙生就会在学习中面临很多的困难。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失去了信心,学习热情消失殆尽。

因为内蒙古地区(尤其是东部区)一直有学习日语的传统及蒙语和日语的相似性等原因,日语一直以来都是蒙生学习外语的首选。但是,以我校为例,蒙生选修日语的人数逐年递减,不是学生不选修日语,而是学校由于师资有限,无法为他们开设足够的日语了。大部分学生不得已开始学习英语,结果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程度很低,失去了学习兴趣。少部分选修了日语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理想,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为蒙生单独设班,教师无法进行针对性教学,不能充分发挥蒙生学习日语的优势。

2.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教学

很多蒙生的文化课基础差,汉语能力薄弱。但是,在混班上课的课堂上,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异、差距、优势等都被教师忽视,或者说无法被重视。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个别几个学生而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

用汉语作为媒介语进行日语教学,由于日语与汉语在字、词等方面的交互性很强,在教学中还常常运用日、汉对比的方法,这对于蒙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学习难度。通常,蒙生需要把汉语先转换成蒙语,再把蒙语转换成日语去理解,可是有些学生甚至连听懂老师说的汉语都有困难,更谈不上去学习日语了。

汉语程度差是蒙生学习日语的劣势,但是他们也有学习日语的优势,这就是蒙古语和日语的相似性。绝大多数教师不懂蒙古语,在教学中不能照顾到蒙生的劣势,也无法帮助他们发挥优势。

3.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由于蒙生们的情况和特点在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或是被忽视,或是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做出针对性的安排,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要面对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有些原本学习态度就不端正的学生甚至开始放弃学业,而有些学习意愿比较强的学生也出现厌学的情绪,失去学习的自信,课上听课效果弱,课下几乎不学习。

三、结语

民族预科班的设立是为了定向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为地方发展作贡献。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难以照顾到预科班学生的特殊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具体在日语教学中,除了学校层面的重视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外,从教师角度出发,一是要树立“大语言”观,打破单独讲授一门语言的局限,让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同时,汉语也能有进步和提高;二是要进行蒙—汉—日“三语”的比较研究,针对蒙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等特点,探索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三是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弥补教师不懂蒙古语的不足,让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蒙古族民族预科生的人数少,因此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性的研究明显量不足、质不够。虽然他们人数少,但是更多的担负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所以,今后应该加强相关的研究。除了教学方法外,还有教师如何建立大语言观、蒙—汉—日“三语”的比较研究、如何提高蒙古族学生的日语能力、蒙授日语教材的编写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子云.新形势下蒙语授课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7).

[2]吴金霞.民族高校日语教学中的“三语”关系理论探析[J].语文学刊,2009(06).

[3]徐喜平.日语教学中蒙族和汉族学生的学习差异及其对策[J].前沿,2014(11).

猜你喜欢

日语现状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